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行動電話費的節約建議

摘錄公司的節費建議如下, 讓自己可以隨時查得到:

1.  使用當地儲值卡(如中國移動的神州行暢聽卡, 月租費10元),  避免使用台灣門號至大陸漫游.


2.  撥打電話時請加撥12593,  例如擬撥大陸國內電話13912345678,  只要直撥1259313912345678,  國內/國際(含台灣)均可享優惠價,  以深圳的神州行為例,  國內與台灣均可降至0.39元/分,  撥打台灣的費用節約相當可觀.


3.  大陸當地行動電話受話地在省外時會收取0.39元/分,  例如在深圳辦的神州行,在廣東省內接電話免費,  但在其他省份則會收費,  故建議同仁儘量使用經常出差地的儲值卡,  例如經常性出差青島同仁就使用青島的儲值卡,  可節省受話費.

有關神州行暢聽卡的資費,  請參考如下(以深圳為例,  但大陸各地資費與優惠可能會有差異):


撥打國內電話: 0:00-11:00,為0.29元/分,  11:00-24:00為0.49元/分;  加撥12593則分別為0.19元/分與0.39元/分
撥打台灣電話: 2元/分;  加撥12593則為0.39元/分
接聽電話:  省內免費,  省外為0.39元/分.
月租費:  10元,  月租費不可抵通話費.

大樂透的勝率

因為看到巴菲特賭馬失利的故事, 我也來算一算大樂透的勝率是多少?

這個網站提供了很好的機率計算公式: http://rich671023.spaces.live.com/blog/cns!2BCF1448852473D5!7826.entry

台灣彩券公司只用投注的 55% 來分配獎金, 因此綜合而言: 總投注數在將近 700 萬注的時候, 可望出現一個頭彩的得主.

如果中信不加碼頭彩, 獎金的期望值在稅前大概是 27.5 元, 稅後是 23.6 元. 頭彩稅前大概落在 1.6 億元左右, 稅後大概 1.28 億 NTD.

假使中信加碼頭彩 1 億元, 或是上期摃龜的獎金累計 1 億元進來, 稅後獎金會增加 5.7 NTD. 頭彩加碼 4.7 億元的時候, 買彩券的期望值會變成 50 元以上, 居然可以小賺.

單純只是投注的人更多或更少, 大家的獎金期望值不太受影響. 因為更多人投注, 就更多人贏錢和分錢. 下表是大樂透產生一個頭彩得主時的數字, 不過理論上要有 1,400 萬注, 銷售額 7 億元!

種類 機率 分配
比率
中獎注數  獎金
期望值
稅後獎金
期望值
 單注獎金
 3  0.0164    229,866  6.6 6.6 400
 3+1  0.0012    17,240  1.2 1.2 1,000
 4  0.0009  0.19  12,930  3.7 3.0 4,053
 4+1  5E-05  0.05  631  1.0 0.8 21,865
 5  2E-05  0.09  252  1.8 1.4 98,391
 5+1  4E-07  0.09  6  1.8 1.4 8,274,413
 6  7E-08  0.58  1  11.4 9.1 159,971,993 
累計  0.0186  1.0  260,926  27.5 23.56  



所以, 我的結論是: 買彩券一定虧. 但是加碼 4.7 億元的大樂透, 還是去買比較好. 萬一大家都去買彩券, 買了超過 2,100 萬注 (聽到頭彩上看 8 億元) 的話, 也可能會產生第 2 (>1.5) 個頭彩的得主, 使得加碼的錢被稀釋, 導致仍然虧本的結果. 為了要賺錢, 只好期待頭彩加倍地加碼到 9.5 億元左右, 依此類推.

如果是威力彩呢? 大概在 2,200 萬注 (銷售額 22 億) 的時候會出現頭彩的得主. 每花一百元投入, 稅前收入約為 50 元, 稅後收入約在 42.9 元. 等到頭彩加碼 16 億元的時候, 稅後期望值超過 100 元, 這樣也可以買了. 不過呢, 只要頭彩變成 XX 億元, 買氣應該就瘋了! 如果聽到頭彩上看 26 億元, 此時可能很會有 2 (>1.5) 個頭彩得主, 導致期望值又小於成本  100 NTD.

2009/2/26 補充

無論如何, 購買彩券的人, 單次出擊的勝率還是一樣低. 即使期望值變成可以賺錢, 並不表示買方可以多買多賺. 而是應該從莊家的觀點來看, 加碼太多就會虧本! 如果鉅額頭彩只是累積過去的摃龜獎金, 這就沒有特別的意義. 莊家還是賺, 玩家整體也是賺, 但個別玩家還是虧. 一切都要看運氣, 才能成為頭彩的得主.

雪球案例 – RockWood & Co

本案例出現在巴菲特傳記 “雪球" 上冊的第 21 章 “站在哪一邊". 有一家製作巧克力屑的公司 Rockwood, 因為庫存中有很多漲價的可可豆, 所以身價暴漲. 投資人如何從中賺錢呢?

Rockwood 的股東, 請求葛拉漢紐曼公司把它買下來, 但後者覺得太貴.

Rockwood 的股東, 找上另外一位投資人普立茲克 (Jay Pritzker). 他依據法律將公司分為兩個部分, 並將其中一個部分清算, 使得 1,300 萬磅的可可豆歸入清算的那一個部門.

接著, 普立茲克要求股東用股票來換可可豆. 股價 34 USD 的股票, 可以換到價值 36 USD 的可可豆. 因此股東們樂意交出他們的股權, 來換取 2 USD 的利潤. 這個利潤不可說是無風險, 因為可可豆可能會跌價.

葛拉漢 (就是葛拉漢紐曼的老闆) 看出獲利模式, 只要到市場上大量收購 Rockwood 的股票, 拿去換可可豆, 再用 36 USD 把可可豆賣出, 就有 2 USD 的價差. 為了預防可可豆跌價, 同時他再賣出 36 USD 可可豆的期貨, 並且用換來的可可豆沖銷. 這樣風險就消失了. 一旦放空可可豆也無利可圖的時候, 他就可以停止買進 RockWood 的股票.

巴菲特當時身為葛拉漢紐曼的員工, 每天都在幫老闆處理上述的交易模式, 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認為 Rockwood 拿出來交換的可可豆只是一小部分, 公司裡面還有更多的可可豆. 普立茲克只是拿出部分可可豆做誘餌, 目的還是要收回股權, 大賺一筆. 因此巴菲特用自己的錢, 買進 222 股的 Rockwood 股票. (價值大約是 222 股 x 34 美元/股 x 7 倍通膨 x 32 匯率 = 169 萬現在的新台幣, 下面用 NTD 取代現在的新台幣一詞)

果然, 最後 Rockwood 的股價飆上 85 USD, 因此巴菲特獲利 291萬 NTD, 比辛苦套利的收穫還大.

[note] 7 倍通膨這件事非常可怕. 這表示在 57 年之間 (1950~2007), 平均每年通膨 3.5%. 如果獲利率 (存款利率) 小於 3.5%, 過了 57 年就會變成窮鬼. 獲利率等於 3.5%, 還可以維持原來的生活. 但獲利率大於 7% 的話, 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大富豪!

近期值得留意的個股

其中只有一檔的成交量比較大: 合勤超過 1,000 張. 而德律、昇銳、力致三檔的成交量在 500 張左右. 買錯還賣的掉….

 

代碼 股票 ROE 負債
率%
現金流量平均成長%

價格/
淨值
毛利率%
1年 3年 5年 1季 1年 3年 5年 1季 1年 3年 5年
1799 紅電醫 18.99 22.03 23.44 9.9 24652 209.67 46.41 205.48 6.37 0.85 49.97 53.51 49.85 47.02
2391 合勤 15.51 16.96 19.89 21.04 33.66 283.92 56.36 52.93 9.48 0.76 24.85 24.52 27 28.79
3030 德律 31.53 28.38 27.59 17.38 255.41 51.11 91.55 62.26 5.07 0.93 56.11 55.76 54.23 55.03
3128 昇銳 17.74 19.69 15.95 24.33 169.03 86.52 126.16 24.39 8.52 0.73 15.03 21.1 20.96 19.45
3388 崇越電 26.13 26.1 24.61 29.05 828.72 95.78 34.6 30.11 4.5 0.97 16.95 18.95 21.15 24.98
3483 力致 29.94 34.82 33.58 22.37 39 1901.26 269.22 262.4 4.88 0.79 23.85 23.8 24.98 22.35
6131 悠克 18.26 26.3 31.76 26.87 795.15 18.19 19.64 46.72 7.76 0.79 23.63 25.44 27.66 29.84
6284 佳邦 17.9 18.27 15.25 17.14 114.18 78.22 68.34 1228.21 4.63 0.46 34.27 37.96 37.44 35.98

 

其中, 佳邦是我以前就留意過的公司, 現在又再度被篩選出來. 它的負債比例合理,  似乎可以考慮. 紅電醫這個公司名字很遜, 但是看起來滿值得投資的.

合勤就在我們隔壁, 應該去打聽一下他們哪裡不好? 不然為甚麼這麼不值錢呢?

————————————-

2009/3/9

我關注的紅電醫已經漲到 15.4 元了, 是誰在買啊??? 它的淨值在 15.89 元, 再漲停一天, 就沒那麼有魅力了.

————————————

2009/3/13

 

紅電醫的營業費用大約在 4.3 M NTD 左右, 如果以二月營收 11.721 M NTD 來看, 毛利約 5.86 M, 扣掉營業費用, 淨利大約 1.5 M, 幾乎是比損益兩平多一點點而已. 如此, 現金流的成長率應該會下降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