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市面上有一種理財工具, 叫做高利雙幣定存. 當然它不限於兩種貨幣, 更不是定存. 總之, 它還是那個令人聞之色變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大概是股市太差了, 所以最近搞匯率的人多了起來. 後者是我的理專說的. 呃…自己送上門來的算是 "我的" 嗎? 畢竟理專不像是新娘秘書還可以自選…反正她是這麼說的.
這個東西的遊戲規則是這樣的:
1. 您拿出一些台幣, 換成美金或是澳幣. 理專很喜歡推薦人家買這兩種貨幣, 因為它起伏比較大, 可以玩比較多次. 當然各位也可以選冷門的貨幣. 可惜的是不能選人民幣.
2 告訴理專說, 您打算拿這個貨幣換成哪一種貨幣?呃, 如果我那麼喜歡換另外一種貨幣, 我當初直接持有不就好了?幹嘛當作備胎呢?很抱歉,如果大家不三心二意, 進進出出, 理專是要賺什麼?
3. 理專會找出這兩個貨幣可能要交叉的時間點, 問各位是否接受貨幣 A 在 X:Y 的價格轉換成貨幣 B? 如果各位覺得 OK, 那麼他們就會請各位簽一個約, 比方說願不願意在 N 天之後, 再依據 X:Y 的比例, 把貨幣 A 交換為貨幣 B. N 最短是兩週, 最長可能是半年.
4. 如果 N 天過去了, 貨幣 B 果然跌到不像話低於 X:Y 的價值以下, 那麼各位的 A 貨幣就變成貨幣 B 啦! 當然這其中還有安慰獎, 那就是貨幣 A 的 "定存利息"! 這個數字還不小, 大約 5% 以上.
5. 如果 N 天過去, 貨幣 A 硬是比貨幣 B 更值錢. 那麼各位就可以保住貨幣 A, 並且得到利息.
6. X:Y 不是任意值. 這是簽約當天貨幣 A 和貨幣 B 的兌換比例的上下幾檔. 就跟買加權指數權證一樣. 現在指數是 7000 點, 您居安思危想買 5000 點的認購權證是不行的. 等到跌到 5200 點可以買 5000 點認購權證的時候, 保證大家都買不下去~~~這就是權證的心理戰.
7. 賺了錢要繳稅對吧! 這筆收入要交 10% 的稅, 和所得稅分開課徵. 如果大家原本只需要交 6% 的所得稅, 定存利息又不到 27 萬 (免稅上限), 那麼千萬不要以為可以從這裡賺到錢. 光是稅的方面就虧了.
好了,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 絕對不能把貨幣 B 設定為弱勢貨幣, 不然換過去之後, 雖然賺了年化報酬率 5% 的利息, 卻損失了匯率. 別忘了半年的年化報酬率 5%, 和真正定存半年利息 2.5% 意思是一樣的. 除非每次玩都賺錢, 否則實際的利益不大.
對了! 每一家銀行的遊戲規則都有不同. 但這個所謂的定存, 是銀行把匯率權證包裝起來的商品. 雖然銀行並不是各位對作的對象, 不過雙方的利益並不完全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