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講人是交大管科 67 級陳介甫學長. 陳學長是上櫃公司宏森光電的董事長兼副總經理, 此外他還有非常多的兼職, 包括: 宏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HI-LIGHT TEK(SAMOA) 董事長、宏茂光電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東莞宏邦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宏丞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信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辰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宏泰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Inferpoint Investment Limited (BVI) 董事、宏宇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宏丞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董事長, 沒寫在宏泰公司網站上的, 還包括他是 BMW 重機台北威德車隊會長, 綠島 TORO 民宿的負責人等等.
學長的頭銜如此之多, 職涯卻不算一帆風順, 甚至可說是從最近十年才開始算起. 學長在大學畢業之後, 服完兵役就進入父親的公司宏泰電工, 一幹就是 25 年, 最後做到副總的位置. 不過電線電纜公司是一個比較無聊的行業, 凡事都得按照規格做. 生產好的產品就放在倉庫等訂單上門. 宏泰雖然不是什麼龍頭企業, 當時的營業額也有二三十億.
原本學長也打算做到五十歲就退休. 不過就在學長即將 50 歲, 大約 2002 年的時候, LCD 這個產業剛好興起. 學長對於這種新科技很感興趣, 希望宏泰可以投資 LCD 業. 但是宏泰的管理階層評估這個行業的年產值大概只有幾百萬、頂多上千萬, 不值得投資.
學長說他一方面看好這個產業的未來性、另一方面又想要證明自己不在宏泰的羽翼底下也能闖出一片天, 所以說服公司讓他自籌資金進入 LCD 業和 SKC 合作. 初期學長把這個行業看得很簡單, 找了自己的姐姐和妹妹, 三人集資一億多台幣, 就成立了宏森光電. 並且找來一些宏泰的離職員工來擔任宏森的幹部. 於是從 2002 年到 2005 年, 學長同時參與兩家公司的營運.
當初 LCD 背光模組有三塊可以做, 分別是冷陰極燈管、導光板、和光學膜片. 學長企圖心很大, 因此三個產品通通都做. 並且很快地 (2004 年) 在大陸蘇州開了子公司宏茂光電. 雖然說背光模組不算是非常高的科技, 但是公司初期的良率非常低. 即使一個好的膜片可賣 3 USD, 但良率是 0% 也沒什麼用. (現在良率已經輕易上 90% 了, 不過價格也只剩 1/10.)

[上圖取材自 LCD Pogo Test]
學長沒有全心照顧公司的結果, 就是導致宏森在 2005 年把錢燒光時, 產品才剛剛出來, 良率又不好. 學長痛定思痛, 只好向宏泰辦理退休, 把宏森減資再增資, 並且把三個產品線砍到剩下光學膜片. 學長一再強調, 經營公司要有核心競爭力 – 不是產品好、價格好、就是佈局好. 學長認為冷陰極燈管和導光板都已經有滿強的競爭者, 所以把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到光學膜片上.
2005 年, 韓國 SKC 投資宏森光電. 我想這大概就是宏森能夠轉型成功的關鍵. 韓國 SKC 原本的專長在卡帶的鍍膜, 錄音帶和錄影帶不流行之後, SKC 就把鍍膜技術用在 LCD 薄膜上. SKC 的本業包括電信業和加油站, 是韓國僅次於三星和 LG 的大公司. 由於 SKC 的出貨量大, 等到宏森的產品獲得認證通過後, 就不愁沒有訂單進來. 此時的宏森左手接到出貨單, 右手就要拿去銀行借錢, 很勉強地慢慢把公司導向正軌.
當時宏森的現金流還是不夠好, 大約 2006 年又要在東莞建廠時, 還找了創投資金介入. 創投進來之後, 就逼著宏森上市, 所幸宏森也果然在 2007 年順利上櫃. 此時的財務應該已經相當健康了. 現在營收有 26 億. 後來發生的重大事件就是東莞建立二廠, 以及宏森被房東趕出來, 他們只好在四個月內完成建廠、遷廠. 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 把整家公司連輕鋼架、玻璃、開關、門把都搬到了新廠, 一點也不浪費.
最後學長分享了他的座右銘, 還滿多條的:
態度決定勝負, 深度決定高度
好還要更好, 好還能更好
快樂不是擁有的比較多, 而是計較的比較少
沒有不知道, 除非你不想知道
當然, 每個功成名就的學長似乎都很會玩. 陳學長還說很會玩的人一定很會工作. 所以他也談了很多他喜歡的重機、潛水、和攝影. 包括在綠島買房變成高級民宿. 最高級民宿主打金字塔頂端客層, 還可以交到這些朋友. 大概花了一個小時講完後, 接著進入 Q&A 的時間. 也由於今天的演講比較短, 所以 Q&A 還特別地多. 在此摘錄最重要的幾則.
Q1. 在宏森錢快燒完的時候, 如何激勵員工?
A1. 台灣大約有 70 位員工, 60% 待七年以上, 也就是跟公司一路走來的. 學長說, 我在公司一定說: “我們要怎麼做?" 不是 “你要怎麼做?" 每次打仗都跑在前面, 所以員工可以相信他.
Q2. 做經理人和負責人有何不同?
A2: 個人理念是: 員工的幸福, 就是老闆最大的成就. 同仁買車買房, 就表示公司照顧到他了. 只要員工買房, 他就送 42“ 電視.
Q3. 如何和韓國人做生意?
A3: 韓國人講究門當戶對, 所以要讓自己看起來有成功的樣子, 營業額導是其次.
Q4: 韓國怎麼起來的?
A4: 韓國除了有政府扶持, 企圖心真的很強, 而且產業鏈的上下遊很合作.
Q5. 高科技和傳統產業有何不同?
A5: 管理方式放諸四海皆準. 但高科技業要快狠準, 早上講下午就要. 很多能力是被客戶要求出來的, 磨練要吞下去才會進步.
Q6. 如何和大陸人做生意?
A6: 大陸人自成一套生態, 想要打入不容易. 像是大陸 LCD 業有 70% 都用本土品牌, 30% 才是 Sony, Samsung. 就算打入大陸的供應鏈, 收款期特長也和台灣習慣不同.
Q7. 怎麼看待 LED 產業?
A7: LCD 會儘量以價格壓住 LED 不讓它起來.
最後讓大家見識一下 “綠島涵碧樓" 的價位. 在此幫學長打打 TORO 民宿的廣告, 以報答他送我們一本明信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