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一瞬間

我在十幾二十年前曾經看過一句格言, 叫做 "千萬不要在電梯中交談". 原因是什麼? 這篇文章並未解釋清楚. 我也只好似懂非懂地把它放在心上.

前幾天恰好聽到幾件有關電梯中談話的事, 我終於了解到電梯中交談的確很有特色.

故事一是賈伯斯生前曾在電梯中開除員工. 原因是賈伯斯老兄喜歡臨時抽問員工一些大哉問, 腦筋不轉快一點的話, 很可能被賈伯斯視為沒大腦、沒價值, 莫名其妙就丟了工作. 如果員工可以選擇, 他們當然不想在電梯中交談. 不然只好謊稱自己只是送花、送 pizza 的…

故事二是前陣子聽到的. 有位前同事林小姐, 原本以為在電梯中巧遇的前長官會一起搭電梯到樓下. 當她聽說長官轉任教職之後, 開玩笑說他在 "ㄨ\" 人子弟. 原本這個梗的後半段是要等對方臉上三條線之後, 再補充是是開悟的 "悟". 可惜長官只和她 "同梯" 兩層樓, 就要出去開會了. 所以長官只聽到前半段 "誤人子弟" 的部分. 為了這件事林小姐耿耿於懷 N 年, 而長官去台北教書, 從此再也沒遇到第二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千萬不要在電梯裡面講兩段式的玩笑、歇後語、腦筋急轉彎…等等. 

故事三是聽到故事二的天使投資人 James 告訴我們的. 他說很多 start up 公司會想辦法和比爾蓋茲搭同一部電梯, 利用短短的 15 秒, 試圖引起對方的興趣. 如果 Gates 產生興趣, 公司的錢就有著落了, 就算 Gates 沒興趣, 他也不會用派砸你, 更不能開除你, 對吧!

James 也說, 他判斷對方可不可以投資, 也就是關鍵是的前幾分鐘, 只看喜不喜歡這個人. 有興趣就是有興趣, 沒興趣也很難再逆轉. 畢竟公司的方向可以改, 技術可以練, 資金可以找, 只有人才是關鍵.

這表示在 nothing to lose 的情況下, 和成功人士同搭一部電梯絕對是有利的.

故事四是發生在上週擎泰、擎展的新人訓. 兩家公司共同的董事長熊董到場為大家介紹公司時, 他先要求在場的數十人做 30 秒的自我介紹, 原因和 James 講得一樣. 我們要吸引別人的注意, 讓大家認識你/妳, 快速的自我推銷是很重要的. 不過熊董多露了一手就是在大家介紹完之後, 很快把人和名字聯結在一起, 反過來展示他的領導能力.

故事五是我最初對於 "千萬不要要電梯中交談" 的解讀. 那就是電梯中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人在裡面. 如果不小心講了什麼重要訊息, 恰好被不該聽見的人聽去, 可能會造成麻煩. 即使不是什麼國家大家, 就算是講 "XXX 很討厭" 可能都會有後患. 

同理, 在茶水間或是廁所應該也有相同的顧慮. 這也就是我為何不能理解要強調 "電梯"  的原因. 現在我充分理解, 電梯具有空間跳躍的特性, 根本沒辦法把話說完就最大的特色! 總不能說了 "海大魚" 就轉身離開, 然後等對方來追問是什麼意思吧! 

綜合以上各點, 如果沒有什麼好損失的, 要和成功的人搭同一部電梯, 能開口就開口. 如果和利害相關人士同一部電梯, 簡單扼要地打招呼就好, 千萬不要留下 "我還沒說完" 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