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第一集, 洪鈞和俞威各自當了一家公司的頭頭, 後續的發展其實還是爭來爭去. 我覺得有啟發性的地方有下面三個.
1. 洪鈞介紹朋友鄧汶到 ICE 管研發中心, 使得在 ICE 管銷售的俞威心生不安. 俞威設了一計, 讓鄧汶幫他見客戶, 然後狀告總公司說鄧汶插手銷售, 隨便放出有新版軟體的消息, 使得客戶延遲採購時間. 鄧汶不聽洪鈞的勸告, 發信向高層澄清, 表示這是銷售部門刻意陷害他的陰謀.
然而, 俞威的陰謀正是要鄧汶向高層告狀. 高層看到兩個人不合, 總得除掉一個, 兩害相權, 新官自然比較危險. 洪鈞本來的意思是建議鄧汶低調處理, 只要向自己的長官認錯, 這樣對方的計謀自然施展不開.
我覺得這個案例很有意思,想要在公司生存, 就算是有人對你不爽, 你要設法做到對事不對人, 讓高層認為你們還可以共事, 這是似乎是職場裡重要的一件事. 如果你回應說: 其實我對你更不爽, 那麼老闆就只好砍一個了.
小說中的這個風波最後圓滿解決, 使得鄧汶和俞威都留了下來. 洪均利用以前在 ICE 高層中的人脈, 說明銷售和研發兩個單位若是擺在平等的位置, 誰大誰小難免有爭議. 不如另外把研發獨立成一間子公司. ICE 高層採納這個做法, 所以鄧汶的研發中心就被獨立了. 當然, 這也意味著 ICE 研發和銷售脫鉤, 降低了競爭力.
2. VCL 的方案廠商 – 泛舟公司裡的小弟 “小薛" 因為受到洪鈞的善待, 所以 “棄暗投明", 把泛舟公司打算延遲付款的消息告訴洪均, 洪鈞逃過一劫之後就把小薛視為心腹. 不過小薛顯然不適合做銷售, 所以搞砸了不少事情. 比方說招待客戶去歐洲旅遊, 幾十萬的宣傳費都花了, 小薛卻捨不得花小錢招待客戶看 show, 使得客戶抱怨連連. 小薛遇到各種應該應變的情況, 因為捨不得花電話費打回公司請示, 所以又獨斷地做了一些錯誤的決定.
這個案例可以告訴我們, 雖然小弟可能是忠誠的, 但是放錯地方的話, 心腹也可以鬧出心腹大患~~~
3. 洪鈞本來在中國混到第一把交椅, 可是總公司又派了一個表現不好, 被核心團隊釋出的人來管新的大中國區兩岸三地. 新官 Wayne 上任之後, 把兩岸三地的老闆都削了權.
於是中港台的三個負責人聚在一起, 討論如何因應. 洪鈞原本主張協調, 但是台灣的老闆 CK 建議大家表態抗議, 香港的 Jeffery 本來似乎沒有意見, 但最後也同意了一人一信向總部抗議的做法.
結果咧, Jeffery 偷偷跑去向 Wayne 打小報告, CK 發現這件事後也加碼向 Wayne 輸誠, 只有洪鈞傻傻地向總部抗議! 於是最後香港老闆分到華南, 台灣老闆分到華東, 洪鈞只剩下華北一小塊. 這本小說的第二集就在洪鈞 “辛辛苦苦幾十年, 一夜回到解放前" 的感嘆聲中落幕.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不要抱怨自己的老闆. 他能當老闆一定是有原因, 不只是要和同級的主管合作, 也要和老闆合作. 高層發現你和老闆不合, 結論也和第一點相同, 必要時得幹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