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為自己爭氣»

這本薄薄的書是以第一人稱介紹群聯電子創業成功的故事. 雖然站在書店也可以讀完, 但是它的版稅可是一半捐給交大, 一半捐給家扶中心. 所以我還是買了回來快快看.

群聯的人原來出自慧榮. 就像很多科學園區傳奇一樣, 不看好而被踢出來的團隊, 有時反而經營得比原來的母公司還要成功. 群聯現在是亞太最大的一家 Flash memory 公司. 但它的營業額應該包括了 IC 晶片與 FLASH 成品 – 隨身碟, 讀卡機之類的, 並不是純粹的 IC design house.

群聯的故事中, 最主要的事件有下面幾件:

1997 年, 慧亞成立, 後來經併購變成慧榮.

2000 年, 群聯的團隊被踢出慧亞, 員工集資 3000 萬成立公司. 新公司的名字是群聯, 但英文名子沿用慧榮子公司時代的慧陞 (Phison), 雖然可以解釋成 five person, 但是沒把慧亞時代的淵源斬乾淨是個敗筆.

2001 年, 群聯找到東芝入股. 靠著這個保護傘嚇退不少來騷擾的對手. 至於東芝為什麼要投資群聯呢? 因為群聯有 FLASH controller 的技術. 便宜的 controller 可以使得 FLASH 的應用更加普及.

2002 年, 慧榮控告群聯侵權, 並申請假扣押. 當時如果不是東芝及時跑出來加碼認股, 群聯就沒有錢可以發薪水了.

在這場官司之前, 東芝只持股 8%, 總共只值一兩千萬新台幣. 當群聯被告之後, 東芝相信了潘建成校友的說法, 認定群聯的技術是自有的, 反而加碼投資到 19%. 

2003 年  NAND Flash 大賣. 因為上游供不應求, 群聯慘遭三星斷貨. 群聯接了單但是沒有 Flash, 只好向東芝求援. 東芝情義相挺, 出了 200K 給群聯, 群聯有貨可出, 才逃過一劫, 並且大賺.

慧榮與群聯的官司和解 (2006 年) 之後, 群聯發展開始邁入順境.

2007 年, Flash 開始崩盤. 東芝生產過剩, 希望群聯可以吃下價值數千萬美金的 Flash. 群聯為了報答東芝, 硬是做了這個虧本生意. 群聯本來並無負債, 忽然因此變得周轉不靈. 當群聯去銀行借錢, 一開口要借 20 億, 銀行反倒想雨天收傘. 潘建成校友只好讓 sales 儘快把庫存賠本賣光, 換取現金.

這個舉動當時只是為了保命, 想不到 2008 年緊接著發生金融海嘯. 這些存貨變成賣在相對高點, 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在金融海嘯階段, 群聯同樣是人心惶惶, 大家都擔心公司會倒閉. 潘建成校友此時做了一個重要的動作, 就是對大家精神喊話, 要求大家要有二次創業的精神. 無論如何, 金融海嘯的狀況再糟也不會像創業時期那樣糟. 至少有人有錢有產品有通路, 當初大家什麼都沒有還不是挺過來了? 也對吧!

二次創業的這個說法看來達到了激勵人心的作用, 使得群聯的向心力更加穩定. 事實上, 公司就算什麼都不說不做, 也未必見得會倒閉. 幾乎所有的公司經歷金融海嘯之後都活了過來, 所以只差在領導人的表演功力好不好而已. 如果公司遇到金融海嘯就亂了手腳, 員工看在眼裡感受自然不好. 如果演得精彩, 員工就會更有向心力.

書中 (p 175) 另外也提到領導人的想法決定團隊成敗. 所謂的想法包括:

1. 以身作則. 老闆不能早下班.

2. 口徑一致. 公司的方向不能有多頭馬車, 決定好就別改來改去.

3. 把公司的目標解釋給員工聽, 不單單給出命令.

4. 描繪遠景. 遠景和士氣有關係, 有時候還是要畫大餅.

最後還有兩點值得提的:

1. 老闆, 主管, 員工都不應該追求享樂, 派頭, 無風險的作為. 否則公司會變得墮落.

2. 很多人說潘建成校友運氣好. 從書中看來, 除了他的脾氣比較火爆一點之外, 其他方面有很多優點. 所以說, 一般缺點更多的人若是成功了, 也會有更多說閒話的人吧!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