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落水頭的小常識

浴室如果有乾濕分離, 基本上更容易發臭. 這點我今天才知道.

浴室的落水頭, 也就是俗稱的排水孔, 其實要適當地澆水, 讓裡面保持水分, 這樣排水管的臭氣就不會蔓延上來. 甚至於小昆蟲也才不容易順著水道爬進家裡.

它的原理很簡單, 看一張廣告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防臭的落水頭, 就不用澆水. 但是水封式的落水頭, 就儘量不要讓它乾掉. 即使是乾濕分離, 還是要三不五時澆點水, 就當作是澆花吧!

為何吳剛不刨桂?

"酉陽雜"有個古老傳說, 說吳剛被罰在月宮砍桂樹, 每砍一斧, 桂樹又自癒, 所以吳剛至今仍然在砍桂樹. 偶而他可能會和西西弗斯(Sisyphus) MSN 交換心得, 不過兩人都還沒有找到比較好的解法?

按理說, 吳剛應該把桂樹旁邊的土都挖光,  桂樹枝上蓋帆布, 樹根下灑石灰, 想辦法讓桂樹枯死. 西西弗斯應該把山剷平, 這樣石頭就不會滾下來了. 不過兩人始終都困在同樣的事情上, 所以儘管工作相當努力認真, 但是成效卻是一點都沒有.

我看到我們的工程師如果太認真, 就會變成吳剛或是西西弗斯. 因為扛了太多事情, 所以沒辦法做更有產值的事. 不過他們並不是自己想要埋頭苦幹, 而是老闆或是客戶指定要做的事實在太多了, 做到病了累了都做不完, 就沒辦法抬望眼, 只能仰天長嘯, 空悲切 (而且是閉著眼睛~~~). 因此, 下屬適度反應自己的工作內容與份量給老闆, 老闆隨時關注下屬的工作量, 應該是職場的美德. 唯有如此, 才不會讓認真的人都累倒, 而不認真的人都爽翻. 

卸下了產值不高的工作, 員工才能冷靜思考如何提高產值. 但這點其實也非常不容易. 因為當主管希望下屬思考如何提高工作的產值, 他們很容易就會想到天上去. 境界忽然從臨時工提升到董事長的階層. 當下屬所想的都是革命性的改變, 對現實並沒有幫助, 倒是可以生出很多不滿. <尚書> 說:"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能夠恰如其分地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 其實是一種修煉. 並不是說每個人都以 CEO 或是總經理的規格自許, 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

想想吳剛, 想想自己, 兩端之間都是 "中", 但是哪一個 "中" 才是真中, 而不是各表的 "中"? 這真是個有趣的問題, 我也要扣其兩端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