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大衝撞。»

“大衝撞" (When Markets Collide) 這本書是一位待過 IMF (國際貨幣基金會)、PIMCO (The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 、哈佛管理公司的經濟學者穆罕默德·伊爾艾朗 (Mohamed A. El-Erian) 寫的書. 這裡面的觀點非常地學術, 用來解釋這次的金融海嘯. 讀者可以從裡面得到一些啟發, 雖然它讀來無趣又吃力.

首先, 大家可以先回想次貸風暴發生以前的狀況. 當時物價便宜, 股市雖然沒有上萬點, 不過市況還算是相當繁榮, 油價也沒有特別值得擔心的地方. 大家都認為美國正常發展的話, 我們的產品就可以外銷賺錢! 就算美國人都是靠著浪費與負債來拼經濟的, 但這種情況畢竟已經持續數十年之久, 應該算是 “常態". 如果有人認為常態不合理, 那應該只能算是 “雜音" 吧!

沒錯! 這本書就是從雜音這個觀點出發的. 金融海嘯本來就可以預期, 但是大家都不做如是想, 諤諤之言反而變成了雜音, 美國聯準會前主席亞倫葛林斯班在 2005 年指出 “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連續且明顯上升, 長期利率卻反而下降" 是個謎題. 換言之, 他也無法解釋原因. (書中有提到好幾個說法, 也就是學者專家看圖說故事, 幫這個狀況找了一些理由來自圓其說.) 紐澳的利率遠高於日本, 匯率卻不貶值, 這也是有違於常理的. 但是大家忙著套利, 便將這種違背經濟學的現象, 解釋為 “高通膨" 的結果. 因為話是人說的, 即使因果關係發生錯置, 有時候可以說得通.

即使效率市場學派認為市場絕對有效率, 地上絕對不會有 100 塊而沒人撿. 不過的確有感染效應 (A 股市下跌導致 B 股市下跌, C 國家賴帳, 導致 D 國借不到錢), 黑天鵝效應 (大家都不相信某些事實), 延遲效應 (一個過熱已久的市場遲遲不回檔, 直到某一天)… 等等. 這些都導致市場不合理. 也就是因為市場不合理, 所以才值得討論我們應該做些甚麼事來回應. 

作者認為,  2007 年的經濟環境和過去已經有很大的不同. 新興國家確實已經取代了美國、歐洲、日本的的成長力道. 新興國家固然一開始還沒有適應自己賺錢的情況, 但是已經慢慢地走向主權基金的管理. 這一筆龐大的熱錢被稱為 21 世紀的財富管理, 而避險基金則是 19 世紀末的東西.  因此, 作者認為未來的操盤人需要有新的視野, 資產要做適當的配置.

在這本書的開頭, 作者就提到資產管理的終點和旅程都很重要, 他已經知道終點, 但是不是很確定旅程. 因為終點就在於新興國家取代了美國, 新興國家擁有大筆的資產, 而美國只有大筆的負債. 作者以他在 IMF 以及管理哈佛大學校務基金的經驗, 他認為美國應該停止浪費, 而新興國家應該減少出口, 而轉向內需市場.

或許這是金玉良言, 但作者自己也提到, 即使是 IMF 也沒有辦法做到這件事, 因為 IMF 的勢力來自放款給新興國家, 賺取利差. 但是今天新興國家已經幾乎都不需要向 IMF 借錢了(IMF 現在唯一的客戶是土耳其). 另一方面, G8 是作者認為更適合取代 IMF 的國際仲裁者. 可惜 G8 國家以其私心, 拒絕有實力的新興國家, 如中國, 加入; 只是搞一些餐會之類的非正式管道與新興國家溝通, 卻不願意分享權力, 因而也是難成大器.

大家可以發現, 這本書最適合的讀者群並不是像我這樣的小投資人, 而是超級基金、甚至是主權基金的操盤手. 裡面提到的幾個觀念, 我也完全不了解. 比方說厚尾 (指統計上的左尾過長) 的相關章節, 我就無法分辨它與長尾效應是不是同一回事. 但是裡面還是有幾個地方值得了解. 比方說:  基金管理人按照 2/20 收費 (管理費 2%, 獲利佣金 20%) 導致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 他們可能傾向把基金規模弄大 10 倍, 而賺取無風險的 2% x 10.

另外作者也提到避險基金分為總經型 (macro) 與多元策略型 (multi strategy). 前者像是索羅斯會放空某個國家的貨幣,總經型避險基金的觀點是: 總體經濟面的不合理, 終究會崩盤的地方. 因此可以加以狙擊、或者說是"避險". 後者呢, 提供許多相關性低的投資標的, 以期望創造最大的報酬. 至於私募基金, 據說好壞完全差在經理人的眼光, 好的私募基金和差的私募基金, 報酬可能相差 15%. 但是好的股票經理人和差的股票經理人, 表現可能只差到 1~3%.

從這本書裡面, 我們雖然多多少少可以讀到一些東西. 不過我想我是個錯誤的讀者吧!? 最大的收穫只在於確認了經濟專家已經從數據面, 歸納出美國將不再是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結論. 和我們生活最相關的, 則應該是確認美股和台股的連動性將會降低吧! 哈!

[note for this book]

古德哈特定律 (Goodhart’s law): 任何可以辨識的統計關係終將失靈, 可以套利的標的一定會變得無利可圖.

阿法值: 實際附加價值.

貝他值: 根本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