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的
長弧度加短弧度,
我的圓內角
— Cash 女兒心中的俳句
只要大人沒看到, 小孩就開始摸魚.
一張草稿紙, 數學寫寫, 圖兒畫畫.
畫圖是她的長處, 理化是她的短處.
大人和自己的話各聽一半,
大概是我女兒的心聲吧!
家長只能看到圓外角,
小孩的長處是念書也好, 畫圖也好,
強項只要遠遠超過弱項,
差距夠大, 我們也就安心了.
[note] 圆內 (外)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弧的度数和 (差)的一半.
長弧度加短弧度,
我的圓內角
— Cash 女兒心中的俳句
只要大人沒看到, 小孩就開始摸魚.
一張草稿紙, 數學寫寫, 圖兒畫畫.
畫圖是她的長處, 理化是她的短處.
大人和自己的話各聽一半,
大概是我女兒的心聲吧!
家長只能看到圓外角,
小孩的長處是念書也好, 畫圖也好,
強項只要遠遠超過弱項,
差距夠大, 我們也就安心了.
[note] 圆內 (外)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弧的度数和 (差)的一半.
接投影機
我記得在某人的網頁上看過這個小技巧, 但是我已經找不到源頭了, 只好自己描述一遍.
如果在 MBP 開機之後, 才把投影機的 VGA 轉換頭接上去的話, 投影機就抓不到 MBP 的訊號. 我有懷疑過 Space 是否該取消? Parallel 是否應該關掉?不過其實與他們都無關.
我重開在 WIndows 就好了, 接著再 reboot 到 MBP 也是好的. 但是只要把 VGA 轉街頭拔掉, 第二次再插上去, MBP 就不認得投影機了.
我記得網路上的 TIP 是說, 先接 MiniDisplay 這頭或是 VGA 那頭會有差別, 但是我一時試不出來, 只確定重開機是沒問題的.
手機上網
我試過用 USB 連手機, 然後手機開 "網際網路共享", 結果不能用.
不過如果改成 Bluetooth PAN 網路共享, 就可以用手機上網了. USB 線還是可以連著, 但是只有充電 / 傳輸網路 / 瀏覽檔案的功能. 無論 3.5G 還是 3.75G 的網路都被 Bluetooth 的頻寬限制住了, 相當可惜.
FTP 工具
為了下載測試用的 test pattern, 我本來是用 MBP 內建的終端機, 不過終端機下面的 FTP 實在太陽春了, 又不能記住密碼. 上網 Google 一下, 發現卡車 (transmit) 的評價頗高, 所以就買了一套. 售價 34 USD, 不算很貴 (和 Adobe Pro 相比的話, 應該算是便宜), 基本上它物有所值, 可以推薦給大家.
iLive'11
因為我買 MBP 的不久之後, iLive'11 就上市了. 所以我可以用 300 NTD 的升級價去買 2011 版. 裝起來之後, iPhoto 新舊版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而且還強制要升級 OS. 比較好玩的應該是 iMove 進步了. 至少一眼看去有點不同.
不過玩剪接需要時間, 我還沒空玩 iMove, 導致這 300 NTD 的成本還沒有回收. 不過這個升級優惠也是有期限的, 這次不升級, 下次就必須買一個完整的 iLive'11 了.
Ogg 的 Vorbis 也是一種相當普遍的音訊編解碼技術, 不過近來我也遇到了它的版本問題. 中文幾乎沒有資料可以看 , 勉強找到一些日文的. 整理如下:[註]
Name | Tag ID | FOURCC | Feature |
Ogg mode 1 | 674F | vor1 |
1. 唯一能完整放在 WAVE file 裡面的格式. 2. Header 約 4~6KB, 長度不固定. 3. 不能 seek 或 trick play, 必須先找到 header. |
Ogg mode 1+ | 676f | vo1+ |
[note] 太大的 header 對於 PC game 不太方便. PC game 適合小型又多樣的 file. CBR |
Ogg Mode 2 | 6750 | vor2 | 把 Ogg 的檔頭另外用一個 stream 來傳. |
Ogg Mode 2+ | 6770 | vo2+ | CBR |
Ogg Mode 3 | 6751 | vor3 |
Mode 3 是一個沒有頭的方案. 也就是不再傳送 code book 這些東西. 當然如果 decoder 端的 code book 和 encoder 端不對稱, 就會出問題. |
Ogg Mode 3+ | 6771 | vo3+ | CBR |
Extensible wave format |
FFFE | vrbs |
放在 wave 檔的 Vorbis |
[註]
可能是因為老中只關心現實問題: 我下的那部片子沒聲音要去哪裡抓 patch?因此沒有甚麼人關心格式的意義.
所幸經過泡泡小姐的指正, 我修正了最後的 tag 錯誤. 這個錯誤是來自下面的 link. 但正確的 link 因為倒站的關係, 暫時遺失了. 1+,2+,3+ 分別是 3 個 format 的 CBR.
經過幾番風雨, 最後終於決定用 Outlook 2011 for Mac 來收信. 所以首要工作就是把 ThunderBird 的信匯出來!
不過, 固執的 ThunderBird 完全沒有 export 的選項, 算是鐵公雞的口袋, 有進無出啊!
看了一下網站, 方法大致有兩種: 一個是在 ThunderBird 加外掛, 讓它可以 export. 試了一下, 在 MBP 好像不 work, 可能是 PC 版的.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在 Thunder 裡面多開一個網路信箱的帳號, 然後把全部的信搬進去, 再到 Outlook (或其他 mail) 裡面, 同樣建這個網路信箱, 然後把信全部搬到 local. 後者是個比較漂亮的作法.
但我有一個額外的發現. 如果我把信件從 Thunderbird 的本機信箱 (或是 On My Computer, On My Mac), 移到 inbox 底下的信箱帳號, Outlook 就會自動把這些信裝進來, 根本不需要多開一個網路信箱的帳號, 直接移過去就行了.
當然, Outlook 不會自己知道 Thunder 的信箱路徑在哪裡?我是先告訴了唯一可以 import ThunderBird 的 Mac Mail, 再叫 Outlook import Mail. 當 import 的動作做完, Mac Mail 就不需要參與了. Outlook 會直接關注 ThunderBird 目錄的變化, 這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由於 Outlook 真的不能直接 import ThunderBird, Mac Mail 算是不可或缺的…媒婆吧!
話說保加利亞和台灣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不過他們在西元十世紀發明的文字的確干擾到我了, 那就是 Cyrillic alphabet (西里爾字母). 它在東歐和亞洲是一種主要的字母符號, 特別是在斯拉夫民族和受到俄國影響的地區, 所以我們只好在產品中支援它. 其實它也是歐洲的第三種官方字母, 僅次於希臘文和拉丁文.
早期的西里爾字母沒有大小寫的分別
後來因為斯拉夫民族的擴展, 語言文字都產生了些許變化. 因為語言本身是有生命力的, 所以文字也在幾千年中有了增減. 像是他們表現數字的方式,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些國家的人數學一定不好…
下面這些國家都使用西里爾字母, 並不是只有俄文.
Slavic languages | Bulgarian, Belarusian, Bosnian, Macedonian, Montenegrin,
Russian, Rusyn, Serbian, Ukrainian |
Non-Slavic languages | Abkhaz, Bashkir, Kazakh, Komi, Kyrgyz, Mari, Moldovan,
Mongolian, Mordvin, Ossetic, Tajik, Tatar, Tuvan, Udmurt. |
近代為了配合電腦化, 某些字體又稍稍改變了形狀, 以後有空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