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

本書其實是 “大陸同胞" 董典波, 黃曉林兩位先生所寫的, 由台灣的臉譜出版社出版. 書名的口氣相當大, 但其實誰也知道經濟學不是一口氣可以讀懂的. 我都被老婆虧說你到底用了幾口氣啊!?

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 就是它在解釋 100 個關鍵詞的時候, 儘量用了小故事來開頭. 例子舉得好的話, 介紹起理論當然是事半功倍. 然而, 幫每個觀念編一個, 甚至是引用一個現成的故事都不是那麼容易. 所以少數地方還是會覺得故事歸故事, 和它想解釋的觀念還是有點距離.

全書的架構先分為十一篇, 像是入門篇, 思維篇, 篇名的後面, 還有一句話概括它的範圍 例如:"賽局篇: 創造一個多元的結局"…等等.  基本上一目了然! 不過有些章節比較生硬, 即使補充教材放得很多, 趣味性還是比較低一點. 像是傾銷, 壟斷相關的段落, 看了難免會忘記微笑~~~但大致上這本書如我第一眼看到的, 算是一本比較有趣的入門書.

以賽局篇來說, 大家或許會先想到囚犯的兩難. 但是本書整理的方式別出心裁.  這篇首先從五個海盜分 100 枚金幣的小故事開始 (大家可以去 Google 這個 keyword, 有很多篇), 說明賽局理論 (game theory).

然後分別用黔驢技窮的故事說明 “不完全資訊賽局", 用賣二手車的例子說明資訊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用單車失竊險介紹道德風險 (moral hazard), 再用英國圈地政策介紹哈定悲劇 (tragedy of Commons), 這才講到智豬賽局 (大豬小豬合作) 和納許均衡 ( 不合作的賽局).

後面再用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來介紹 “正和賽局", 和楊朱的 “一毛不拔" 說明 “帕雷托最優" (Pareto efficiency), 最後用囚犯的兩難 (prisoner’s dilema) 介紹弱雞賽局 (chicken game) 做結尾. 這裡面的故事古今中外都有, 作者也算是儘量讓這些名詞大眾化了.

當然, 從解釋名詞入手是了解經濟學的一個方法, 從數學去了解是另外一個. 過幾天我比較有空的時候, 再來介紹第三種經濟學入門. 他是由學院派教授以非正規論點, 所寫的 “爆柑經濟學" – 呃, 是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這裡面引人入勝的故事更多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