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hanovite 表示 "斯達漢諾夫"式, 字尾的 ite 就是 XX 式, 而 Stakhanov 是一個蘇聯工人的名字, 他的全民是 Aleksei Stakhanov. 這個老兄有何傑出的成績呢?他在蘇聯大力提倡勞工精神的 1935 年, 於六個小時內挖了 102 噸的煤, 達到他分配數量的 14 倍. 於是字典上也都查得到這個字了:
Stakhanovism : 斯達漢諾夫倡導的勞動競賽制(以獎金等獎勵勞工以提高工作效率, 增加生產的一種制度
Stakhanovite: 斯達漢諾夫式工人 (因其勤奮而受政府賞識及獎勵之工人)
雖然 Stakhanov 的紀錄很快就被打破, 1936 年 1 月, Nikita Izotov 一班的時間內就挖出 607 噸的煤. 不過當第一名可以上字典, 第二名就不行了.
追究 Stakhanov 成功的原因, 並不在於他特別努力, 別人挖一鏟, 他就挖 14 鏟, 而是獎金激勵了大家採取有利的策略. 換個杜拉克用的例子來說明.
完成 30 盒包裝的女工可以得到完成 20 盒包裝 2 倍的獎金. 即使大家都拼命去完成 30 盒, 偶爾才能有人成功, 不然獎金就不會定得那麼高了. 所以女工們自己分為幾個班, 其中的 A 班, 在做完自己最低的完成量之後, 就去幫 B 班衝數量. 這樣 B 班成績就會特別好, 順利拿到兩倍的獎金. 兩倍的獎金分給 A 班和 B 班, 就會得到 (1+2) / 3 = 1.5 的效果. 而公司實際的產量上升 25%, 所以是雙贏的局面.
所以, 大家可以想見一個人怎麼在 8 小時內挖出 607 噸的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