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我在買菜的時候發現的, 我看見有人堆了幾本書要買單, 其中就有這一本. 我忽然想起我沒有讀過巴菲特的傳記, 所以就順手了跟進拿了一本.
這本書真的很不錯, 因為它講到幾件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情:
1. 巴菲特從小就喜歡數字, 還曾經因為上學無聊而離家出走, 希望在外地當一個高爾夫球僮來賺錢. 後來被抓回家之後, 就更努力在送報 (後來他買下的華盛頓郵報) 這件事上面.
2. 巴菲特從小就經營各種小生意, 他很喜歡賺錢. 即使是賣檸檬水, 賣回收高爾夫球, 買股票 (才 11 歲喔), 賣雜誌,….總之他就是一直在想辦法增加收入. 比較有名出租彈子機台故事, 只是其中的一件.
3. 巴菲特年輕時每次想要謀職, 或是申請學校都遇到失敗. 例如申請哈佛被嫌太年輕, 想去證券分析課老師的公司 (葛拉漢 – 紐曼公司) 也被拒絕. , 雖然他是葛拉漢 (Graham) 的愛徒 (得到 A+), 但是當時猶太人似乎遭到華爾街的排斥. 感覺他的起步其實滿不順利的, 所以才會醞釀出創業的想法.
4. 巴菲特初期的創業相當成功, 但其實也遇到很多失敗. 這些失敗的投資並沒有將他擊垮, 我想這是他後來可以成功的關鍵. 即使等到他口袋變飽滿, 買下波克夏.哈薩威紡織公司, 結果也是紡織本業大虧損, 只好轉型為投資公司. 當他買下一些保險公司, 也遇到天災人禍連連, 虧了數十億美金. 真正完全買對的公司只有華盛頓郵報, 可口可樂, 吉列刮鬍刀, 大都會 – ABC 廣播公司等數個投資案.
5. 巴菲特非常節儉. 他上餐廳用折價券, 很晚才擁有手機, 打公用電話捨不得投 25 cents (怕不找零), 固定穿保守的舊衣服, 開舊車. 不肯花錢救濟姐姐. 因此他真是省到不像有錢人.
以上都是新的知識,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買對了! 那麼為何巴菲特會變有錢呢? 我將它歸納成下面幾點:
(1) 先從價值投資法賺到第一筆錢. 他很少把 1/4 以上的資產投在一家公司, 一般只擁有 5 家公司的股票. 他提到如果你看好一家公司, 那就表示你願意用 1/10 的淨值去投資這家公司.
(2) 他不常出手, 但是持續地看財報. 等到找到好的標的, 投資價值比原來持股更高時, 他會換股操作. 之所以他不願意賣出可口可樂, 那就表示那已經是最成功的投資, 不可能換到更好的標的了.
(3) 為何他會有錢買下好公司呢? 我也想買下百事可樂加可口可樂 100% 的股份啊, 只是我沒錢而已. 巴菲特的秘訣是, 在他有足夠的錢的時候, 買下了波克夏. 而波克夏本業不行, 卻有很多土地和現金. 接著他買下了一些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固定會有保費收入, 他就保戶的錢去投資, 並稱之為 float (浮動現金).
由此可知, 除非我們能夠先弄點錢, 買下固定有現金收入的保險公司之類的標的, 取得經營權. 怎麼操作也不能變成巴菲特. 至於保險公司好在哪裡? 那就是它固定會有收入, 支出卻是長期 delay 的, 如果是 7-11, 雖然現金流量很大, 但是你不能拿明天要進貨的錢去投資, 所以真的不如保險業來得好. 我終於領悟了,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