美元漲什麼?

今天早上看到新聞, 各種貨幣對美元幾乎都是貶值. 但是這次金融海嘯明明就是從美國發出來的啊? 美元有什麼條件可以漲呢?

美金真正的價值才應該是大跌特跌, 如果各國貨幣相對美金是貶值的, 除非是這個國家受傷比美國還重才合理.

比方說韓圜兌美金跌了 30~40%, 只能解釋作韓國先前做了太多的財務槓桿, 現在這些假的繁榮被戳破了, 所以回歸到真實的價值, 並且用匯率來反映.

但真的是這樣嗎?

台灣顯然受傷沒有美國重, 可是台幣也在貶. 因為外資賣掉台幣, 換成美金. 所以買賣才是決定匯率的主要因素, 與這個國家的動產、不動產實際值多少錢關係不大. 外資不想留在韓國, 所以才逃出去. 以現在的全球景氣, 外資應該沒有留在任何海外國家的必要與打算. 因此美國的資金只有一個方向, 就是抽錢回國內, 解救國內的信心危機.

2008/10/31 補充

當美國降息, 美國就沒有再調錢的必要, 也不需要再急著還錢給日本的銀行. 所以美元會在利率下降之後, 匯率也跟著下降. 台幣應該會升值, 日幣也應該會暫停升勢.

先前某些出口導向的公司在第三季靠著台幣貶值, 創造出不錯的獲利. 不過顯然第四季又要變難看一點了. 假設某公司說: 第四季會比第三季衰退 15%, 那麼應該要修正為 20%.

Grace Note 小檔案

Gracenote 是一家公司, 他們的營運模式是這樣:

http://www.gracenote.com/company_info/FAQ/FAQs/

The Gracenote Media Recognition Service is an Internet-based service that we license to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velopers for use in their CD players, CD burners, MP3 players and encoders, catalogers, jukeboxes, cell phones, car audio systems, and home media center applications (among others). The service allows these developers to display artist, title, tracklists, and other music-related information automatically and instantly in their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when you insert a music CD in your computer, the software player application on your computer uses our service to first identify the CD, and then display the artist, title, tracklist, and other information. Most commercial music CDs do not contain any of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CD itself.


換句話說, 即使放進一片沒有任何歌詞, 演唱者訊息的 CD, 或是播一個這樣光溜溜的 file. Gracenote 都可以幫它生出必要的資料: 歌名, 歌詞, 演唱者…等等. 雖然這些東西本來放在 ID3 裡面就可以了 (如 MP3). 不過原始 CD 都是 LPCM, 是不可能支援 ID3 的.

這套機制牽涉到識別, 然後是資料庫提取. 由於 Gracenote 的資料庫在網路上, 所以使用這個服務就必須連上網路. 此外, 並不是所有的 service, application 都是 Gracenote 提供的, 有些是 freeware 或 shareware.

WinAMP 提供的掃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