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作者是最近滿有名的股魚,雖然全書的重點是在教大家理解財報, 但是開卷的 “致富 8 步驟" 還滿不錯的.
1. 建立篩選指標
2. 利用合適網站合適網站選擇符合條件的股票 – 不過有時候得先找到網站, 才能用它的指標, 和第一步相反.
3. 財報品質核對 – 可以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 會計師查核(核閱)報告 (IFRSs 後 – IFRSs 前在另一個網址也查得到). 每家就只有一行. 品質依序為: 無保留意見 >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 非無保留意見 (保留意見 > 否定意見 > 無法表示意見). 作者建議只選 “無保留意見" 的股票. 不過台股裡面, 財報被會計師評為 “保留意見" 的公司佔絕大多數.
(1) 無保留意見: 234 家
(2) 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24 家 (會計原則變動:1 家, 欲強調某一事項: 11 家, 採用其他會計師查核且欲區分責任: 12 家)
(3) 保留意見: 579 家 (非重要子公司或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未經會計師查核或核閱: 498 家, 其他: 9 家, 繼續經營假設有疑慮: 2 家, 欲強調某一事項: 7 家, 採用其他會計師查核且欲區分責任: 19 家, 非重要子公司或採用權益法之投資未經會計師查核或核閱且附加說明: 43 家, 其他且附加說明: 1 家)
其實會計原則變動也是有疑慮的, 但這家是台灣大哥大, 就勉強算它過關吧!
4. 排除地雷股 – 營運活動現金無淨流出, 自由活動現金無連續淨流出
營運活動現金 = 稅後淨利 + 折舊 (+ 應收帳款 – 應付帳款 + …等等). 話說折舊不是資產負債表的減項嗎? 怎麼會變成台積電重要的現金流來源呢? 根據 [1] 所說, 這是會計的手法, 用來平衡資產負債表, 但若是把折舊記為利潤就不應該了. 事實上, 設備並不會吐錢出來. 如果營運活動現金變成負數, 大概是指本業不賺錢, 廠房又被燒掉之類的吧!
自由活動現金 = 營業活動現金 + 投資活動現金 (減項). 如果這邊淨流出, 大概可以推論連業外也是負數, 比方說不賺錢還買了大樓之類的.
5. 同業強弱比較 – ROE > 8% [2], 營益率 > 0%, 本業收入比 > 80%, 利息保障倍數 > 40 [3], 自由現金流量 > 0.
上面這幾個條件看似鬆散, 其實台股也只有 30 檔左右符合.
適度的負債沒關係, 流動比、速動比 > 1 就好.
小公司的 ROE 理應較好, 如果兩家公司 PK,小公司的 ROE 應該要勝出, 否則就是比較差.
6. 決定買入價格 – 條件為股價小於:
(1) 每股盈餘 x 14 — 本益比法
(2) 每股現金股利 / 0.06 — 殖利率法
(3) 每股淨值 x (ROE / (0.06~0.1) — 標準的 ROE 因產業不同而異, 所以分母不同: 傳統產業 6%, 電子業 8%, 半導體業 10%.
上述三個公式代表三種觀點, 沒有所謂的對錯.
若股利政策穩定,配息率 < 70%, 表示公司進入成熟期, 應該採用方法 (3) 的 K 值法或是溢價法.
如果配息率 > 70%, 表示公司已經衰退了.
如果殖利率如果殖利率異常地高, 表示公司信評有問題.
7. 建立口袋名單
8. 定期監測股價現況, 伺機買進, 適時賣出 – 條件為股價大於:
(1) 每股盈餘 x 25
(2) 每股現金股利 / 0.025
(3) 每股淨值 x (ROE / (0.03~0.05)
總而言之, 使用財務指標選股,可以不用一直看盤. 此外, 切記買進和賣出不要改變邏輯, 比方說買前想賺差價, 賣出時因為賠錢就改成長期投資之類的.
若是單月營收有所增減, 不一定會影響整年的獲利. 單月的毛利率也沒有道理忽高忽低, 除非長期出現這樣的趨勢.因此作者對於年報的重視超過季報.好比我們看同學成績好不好, 至少要看他的學期成績, 而不是期中考成績.
最後做個總結, 這本書挺不錯的. 如果本來對財報一無所知也是很好的入門書. 如果本來就略知一二,可以進一步收斂對可投資標的的看法.
[勘誤]
p116.進一步推 “幵" (唸ㄐㄧㄢ,’間’)–> 升
p130. 高麗菜價格, 每顆 4.15 臺斤, 價格基數分別為 10, 5.5, 40 才能表示本益比特性.
p164. 國民收人帳戶 –> 收入帳戶
p170. 高鐵…折舊認列的方式計劃改成 80~10 年, 應為 80~100 年. 最近一次提出說 99 年.
p236. 第五章中, 有提供一份常見的財務指標計算公式一覽表…. –> 其實本書只有 part 1~part6, 沒有第五章, 此公式是在 p175 的 part5 的圖 5-1-1 和 p237 的 part6 的 圖 6-1-1.
[ref]
2. 杜邦公式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淨利 / 營業額 x 營業額 / 總資產 x 總資產 (股東權益 + 負債) / 股東權益.
此值希望大 > 8%, 但不是愈高愈好.當年金融海嘯, 很多公司的股東權益爆減, 所以 ROE 就變高了…
3. 利息保障倍數 = 稅前淨利 / 利息支出, 愈高愈好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