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中投資回顧

整個六月都沒時間看書, 加上跑了一趟大陸出差, 光是後續要 follow up 就很耗精力了. 還好, 進入七月就連續有兩天假期, 雖然還要 con-call, 但算是有時間了. 廢話不多說, 談談投資吧!

拜(美國) 國慶日提前 “慶祝" 行情之賜, 投資又創下新高. 2023 年上半年投資收入已經超過過去任何一年年薪和業外收入, 暫時擺脫去年低迷的陰影. 畢竟上班收入大部份要歸功於客戶、同事、和老闆,反觀投資失利或成功 100% 都是自己要承擔的, 所以我很看重投資績效的成就感.

只不過隨著資產逐漸增加, 持有的標的又幾乎都很健康, 接下來不亂搞也不太容易失敗. 這半年沒做什麼特別的決定, 只是買進了 QQQ, PFF, 以及一點點日本 ETF – TOPIX. 基本上今年不太敢花錢.

主要是因為去年薪資較高, 有人說這會是近年職涯最高峰. 因此我選擇以分期付款把所得稅繳完. 而沒有大舉投資把錢花光, 甚至是像其他部門的同事一樣買保時捷、瑪莎拉蒂. All in 股市太激進, 買豪車又太浪費了, 那不是我的路數. 像我們這種等級的腳色, 股市不管一年賺多少錢, 都可以找到一台車把它消掉. 例如: 小牛不夠看, 上面還有大牛啊~~根本是無底洞!

喔, 離題了! 不投資卻能夠創新高, 顯然就是市場看好升息已經告一段落. 就算再升兩碼也不怕! 加上 AI 如火如荼地遍地開花, 科技股近期內似乎會重返榮耀!

我打算未來幾個月這樣做. 如果 QQQ 比較接近歷史高點就買 PFF. 反之, PFF 比較接近高點就買 QQQ. 因為 PFF 每個月配息, 對現金流比較健康. QQQ 長期看好, 夠低就該多買. 要是太貴就先收手. 以免買在過度樂觀的高點!

下面這張表是我現在投資的 IRR. 帶 Excel 公式就可以算出來了. 目前 PFF 是我目前投資中報酬率唯一為負的, 我還是願意再給它半年機會.

0050 這支 ETF 也是很妙, 看起來幾乎沒賺. 其實我從 2008 年記帳, 這個統計算是 15 年多累積的結果. 早年因為抱不住, 曾經賠售過幾百張. 現在能夠牢牢抱住了, 這幾年才把那個坑填平. 我十五年中累計賣出過一千零二張 (現股), 而且大部分在做虛功! 考慮到機會成本, 這也算血淚斑斑了.

至於 XLE 雖然 IRR 很高, 但是大多數是前幾年貢獻的, 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 不太有機會再上漲, 配息也差強人意. 我考慮將它賣出. 反之 IRR 第二名的 SHEL 我還滿愛的. 它是整個投資中獲利第二高的, 僅微幅落後 QQQ, 雖然同樣是投資石油, 殼牌的殖利率比 XLE 好很多, 而且不扣稅. 未來也可以作為定期收息的來源.

IRR 老三的是日股 ETF TOPIX. 日幣雖然又創新低, 但是日股表現不錯, 我還是會將它放在投資組合裡. 如果還有餘錢, 我考慮再買一點點. 但不買也可以. 畢竟老巴已經大買日股, 我只要繼續持有波克夏, 就等於買進篩選過的日股. 並不一定要自己去犯險.

至於其他股票表現都算正常, 就暫且按兵不動. 期望到年底時還能保持戰果!

2023 Q1 投資回顧

時間過得很快, 雖然大家還是戴著口罩, 疫情幾乎算是過去了. 2022 年年底, 雖然交不出漂亮的投資成績單, 不過還是慢慢把歷史新高的水準往上拉升了. 今天是愚人節, 表示美股的Q1 的結束, 我也再次創下資產的歷史新高, 所以值得再回顧一下這一季做了哪些對的或是錯誤的決定.

首先講錯誤的部分. 去年美國升息, 我預料到美國公債 ETF 會下跌, 所以稍微關注了一下幾隻債券 ETF. 後來看到優先股 ETF 其實也會下跌. 所以買進過 VGLT 和 PFF. VGLT 很快就發現不對賣掉了, 但 PFF 還留著一些.

我們知道美國矽谷銀行 (SVB) 幾乎是破產了, 它的破產就是買了美國長期公債. 由於美國聯準會一再升息, 這些債券的價格也就一路崩跌-在固定配息的前題下, 跌價才能維持和新債券一樣的殖利率. 直接造成矽谷銀行的帳面損失, 才導致後面的連環爆.

照理說長債 ETF 如果迅速買進新公債, 那麼它也可以逐步換血成買手 5% 的美國政府公債, 這樣 ETF 的股價一定也會水漲船高. 不過這些 ETF 並不是滿手現金, 而是幾乎滿倉都是債券. 我想要等到前面的債券到期, 或是低價處份掉, 才會有錢來買更優質的公債. 當體質還不及調好就連續被重拳打擊, 那只能被壓著打.

優先股 ETF 的狀況可能更不妙, 假設有很多家公司缺錢想發行殖利率 8% (至少要比升息前的 5~6% 高才夠看吧!) 的優先股, 那麼優先股 ETF 才能逐步換血到新的標的. 但一家公司缺錢缺到要借 8%, 那一定也是挺不妙的. 所以說可能比公債 ETF 更慘. 只不過優先股 ETF 的標的物本來就有 5% 以上的利率, 利差雖然沒了, 配息還不錯. 我留著一部份沒賣, 就當作臨時停泊資金.

這一季做得好的部分, 除了堅持 buy and hold 大原則之外, 算是沒有. (買了又賣的只有 103 股 VGLT.)

季底春假前, 工作上的事情真的很多. 特色是品項繁雜, 顧此失彼. 所幸季底關帳之時, 發現 3/22 竟然有 1475.T (全日本 ETF) 的配息入賬. 因為很少人買日本市場, 這方面訊息很少, 我還以為它不會配息呢! 我覺得去年這個投資滿正確的, 日幣從 0.2159 升到 0.2259, 股價從 1965 升到 2071. 如果知道它會配息, 我會有勇氣買更多. 2 月的配息是 21 日圓 [1], 9 月的配息是 28 日圓, 但是要晚一兩個月才會入帳.

然後我生日到月底的每一天, XLE, SHEL,NOBL,VIG 陸續配息. 本來要發表一篇生日感言都沒時間, 也就沒注意到這些意外之財比普發 6,000 元還早到. Firstrade 的 DRIP 又自動用配息幫我買了新股票. 東加西加, 終於破了 2/15 的前波高點.

我的 benchmark 華倫昨天也在臉書上說他創新高 [2]. 我這邊則是拜美股大漲兩三天的優勢, 維持住老人家應有的相對水準. 我們的共通點是盡量不賣. 不同點是我不靠配息過生活, 所以幾乎都是持有配息率低的 ETF (如下圖). 唯二還可以拿來買點東西的, 只有 0050 和殼牌的配息. Others 裡面是瑞昱, 日股 ETF 和 PFF ETF 的總和. 其他配置大概保持原狀.

基於買 PFF 的 timiing 有點失策, 我考慮增加 QQQ 或 SPY 的比例, 畢竟這標的比較穩定可靠. 另外就是 VIG, NOBL 雖然都是優質配息股, 不過現在美國公債殖利率那麼高 (4% 左右) [3], 投資人會不會慢慢遠離這些股票, 造成 ETF 下跌也值得觀察. 畢竟這些公司並不是成長型的, 要它明年利息多 1% 根本要它的命. KO 能在名單中存活幾十年, 是因為它一年只多配一分錢利息. 要一百年才會多配一塊錢.

以我粗淺的常識, 要讓這個世界穩定運作, 美債殖利率只能選擇再次下跌, 故最近這批美債還是值得買. 能直接買最好, 買 ETF 則有時間差的問題. 基本上我選擇緩慢並輕鬆的方式累積財富, 並且準備好承受每天不確定的上下起伏. 如果操作過程太燒腦, 就算能賺更多錢我也會跳過. 畢竟要燒腦的事情太多了.

雖然我的醫生朋友說他們被健保打成夕陽產業, 但跟科技業相比, 我們的 “醫護人員" 研發的醫療器材、藥劑和處方, 固定有機率自帶殺傷力、病毒和副作用. 除了經常性發生院內感染, 進口醫材也常常出現問題. 加上全世界的 “醫院" 都互相是競爭對手, 大家絞盡腦汁要搶病人, 還要開發新病 (^^)… 因此, 持續採用簡單的投資方法, 應該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REF]

  1. https://www.cnbc.com/quotes/1475.T-JP
  2. https://www.facebook.com/teacherwarrenc
  3. http://www.stockq.org/bond/treasury.php

[後記]

2023/4/4: 因為油價大漲, 所以 4/3 再創新高. 今年帳面上已經比去年年底成長 8.26%. 雖然一般不會好整年, 不過前 1/4 開局還不錯. 就算後面三季要爛尾, 至少有個 buffer 水位. 詭異的地方是: 我明明覺得公債殖利率是 4% 左右的水準, 那誰要去買殖利率 1.74/91.51 = 1.9% 的 NOBL [1] 呢? 它還差幾步就要突破 52 週新高, 搞不好還原股息快逼近歷史新高!

上圖取材自 Seeking Alpha.

再看 VIG [2] 也差不多, 配 2.97 元, 股價來到 155.05, 殖利率 1.92%. 評論區有位老兄還貼了一篇文章: “VIG: What My $2 Million Investment Fund Is Buying Now“. 不過看這個要付費, 我看標題就好. 基本上高配息股評論區叫好聲量相當強.

為何老美不買殖利率更高的公債呢? 唯一理由是這些公司會成長, 但是債券不會. 債券把它的未來都攤在那裡, 清清楚楚. 而 VIG 的第二大持股就是微軟 (3.57%) – 內建 OpenAI. 可能有爆發力. NOBL 雖然很老派, 但十大持股內建 Chevron, Exxon. 好吧! 原來它也有石油概念. 總而言之, 這些 ETF 不只是會配息, 有些也會成長. 所以不像 QQQ 那麼專注成長, 具有平衡作用. 結論: 既然買了, 還是都不賣吧, 一動不如一靜.

基本上看完這篇文章應該會感覺作者學藝不精, 連要不要配息? ETF 有哪些持股都不知道! 沒錯, 我買 ETF 的出發點就是看上它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 只要 ETF 的理念和我相符, 手續費夠低 (例如千分之五), 資本額夠大, 不要重複投資, 我在深入研究之前就會先買進一點. 手上有錢時, 那一點就比較大. 沒錢就先買個 2 股也有可能. 我的投資組合就是個 ETF 的 ETF. 配置肯定不夠完美, 但我也不追求完美 – 畢竟我不是對沖基金.

[REF]

  1. https://seekingalpha.com/symbol/NOBL
  2. https://seekingalpha.com/symbol/VIG

2022 投資心電圖

雖然說 buy and hold 的投資方式就是要隨波逐流, 但是今年股市的表現實在太玄了. 從 2019 年到 2021 年, Covid-19 大撒幣期間, 個人的投資報酬, 幾乎都是穩定向上. 如下面三張圖.

下面的金額, 單位都是貝里 (ベリー).

過去幾年都如此順利. 所以今年一開始也是令人信心滿滿. 畢竟 Covid-19 都快要過去了. 4 月的時候, 美股大漲一波, 我的投資又明顯創了一個新高. 一年才過 1/3, 財產就增加 10% 以上, 按這個比例推算, 到年底豈不是…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豈知 6~7 月間油價就猛跌一波, 我的 SHEL 和 XLE 全都大失血. 我想這應該是美國操盤要降低俄羅斯的外匯收入吧? 油價跌, 加上各種景氣調降的消息出籠, 大家開始談庫存而不是增產. 忽然風向改變, 所有類股一致走弱. 從 6 月中到 7 月中, 我的幾百萬貝里不翼而飛.

接著, 大概是因為低油價也打不垮俄羅斯, 油價逐漸恢復正常. 包括台灣都是一面支持烏克蘭, 又一面轉手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 (台日韓都買 [1]), 更別說歐洲還是光明正大地買, 只能暫停北溪二號, 但是斷不了北溪一號. 因此, 8 月中又創了一次新高, 雖然只超過前高一點點, 但展望年底也還有 1/3, 以此比例推算, 哇哈哈哈…..

誰知道, 這樣的起伏還不夠看. 美國突然出了升息抗通膨這招. 不但差點搞垮英國退休基金 [2], 更把股市拉下馬. 10 月初又迎來了一個低點. 所幸, 後來大家對這個消息已經麻痺. 有些國家也開始升息 [3]. 美股只要傳聞停止升息, 或是暫緩升息都會上漲, 所以 10 月底和 11 中又各創一次新高. 總算讓一整年有雙位數的成長.

整體來說, 今年的業外收入真的很不好. 1 月, 4 月開心兩次的年終獎金, 7 月和 10 月超香的員工分紅都依序投進去了, 但很快也都化為無形. 依此比例展望未來, 又看著美金開始下跌, 今年也可能只剩下 “哇?!", 沒有 “哈哈". 哈! 至於為何在美元升息之際看跌美金呢? 我認為凡事不要等到盡頭, 真的百尺竿頭就要掉下去. 所以在 99 尺之前就要採取行動了.

我想我對於投資 ETF, 身價隨大盤坐雲霄飛車已經完全沒問題. 下一個課題是選擇市場. 過去在美元下跌的過程中, 我碰到 covid-19 美股超跌的機會. 現在美股在半山腰, 但美元還在峰頂附近. 聰明的美國銀行家, 此時應該會利用強勢美元, 在海外購買超跌的股票. 現在股匯雙低的市場很多, 買這種市場應該比換美金買美股好. 感恩老巴和我想法一致 [4].

港股就是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 只是它受到中國人治管理的色彩太濃, 我決定遠離它. 日股是另外一個, 因此我也買一點點日股 ETF. 希望到最後不是日股漲就是日圓漲, 最好兩個都漲. 當然我們上班會領到匯率慘兮兮的台幣 (上週突然轉強), 因此我也買進 0050, 2379. 或曰, 2379 又不是 ETF! 不過, 螃蟹真的很可憐, 所以勇敢再買一張, 以紀念台灣光復節.

最後, 今天美股盤前看起來不妙, 不等年底了. 就趁還有獲利趕快 PO 出文章吧~~~

[REF]

  1. 日媒爆:台日韓大買1660億俄羅斯能源!
  2.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5/post/202210160007/
  3.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997346
  4. 巴菲特的波克夏買進台積電ADR!Q3大買41億美元

2020 年投資回顧

2020 年是人類歷史上不光彩的一年, 一個極可能是人工合成的病毒, 殺死了 182 萬人以上. 至今雖然有了疫苗, 病毒也有了變異, 也許還要一陣子才能收拾地了這個殘局.

對投資人來說, “buy and hold" 策略在今年是有效的. 雖然三月跌得人仰馬翻, 但是很快恢復了元氣還創下新高. 當然這個新高有一部份是用貨幣貶值換來的, 大量印鈔使得手上只有現金的人吃了悶虧, 買進資產的人才有獲利.

不只是科技股的配息不比去年差, 連 VPU 這種公共事業的 ETF 配息都比去年增加了, 當然股價是跌了一些. 由 2019 年底的 142.89 跌到 137.22, 但 Q1~Q4 的配息是由 2018 的 3.807 元, 2019 年的 4.037 元, 上升到 2020 年的 4.349 元. 基本上手中的各種 ETF 都沒有受到重傷.

說到回顧, 當然要檢討一下好的跟不好的地方. 今年最好的決定就是賣掉政府護盤的中國股市, 無損地取出資金買進低點的美股和台股. 原本中國市場佔我的資金 38%,所以等於我有四成的購買力可以投資. 次好的決定是第一次買進 QQQ, 先前講了很久都沒買, 買了之後覺得真的強!

  2020 最後比重
新增 QQQ 15.4%
  RDS.B 10.86%
  XLE 3.26%
  MCHI 2.07%
  JETS 0.81%
  0050 10.35%
  2337 0.59%
加碼 KO 9.29%
  NOBL 7.47%
  VPU 4.61%
  VIG 10.02% /w DRIP
維持 SPY 14.28%
  BRK.B 5.04%
  VDC 2.21%
  其他台股零股 Others
減持 03169.HK 0%
  02701.HK 0%
綜合績效   22.94%

買石油類股和航空類股的時間雖然晚了, 不過方向正確, 所以都在獲利中. XLE 和殼牌 (RDSB) 中間也虧損過一段時間. 但在別人不買的時候買, 這也算是我的得意之作, 這跟加碼可口可樂 (KO) 成功一樣開心. 重返台股買 0050 也是精彩的一擊, 中午吃飯看到台股跌破十年線, 馬上買到低點 67.5 NTD. 這真的應該歸功於中午吃某 Cut 餐廳上菜夠慢, 有很多時間滑手機… (note, 這家水準好像變差了)

不過當時出手不夠重, 沒有全梭, 所以主要的貢獻還是事後追加的買單. 到後來不知道要買什麼的時候, 想起已經好久去網龍大富翁找價值投資標的了, 查詢之後看到旺宏 (2337) 可以價值投資, 所以也買了一點點. 這筆投資沒什麼好不好, 就是考慮到有閒錢就會手賤亂買, 所以與其亂買不如曾經計算過. 然後敗光心就定了.

今年不好的地方是沒有按照紀律在美股的谷底 (跌 30%~40%) 全梭, 最後主要買到山腳和山腰. 次差的決定是買 MCHI 的時機, 的確應該等到中國政府真正出手教訓馬雲之後再買就好, 暫停上市的消息見報還不是最低點. 這是中國股市的特性, 下次要記住.

今年這種特殊的狀況應該在十年內都難以複製, 跟 2008 年的金融海嘯一樣都是罕見的灰天鵝. 明年雖然還是有 covid-19 和 covid-19+ 病毒肆虐, 但應該不會重演今年的劇本了. 我想我只能繼續堅持 buy and hold 原則, 畢竟明年就沒有中國提款機可以變現, 有低點也沒什麼錢可以買.

還有就是今年對匯損苦無良策, 陸續買了更多美股之後, 上班賺的錢都拿去填匯損了. 明年美金的走勢如果還是這樣, 我等於是幫川普打完工之後, 又繼續幫拜登打工的感覺. Anyway, 2020 年的業外收入淨額創下了新高, 加上台灣防疫有成, 讓我們能夠金錢健康雙贏, 感覺非常幸運.

上次遇到金融海嘯時, 先是一年大虧再一年大賺, 花兩年時間才回到原點之上一點點. 今年感謝中國政府的加持,  只虧幾個月就能大賺, 最低潮時也只虧掉一兩年薪水, 倒是中間過程跌宕起伏, 有時一天就虧掉半年薪水, 有時一天又漲回 1/3 年薪,  如果信念不堅定, 忽多忽空很容易兩面被巴! 希望明年也健健康康, 畢竟人只要能活到比老巴還老, 投資偶爾少賺一點, 1.1 的 35 次方 ~= 28 倍還是很可觀的 (note: 老巴比我大 35 歲嘛).

3140.HK vs SPY 小整理

放假了, 仔細思考一下手上的投資.

先前隨著買進港股的中國 ETF (28兩01.HK, 3169.HK), 也買了一些港股的 S&P500 (3140.HK). 不過近日對它的績效有所懷疑, 因此拿最近幾年的數字來 PK 一下. 先講結論, 其實買原生的 SPY 比較好. 如果是買中國相關 ETF, 則是港股比美股好.

根據 Yahoo Finance 的歷史資料, 3140.HK 最早一筆資料是 2015/7, 而這個 ETF 創立於 2015/5/18, 所以已經涵蓋幾乎整個週期了. 假設我用 100 HKD 去買 2015/7 收盤價的 3140.HK 與 SPY, 先不管手續費等等開銷, 那麼個字可以買到的數量如下.

HKD USD 匯率
100 12.90183 7.75084
3140.HK 14.9
SPY 199.16
股數 6.711409 0064781

兩種 ETF 每一季每一股的配息數字如下:

Dividen 3140.HK SPY
2015Q3 0.05 1.3343
0.05 1.21155
2016Q1 0.04 1.0496
0.05 1.07844
2016Q3 0.04 1.08207
0.04 1.32893
2017Q1 0.05 1.033
0.05 1.183
2017Q3 0.05 1.235
0.05 1.351
2018Q1 0.04 1.097
0.05 1.246
2018Q3 0.06 1.323
0.06 1.435
2019/3/2 股價 20.05 280.41

乘上持有的股數, 每一季配息的金額如下:

Profit 3140.HK SPY
2015Q3 0.33557 0.086438
0.33557 0.078486
2016Q1 0.268456 0.067994
0.33557 0.069863
2016Q3 0.268456 0.070098
0.268456 0.08609
2017Q1 0.33557 0.066919
0.33557 0.076636
2017Q3 0.33557 0.080005
0.33557 0.087519
2018Q1 0.268456 0.071065
0.33557 0.080717
2018Q3 0.402685 0.085706
0.402685 0.092961
所有股息 4.563758 1.100496

我們可以看到美股的股息明顯比較厲害, 右邊的利息就算抓匯率是七倍, 7.7 都遠大於 4.563758. 倒是 1.100496 x 0.7 (稅後) x 7.75084 (匯率) ~= 5.971 比較接近 3140.HK 的股息. 因此我們可以推斷 3140.HK 的股息都是美國扣稅之後的.

那有沒有可能是不是股息發得少, 但本金的淨值比較高呢? 我們把股息和淨值兩者加在一起比較.

3140.HK SPY
2019/3/2 淨值 134.5638 18.1653
2019/3/2 淨值 + 所有股息 139.1275 19.2658
按 2015/7 匯率換成成港幣 139.1275 149.3261
美股股息打七折 0.770347
2019/3/2 淨值 + 所有股息 (美股七折) 139.1275 18.93565
按 2015/7 匯率換成成港幣 139.1275 146.7672
按 2019/3/2匯率換成成港幣  139.1275 148.7035

因此就算不含匯損, 港股的績效還不如美股股息打七折. 除非美金下跌, 港幣狂飆, 不然買 SPY 比買 3140.HK 好. 原因之一可能是管理費有差異, 3140.HK (0.18%) vs SPY (0.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