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 (one out)

經由小魚的推薦, 我也很快掃瞄完這 20 本漫畫. 哇! 份量著實不少呢! 就算是 "詐欺遊戲" (作者同樣是甲斐谷忍), 好歹也會出現個傻傻的女主角, 但是在這本漫畫裡, 除了一個胖胖的黑人大嬸出來過幾次之外, 就只剩一堆打棒球的男人和奸詐的球團老闆了. 於是我可以體會到難看的電影 "菜鳥總動員" 為什麼要把綾瀨遙宣傳成主要演員了,儘管她的戲分比胖大嬸還少呢!

這個故事的剛開始有點悶, 從來沒有拿到過職棒總冠軍的老將兒島弘道獨自跑到琉球做 "自主訓練" 時, 碰到了天才詐欺師的投手渡久地東亞. 可以想見老老的兒島已經過氣了, 高潮不會在他的身上. 渡久地雖然有點頭腦, 但是球速不快, 大概 128 Km/Hr, 以他當主角能畫個幾集? 就算是中華職棒的盲劍客遲早都可以把他打下場, 那麼還會有什麼火花呢? 這就是我覺得悶的原因.

但是看著看著, 詐欺師的火花就迸出來. 首先他投身的太平洋聯盟 L 球團的老闆就是個混蛋, 因為有了更討厭的對象, 渡久地就沒那麼討厭了, 哈哈! 萬萬料想不到, 渡久地東亞把球團搞破產了, 自己變成了老闆. 接著更討厭的對象變成中央聯盟 G 球團的老闆. 想不到職棒的大黑手也鬥不過他. 整個球界都動搖了, 這個故事的規模的確不是我在看第一集時, 可以從渡久地在路邊球場玩 one out 遊戲維生的場景中想像到的.

憑著一步一腳印, 當然不可能在一個球季裡面變出花樣. 渡久地靠的就是賭博, 然後靠著比對方多算一步, 讓對手掉進陷阱. 不管是他的投球內容、與 Lycaons 隊 簽的合約, 或是和對手的三連戰、五連戰, 都充滿了騙術和反騙術 (因為別人也在使詐術). 結果主角雖然不是每戰皆捷, 但是輸都輸得有規畫, 能夠為未來的勝利打下基礎. 即使這個故事的舞台放在我們太熟悉的職棒而顯得不夠真實, 不過還是很有意思.

我覺得這本漫畫裡面最重要的元素就是: 團隊合作. 畢竟球賽贏球不能只靠一個人. 但是什麼才是團隊合作? 什麼才是獲得勝利的元素? 書中的看法和普通人並不一樣.

這麼說吧, 兒島弘道本身已經做得很好了, 但是球隊不會贏, 為什麼? 因為其他人太弱. 如果打算倚賴弱小的隊友, 就算大家再合作也是枉然的. 因此, 團隊合作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強力的團隊. 但是某些團隊成員太強了, 就會讓其他原本以為自己也很優秀的人, 感覺到失去舞台以及與他人合作的動力, 類似故事中的新 M 隊.

因此最佳的隊形, 並不是把各隊的第四棒都挖到同一隊去的日本 G 隊或是美國 Y 隊. 而是極少數的超級巨星 + 幾位明星 + 龐大的優秀後備部隊組成的一二軍結構. 只要在二軍狀況好, 就可以填補巨星和明星坐不滿而留下來的一軍空位. 

另外, 團隊合作還有一大特徵, 就是人人都奮勇爭先, 但是不致超越區域聯防的默契. 萬一遇到失敗, 也不互相責怪. 連敗的球隊, 總是不免互相責怪隊友, 這就是沒有團隊精神的徵兆. 即使球隊是成功的, 對於有功勞的球員, 老闆在敘薪的時候挑三揀四, 也是令人不願意出力的元凶. 像是教練自己叫投手保送把對方塞成滿壘, 年底的時候卻拿責失分太高來當作減薪的藉口, 這樣球員當然只好假裝受傷, 讓別的笨蛋去執行戰術.

故事中 L 球團老闆當初就是為了省點小錢才會和渡久地簽定以失分和出局數計價的合約, 最後導致輸了幾百億. 這個嘛, 當老闆就是要捨得銀子才行啊! 人家說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把別人的錢放到自己的口袋來. 做老闆的人唯有反其道而行, 做到員工認為老闆最難做之事, 然後他們才會肯為老闆做花錢都買不到的成果啊!

但錢怎麼給也是有學問的. 書中有一段剛好是渡久地接手老闆之後, 取消了所有球員原來的契約, 然後將門票的價錢由 2,000 円漲到 3,000 円, 多出來的 1,000 円就是球員的薪水, 分成 5 份由球迷票選來決定誰可以得到薪水(MVP ticket).

雖然這樣做滿有趣的, 但是事實上沒辦法做到. 因為球員就算有暴利可圖, 也要養家活口. 如果受傷一整季, 像小王那樣, 就準備喝西北風了. 再說後備球員雖然有機會一場球賺一億, 但是若十月才上場的話, 前幾個月要吃什麼? 如果到了客場, 對方球迷只要惡搞一下, 把票都投給 L 隊失誤最多的球員, L 隊的士氣就大亂了~~~ 呵呵!

我看 «超智遊戲» (one out)

經由小魚的推薦, 我也很快掃瞄完這 20 本漫畫. 哇! 份量著實不少呢! 就算是 “詐欺遊戲" (作者同樣是甲斐谷忍), 好歹也會出現個傻傻的女主角, 但是在這本漫畫裡, 除了一個胖胖的黑人大嬸出來過幾次之外, 就只剩一堆打棒球的男人和奸詐的球團老闆了. 於是我可以體會到難看的電影 “菜鳥總動員" 為什麼要把綾瀨遙宣傳成主要演員了,儘管她的戲分比胖大嬸還少呢!

這個故事的剛開始有點悶, 從來沒有拿到過職棒總冠軍的老將兒島弘道獨自跑到琉球做 “自主訓練" 時, 碰到了天才詐欺師的投手渡久地東亞. 可以想見老老的兒島已經過氣了, 高潮不會在他的身上. 渡久地雖然有點頭腦, 但是球速不快, 大概 128 Km/Hr, 以他當主角能畫個幾集? 就算是中華職棒的盲劍客遲早都可以把他打下場, 那麼還會有什麼火花呢? 這就是我覺得悶的原因.

但是看著看著, 詐欺師的火花就迸出來. 首先他投身的太平洋聯盟 L 球團的老闆就是個混蛋, 因為有了更討厭的對象, 渡久地就沒那麼討厭了, 哈哈! 萬萬料想不到, 渡久地東亞把球團搞破產了, 自己變成了老闆. 接著更討厭的對象變成中央聯盟 G 球團的老闆. 想不到職棒的大黑手也鬥不過他. 整個球界都動搖了, 這個故事的規模的確不是我在看第一集時, 可以從渡久地在路邊球場玩 one out 遊戲維生的場景中想像到的.

憑著一步一腳印, 當然不可能在一個球季裡面變出花樣. 渡久地靠的就是賭博, 然後靠著比對方多算一步, 讓對手掉進陷阱. 不管是他的投球內容、與 Lycaons 隊 簽的合約, 或是和對手的三連戰、五連戰, 都充滿了騙術和反騙術 (因為別人也在使詐術). 結果主角雖然不是每戰皆捷, 但是輸都輸得有規畫, 能夠為未來的勝利打下基礎. 即使這個故事的舞台放在我們太熟悉的職棒而顯得不夠真實, 不過還是很有意思.

我覺得這本漫畫裡面最重要的元素就是: 團隊合作. 畢竟球賽贏球不能只靠一個人. 但是什麼才是團隊合作? 什麼才是獲得勝利的元素? 書中的看法和普通人並不一樣.

這麼說吧, 兒島弘道本身已經做得很好了, 但是球隊不會贏, 為什麼? 因為其他人太弱. 如果打算倚賴弱小的隊友, 就算大家再合作也是枉然的. 因此, 團隊合作的前提是要有一個強力的團隊. 但是某些團隊成員太強了, 就會讓其他原本以為自己也很優秀的人, 感覺到失去舞台以及與他人合作的動力, 類似故事中的新 M 隊.

因此最佳的隊形, 並不是把各隊的第四棒都挖到同一隊去的日本 G 隊或是美國 Y 隊. 而是極少數的超級巨星 + 幾位明星 + 龐大的優秀後備部隊組成的一二軍結構. 只要在二軍狀況好, 就可以填補巨星和明星坐不滿而留下來的一軍空位. 

另外, 團隊合作還有一大特徵, 就是人人都奮勇爭先, 但是不致超越區域聯防的默契. 萬一遇到失敗, 也不互相責怪. 連敗的球隊, 總是不免互相責怪隊友, 這就是沒有團隊精神的徵兆. 即使球隊是成功的, 對於有功勞的球員, 老闆在敘薪的時候挑三揀四, 也是令人不願意出力的元凶. 像是教練自己叫投手保送把對方塞成滿壘, 年底的時候卻拿責失分太高來當作減薪的藉口, 這樣球員當然只好假裝受傷, 讓別的笨蛋去執行戰術.

故事中 L 球團老闆當初就是為了省點小錢才會和渡久地簽定以失分和出局數計價的合約, 最後導致輸了幾百億. 這個嘛, 當老闆就是要捨得銀子才行啊! 人家說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把別人的錢放到自己的口袋來. 做老闆的人唯有反其道而行, 做到員工認為老闆最難做之事, 然後他們才會肯為老闆做花錢都買不到的成果啊!

但錢怎麼給也是有學問的. 書中有一段剛好是渡久地接手老闆之後, 取消了所有球員原來的契約, 然後將門票的價錢由 2,000 円漲到 3,000 円, 多出來的 1,000 円就是球員的薪水, 分成 5 份由球迷票選來決定誰可以得到薪水(MVP ticket).

雖然這樣做滿有趣的, 但是事實上沒辦法做到. 因為球員就算有暴利可圖, 也要養家活口. 如果受傷一整季, 像小王那樣, 就準備喝西北風了. 再說後備球員雖然有機會一場球賺一億, 但是若十月才上場的話, 前幾個月要吃什麼? 如果到了客場, 對方球迷只要惡搞一下, 把票都投給 L 隊失誤最多的球員, L 隊的士氣就大亂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