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ik 雷射手術記事 – 為何要手術?


“今天還看得見, 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這是我的心聲的濃縮版. 趁著感覺鮮明, 我就把我的心情大事記錄下來吧!

================= 緣起 ===================

大約 2000 年的時候, 那時瑞昱的股價可是挺高的. 我剛買了新房子, 女兒也三歲了很可愛. 美中不足的呢, 就是每次女兒衝上來抱我, 總是有很大的風險, 她會把我的眼鏡打歪或打掉, 鏡片也破了一次. 那時我就是戴無邊框的眼鏡, 鏡架和鏡片連接的地方應力很大. 只要撞對地方, 一付眼鏡就得送修. 第二天只好戴著更舊的眼鏡去上班, 後來家裡也只好準備著兩副眼鏡.

其實我改走斯文路線很多年了, 又沒有去跟人家打球, 不料還是無法擺脫眼鏡被毀的困擾. 所謂飽暖思…改進, 我就是那個時候第一次興起去動手術的念頭. 當時流行的手術是角膜表面放射狀切割, 治療度數不穩定, 價錢也不便宜. 不過我對視力要求也不太高, 只要近視能改善, 不用戴眼鏡就行了, 稍微有個一兩百度我也可能接受啦! 錢更不是問題, 我還想買個紫水晶礦柱來當信箱咧, 還會在乎錢嗎!? 哇哈哈哈….不過那是當時股價高的時候啦

不過, 果然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因為新家做了一點裝潢. 我的眼睛對油漆似乎產生了過敏, 因而得了過敏性結膜炎, 整天眼睛都有點紅紅的. 接著過了 35 歲之後, 身體真的開始走下坡了, 眼睛出現了輕微的飛蚊症. 另外就是工作其實也蠻忙的, 無論在公司或是回到家, 幾乎都吃不到所謂熱騰騰的飯菜, 當然也就不會有眼鏡起霧的問題囉…^^. 所以我想我大概夠老了, 還是戴眼鏡就行了吧!

到了去年, 我的一些朋友紛紛都去動了手術. 我也發現公司裡面很多同仁也都去手術啦, 效果似乎還不錯呢. 畢竟眼鏡還是會滑下來, 得常常去推它. 我的皮膚是油性到:老婆說每天只要摸兩下就不用擦護手霜的那種, 眼鏡當然會滑囉. 因為臉太油 (或者是胖到出油吧!?), 所以我每天都要洗幾次臉, 眼鏡戴戴脫脫也是有點麻煩呢! 這時又有點心動囉.

我讀 «啊! 雷射近視手術完全搞定»

書上講得很安全

根據本人的 survey:

1. 最先進的儀器是: 微光斑 (<<1 mm), 奈米深度 (可能是廣告), 眼球追蹤 (3D 追蹤是專利), 非球面雷射 (降低炫光後遺症), 前導波分析, 加虛擬鏡片 (非必要). 因為我很怕死, 所以要多做 survey.

2. 醫生的醫術和醫德遠比儀器是那一代重要.

Lasik 雷射手術記事 – 手術過程


Lasik 是現在最成熟的手術方式, 若角膜太薄的人, 可以做 Lasek. 那麼 Lasik 是什麼呢? 說理論太單調了, 我把我去手術的過程都寫下來吧! 剛開始的幾件事有點離題, 不過與我心境有關, 請忍耐.

1. 依小姐的建議, 星期五請假一天, 充份休息.

2. 因為術後一個月眼睛不能碰水, 所以我決定乾脆去理髮!

3. 出門前我又想:既然我不賣股票也不買股票, 還有很多錢放在活存, 這樣好像太浪費了, 順便去辦個定存吧! 於是我拿了存褶和印章.

4. 走到樓梯口, 我想掏一下錢包. 結果印章滾下樓. 我用了 11 年的印章碎掉了, 名字碎成好幾片…..哇咧….大….兇…..啊!

5. 沒關係! 我不怕! 我來沖個喜好了! 於是我又拿了中了獎的發票和樂透彩 (別亂想, 各 200), 決定今天一定要去兌獎, 錢再少也要換點 CASH 回來!

6. 我想, 乾脆來更換印鑑好了.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我把兩家主要往來銀行的印鑑全換掉好了. 反正舊的也碎了, 遲早要換新!

7. 東市兌發票, 西市領樂透, 南市辦定存, 北市換印鑑, 最後再去理個髮, 總算一切都搞定了.

8. 吃晚飯. 因為大學眼科說要給我吃藥, 先吃飯才不會反胃.

9. 當天到了大學眼科, 6:00pm 剛剛好. 藥師果然拿了一包藥叫我吃, 聽他的語氣像是鎮定劑吧!? 吃!

10. 護士小姐做術前講解, 發給我一包眼鏡, 護眼罩, 這些是術後要用的. 因為她自己也做過 Lasik 手術, 所以講起來很有說服力.

11. 再做一次驗光, 以此度數來手術. 因為我選擇前導波手術, 所以多做了角膜掃瞄.

12. 因我老婆去接小孩放學了, 以致我人單勢孤. 等我做完檢查, 那一小包贈品已經不翼而飛了. 所以我又和護士要了一份, 她是好人,又給了我一份.

13. 換上手術衣和手術帽, 掛上名牌, 進入等待區.

14. 醫生一天約做 10 個人, 我預約第五個 (去年預約的, 還真熱門), 所以等了別人一段時間.

15. 對眼睛散瞳 (這是選擇性的, 看機台而定, 我沒經歷到).

16. 對眼睛滴麻藥, 讓眼睛失去知覺.

17. 在眼睛四週擦藥水消毒.

18. 有個護士出來對名牌, 查我的名字, 身份證字號, 生日. 這些東西也會寫在那個磁片上. 做得好! 我不想拿錯別人的磁片!!! 南部有一家連鎖店就有兩床互相開錯度數的記錄.

19. 又等了一會兒, 護士帶我進手術室. 我很想看清楚環境, 不過我沒戴眼鏡, 什麼也看不清. 護士說我們以後不會再用到眼鏡, 所以眼鏡已留在外面的桌上了.

20. 躺在手術台上, 頭部固定在一個凹槽裡. 拿了一個小枕頭給我抱抱.

21. 把整個臉用貼紙貼起來, 只露出眼睛.

22. 用一個不知名的東西, 把眼皮固定住, 使我們不能眨眼.

23. 機台上有一個綠色光點和一片紅光, 醫生說我們得專心看著那個光點.

24. 醫生再問一次, 你是右眼近視 450, 散光 150, 左眼 350, 散光 125 的那個人嗎? 我想說…呃…我平日左眼散光 100 而已耶, 今天為何多 25 度. 不過我想算了.可能今天真的太累了…^^

25. 驗明正身之後. 醫生用角膜環切刀, 對角膜切出一個大圓弧, 只留下一部份還連著. 這個部份是唯一考驗醫生功\力的地方, 後面幾乎都是自動化的. 這部份據說未來也會改成雷射, 到時醫生真的快沒事做了.

26. 切開角膜沒什麼痛的感覺, 但是稍微有點震動的感覺. 切出的角膜瓣會用一個吸力環吸住, 像是吸塵器那樣. 吸力太小, 角膜瓣會鬆掉, 掉回來就會產生皺摺, 導致不規則散光. 如果是在雷射中掉下來, 報上登過有失明的例子. 吸力太大也會把角膜吸受傷.

27. 角膜瓣被掀開後, 喔喔, 整個世界只看到灰色, 我覺得失明了. 好可怖!

28. 角膜都被撥掉 160 um 後, 我已經看不到綠光點了, 只看到出現了一片塗鴉出來的紅色色塊.

29. 據悉如果你角膜薄的話, 有些醫生會試著切 120 um or 90 um, 但是相對較危險. 至於角膜基座, 必須有 410 um 才是安全的. 雷射氣化後至少要剩下 250 um.

30. 此時護士猛倒消炎藥與人工淚\液, 這樣才不會因為想眨眼而眼珠亂轉. 不然應該沒有人可以眼睛睜著幾分鐘不閉吧!

31. 醫生要求我注視那片亂七八糟的紅光, 開始雷射囉.

32. 這時雷射會氣化掉我的部份角膜, 形成一個透鏡.

33. 答答答..放電的聲音吧, 我就只聽到這個. 過程大約幾十秒鐘. 我什麼也不敢想, 因為想事情眼珠就會轉, 只好拿出近四十年修為的定力, 專心看那片紅光的幾何中心位置. 因為那紅光的形狀也隨時在改變, 所以我也要很快地計算出新的幾何中心, 這是我努力可及的部份.

34. 護士蠻有人情味的, 在旁邊幫我加油, 說我表現得很好. 其實大家試著把自己弄瞎看看, 就是有那麼恐懼.

35. 護士說用嘴巴呼吸, 以免影響到眼睛. 我當然照著做了. 恐懼也消失了一點.

36. 雷射完畢, 醫生把角膜從外角放回來. 然後拿一個白色的小刷子, 把角膜刷平. 醫生還不賴, 很有耐心, 刷了好久,

[註] 本篇大約寫於 2005 年 1 月, 所以資訊老舊, 請留意.

Lasik 雷射手術記事 – 術前檢查

很多人因為忽略了術前檢查, 不應該手術的人也去手術了. 結果造成一些後遺症. 我研究半天之後, 決定去先去檢查看看. 要是我不適合, 那我也就可以死了這條心. 首先我就去找同事推薦的那一家, 它據說在中興百貨附近, 而且網路上有一篇好評. 不過, 我一時沒找到. 接著我就想去大醫院, 因為網友多數還是推薦大醫院, 或者說早知道去大醫院.

由於我有在馬階被驗錯度數的記錄, 所以我的目標就改為同樣用 217z 的國泰. 至於新竹醫院是用 VISX, 但它是公立醫院, 買儀器不知道大不大方? 不知道它進化到第幾代? 所以就沒考慮. 我找了一天, 就提早下班, 拜託老婆載我去醫院檢查. 因為檢查需要散瞳, 我怕我開不了車回來, 所以這種事一定要拜託老婆囉!

在去國泰醫院的路上, 發現那邊很不好停車, 所以臨時決定去大學眼科檢查. 等我們到了大學眼科, 因為已經八點多了, 大學眼科叫我下次請早. 為了不想白跑一趟, 我們就轉往附近的陳志宏眼科檢查. 老實說陳志宏醫師真的蠻敬業的, 護士幫我做了一小時的各種檢查之後, 陳醫師又用幫我仔細地檢查了視網膜, 他發現我的視網膜邊緣較薄, 有一小塊掉漆 — 掉色素, 所以我會有一點飛蚊症. 至於其他的手術指標都是合格的, 特別是角膜厚度 570~580 um. 天啊! 難道是我臉皮厚? 一般人可是 450~550 um 耶! 也許吧! 畢竟臉皮厚的人都是比較不自覺的! 他的價錢是 3 萬 2.

接著我又在第二個禮拜去大學眼科做第二次術前檢查. 為何隔一週呢? 因為陳醫師的散瞳劑實在太強效了. 害我怕光了一天, 我查到散瞳劑有兩種, 效果強的話, 要一週才會完全失效 (也許我是錯的). 總之, 我去大學又檢查了一次. 大學眼科的檢查項目相對較多, 小姐也很客氣. 不過大學的陳醫師就比另一位陳志宏醫師放水多了, 眼底檢查用的時間約別人的 1/5. 當然他也說我可以做, 因為我角膜特別厚, 可以把度數全部打掉. 他的價錢是 3 萬 3, 做前導波 4 萬 8. 若是指名給總院長林醫師開就各多 1 萬左右.

這個林丕容總院長真的很有名, 我嫂嫂也是給他開好的. 錢和眼睛比起來不算什麼. 不過林醫師也 43 歲了, 萬一做角膜瓣的時候有個閃失…..怎麼辦咧. 老闆又不見得比徒弟厲害. 看看本部門就屬我最肉腳就知道了, 所以相信新人應該也沒錯. 再說去台北也有點麻煩.

OK! 現在我有兩個選擇了. 一邊看來人品比較可靠, 但是沒有前導波儀器, 也不相信前導波會有效的陳志宏醫師 + VISX. 另一邊是看起來商業氣息濃厚, 櫃台小姐說得天花亂墜的的大學眼科 + NIDEK. 到底我還要找第三家嗎? 我看到網路上有人檢查了四家還是五家以求安心. 我也很想這樣, 但是每次被散瞳很難過耶! 考慮良久, 還是聽了老婆的話. 她說: 如果不是這項技術這麼成熟, 怎麼會街頭巷尾的醫生都在做呢? 大學眼科也開了幾個月了. 如果出事, 早就上電視了. 她叫我不要再 survey 了, 就交給醫師吧! 何況 “你運氣一向比別人好.” 呃! 也對啦!

好吧! 我最後就選擇了技術似乎先進的 NIDEK, 即使它沒通過 FDA. 畢竟 NIDEK 是雷射方面的大廠. 幫我開刀的張醫師也有一篇 BBS 說他很親切 (不是門診的陳醫師). 雖然我連他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既然我賭運不凡, 就梭了吧!

[註] 本篇大約寫於 2005 年 1 月, 所以資訊老舊, 請留意.

Lasik 雷射手術記事 – 機台研究

對於手術本身我已經研究得差不多之後, 我就開始研究機台. 現在的手術成功與否. 1/3 在醫師, 1/3 在機台, 1/3 在個人的體質與保養. 所以我必須要研究機台.

1. 目前佔有率高達 59% 的是 VISX 的機台, 它由第一代出到現在第四代. 第一代是大光斑. 雷射以同心圓的方式逐次地打. 它的治療速度飛快, 但是沒有眼球定位功能, 眼睛一轉就會打歪. 另外淚液可能因為堆積在角膜中間的凹槽, 吸收掉雷射的能量, 雷射打不掉角膜, 造成一個中心小島. 這個島會讓原本想做出的凹透鏡中間留下一個凸出物. 此時就算近視做到 0 度, 還是會看不見東西. 第四代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有 3D 眼球定位, 中央小島問題也會被有經驗的醫師直接打掉. 另外就是他的前導波技術有通過 FDA 認證, 理論上可以消除不規則散光.

2. B&L 博士倫 217z. 我本來以為博士倫是賣眼藥水的小公司. 想不到它也有雷射儀器. 它用的技術是飛點雷射, 所以不像 VISX 是打同心圓, 效果似乎也不錯. 新竹的國泰, 馬階都是用這一台.

3. NIDEK. 這台是日本的機器. 它的技術叫隙裂飛點, 類似飛點, 但是光點不是圓形的. 攻擊者說這是為了避專利想出的怪招. 但是也有對手認同它效果不錯, 只是太舊. 我看到廣告說它最能消除炫光的後遺症. 所以我一直蠻喜歡這台的. 後來看到大學眼科有這台, 也決定了我選擇大學眼科. 但是到手術的前一天, 我才發現它的 EC-5000 是有通過 FDA, OPD SCAN ARK-10000 前導波儀器也有通過 FDA. 不過兩者合在一起的 NAVEX 就還沒通過, 我才知道我還是得當白老鼠. 難怪它要用一張 1.44 MB 的磁片把資料手動 COPY 到 EC-5000 (CX?) 去讀.

4. 還有好多種, 不過佔有率低, 所以我就忽略了. 其中有一型有能量過強, 容易引起角膜混濁的缺點.

[註] 本篇大約寫於 2005 年 1 月, 所以資訊老舊, 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