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EZ FLASH 2 使用記

說到會從 BIOS 裡面去更新 BIOS, 八成是重灌, 這都是很不得已的傷心事了, 更何況一直試不成功, 簡直就是悶斃了~~~

雖然廣告說得很簡單, 隨便找一個 USB 裝上新的 BIOS, 然後在開機前插上去. 然後在 BIOS 裡面選 tool, ASUS EZ FLASH 2, 找到檔案, 安裝, OK! 但是哪有那麼簡單啊!!!

Asus Forum 裡面有一篇精彩好文, 描述一個順利的 BIOS 升級過程. http://vip.asus.com/forum/view.aspx?id=20070215223109668&board_id=1&model=P5B+Deluxe%2FWiFi-AP&SLanguage=en-us&page=1.

現在我來補充困難的地方.

首先是: 我們需要一隻大拇哥的 USB, 光碟機可以嗎? 我燒了一片只有升級檔 XXX.BIN 的光碟, 但是完全讀不到!! 和文章中所說得並不相同. 一片主機板支援了快 10 個 USB, 隨便插哪一個都一樣嗎? 呃,…似乎不是很一樣. 但我也不確定. 總之我在面板前面也插過, 機殼背後也插過. 最後一次是插到後面, 它的 ID 比較小.

如果插的位置感應得到, 那麼進入 EZ FLASH 2 就會多看到一個磁碟機的選項. 如果一個 device 都沒有增加, 那麼那個位置可能不太對.

此外, 插上 USB 大拇哥之後, 因為現在隨便也有 1~2 G, 主機板是透過 mass storage 來認識 device, 那麼到底它是用哪一個 device 來讀 USB 呢? 我試過 USB 硬碟外接盒是不行的 (mass storage 設成 HDD). SD, CF 卡也在開機的時候被視為一個 USB device, 因為讀卡機是透過 USB 連上來的. 不過 SD 卡我一直沒有試成功 (mass storage 設成 HDD). 大家若要嘗試, 可以把優先度降低一些.

我用的是一隻 mini SD 穿 SD 內衣, 又穿 USB 外套的偽大拇哥, 大小 2GB. 在 load BIOS default 那次之後,  進入 ADVANCE –> USB 選項裡的 mass storage 設定, 這時候會看到 SD 卡, CF 卡, 和我這隻大拇哥都名列其中, mass storage 的 type 是 auto. 而 Auto 是不行的.

首先我想用大拇哥偽裝軟碟機, 所以把它的 mass storage type 選成 floppy. 果然, 進入 EZ FLASH 2 就多出一個 B 槽.不過這個 B 軟碟機可能太大台了, 進入 load directory 花了無限長的時間, 我實在看不下去了, 只好重開.

接著我在下一開機中, 進 BIOS 把正牌的軟碟機 A disable 掉, 但是也沒有幫助. 企圖讀 B 槽還是進入無限迴圈. 我想說是否檔案太多了, 還做過重新 format 成 FAT32 的動作 (原來是 FAT, 照說也是可以), 只留下 XXX.BIN. 結果似乎也沒有幫助.最後再一次把 mass storage type 設成 FDD, 終於可以讀到新的 BIOS 了!!!

因此, 這次的嘗試, 有下面綜合起來的條件:

1. USB 大拇哥, FAT32, 檔案只有一個.

2. Mass storage 設成 FDD, 被認為是 B 槽.

3. 換過 USB 的插槽, 最後落腳在 ID 小的地方.

就這樣花了 3 小時, 所以一定要寫下來. 它是可以用的, 但是沒那麼簡單.

 

Vista PC 使用 Bluetooth 連上網路

Vista PC 使用 Bluetooth 連上網路

cash | 11 六月, 2008 19:15

因為每次想要用 CHT9100 PC modem, 可是老是要設定一些東西, 步驟好像也很麻煩.

不過即使不能做甚麼簡化, 也不會希望忘記最慢的那種做法, 還是記錄下來得好.

假設是在 Vista 的環境底下, 大概會有下面的步驟:

1. 在控制台選擇網路和共用中心“.

2. 在左邊選擇設定連線或網路“.

3. 這時候會出來一個標題叫做選擇連線選項" 的視窗, 在這裡面找一個選項連線到 Bluetooth 個人區域網路 (PAN)".

4. 按下一步, 然後會出另一個視窗. 這時候會看到外部的網路 source, 例如出現一個手機.

5. 按下右下角的連線“, 這樣就 OK .

 

PC 電源供應器更新記

最近一天的早上, 忽然發現我的 server 不能開機了. 更早幾天才想到要把 Blog 備份, 還沒真正動手, PC 果然就先陣亡了. 真是符合莫非定律!

首先, 當然要觀察現象. 他的病症是: 電源供應器供電, 風扇轉, 然後就自動 shut down, 接著又重新供電, 周而復始. 感覺像是氣喘.

電源供應器既然有電, 主機板也吃到電了, 風扇才會轉. 那麼應該是 CPU 的問題吧!? 我這樣懷疑著. 又因為螢幕畫面一點點東西也沒有, 也可能是 BIOS 掛了. 經過辛苦地 clear CMOS 之後 (手伸不進去), 問題依然存在著, 把周邊一一拔掉, 狀況還是依舊. 算了! 認命送修吧!

雖然網路上盛傳順發的售後服務不佳, 有問題不如送原廠. 不過老實說, 我一向記得新竹順發的維修站服務態度還算不錯. 即使我的保固期不幸運地剛過了 2 個月, 我還是把主機板連 CPU 拆下來, 搬回了順發.  

雖然說我也是死馬當作活馬醫, 但是這次我也同樣碰到好人了. 經過電源的測試, 主機板, CPU, memory 都是好的. 而且我也學到了用螺絲起子短路 power on 的簡易測試招數. 至此我已經大致猜到是電源供應器的問題了.

趁著到大潤發買菜的空檔, 我翻了一本檢修電腦的書. 書上果然也指出, 開不了機, 完全無畫面時, 出問題的機率是: 電源供應器 >> CPU/主機板. Q 的我, 不禁有點樂! 因為電源供應器比起主機板或 CPU 可是便宜多了.

抱著花 1000 塊打發 power 問題的心情, 我又去了一趟順發. 走到 power 區還真是嚇了我一跳! 蝦毀 (台語)! 4000 多大洋! 這年頭真是變了! 仔細一看, 原來是某牌 500W power, 放在最接近我的一端, 但是耐心地往裡面走, 很快就出現了熟悉的三位數價格的 power. 原來連 power 也走 M 型化啊!

本來我想買台達電的 power, 因為他的形象似乎很不錯! 價錢也很實在. 不過該公司的 power 實在包裝地太不友善了. 從外盒根本看不出支援多少個 12V? 多少個 ATA/SATA 接頭? 因此就改買了一個圖畫得最多的牌子, 8 2 ATA 都畫出來了, 至少我不會買錯, 以至於有幾顆硬碟沒電可用.

在此奉勸各電源供應器廠商, 請把產品做勇壯一點! 不要保固期剛過就氣喘了. 另外包裝盒也別馬虎, 講清楚, 畫明白, 顧客會比較放心一點! 生意自然就比較好了!!

 

Home Plug 使用經驗談

Home Plug 是使用電力線傳送網路訊號的一種規格, 現在已經發展到 200Mbps 的程度. 至於我們家為什麼會用這個東西呢? 這就說來話長了. 我還是簡短地說明它的好處與設定方式好了. 它比 wireless LAN 好的地方, 就是可以把網路由 4F 輕鬆傳送到 1F.

如果要 WLAN 來做這件事, 我那支 6 dBi 的 全向天線都還做不到, 訊號到 2F 就奄奄一息了. 如果買一支超大天線 或許可以達成目標, 不過我怕電磁波. 另一個做法是用 repeater. 不過在只接一個 repeater 的前提下, 我必須把 repeater 放在 2F 與 3F 的樓梯口, 我想除了我懶得去鑽牆施工, 老婆也會強烈抗議我毀壞家容吧! 在以上兩種做法都不可行的情況下, 那當然只剩 HomePNA (走電話線) 與 Home Plug (走電力線)了. 前者已經 看不到新產品了, 但後者在順發的角落裡還有幾隻. 興匆匆地抱了一對 Home Plug 回家, 接著就開始安裝.

我買的是 Gigaway 的產品, 只有 14Mbps, 而傳說中的 200Mbps 或是茂發牌 (STT) 產品, 我一時也買不到. 首先把一隻 Home Plug 插進延長線再接延長線的插座, 另一端接上我 4F 的 router 的 switch LAN 孔. 然後把我的 Notebook 接第二隻 Home Plug, 再接到另一個插座上的延長線的插孔, 把 LAN 的 IP 設成 DHCP…. 嗯, 立刻看到一個 10Mbps 的網路已經通了, 收發 mail 都正常. 好像很簡單是吧….呃…問題在後面.

我的目標是要在 2F 把 Home Plug 再接到另一個 AP router 上, 這樣我就可以在全家每個角落上網了. 嗯… 這有什麼用咧? 唯一的用處就是可以在餐廳邊吃東西邊上網, 其實也沒什麼大用, 瘋技術而已. Anyway, 我開始把第二隻 AP 設成 WAN 等於 dynamic IP, 我猜想這樣就可以跟第一隻 AP 隨便要到一個 IP. 那麼內網要怎麼設呢? 最近大家都在 bring up 小黑. 內網都是設成 192.168.1.x. 不過我的第一隻 AP 都已經 是 192.168.1.x 了, 那內網的內網要怎麼設呢? 果然學藝不精就注定要吃虧.

搞了一個晚上加一個早上, 終於把網路設對了. 最後一次犯錯是我把第二隻 AP 的 LAN AP 設成 192.168.2.1, mask 設成 255.255.0.0. 不過這樣是不行的, mask 要設成 255.255.255.0 才可以. 當然它的 DHCP 範圍也要是 192.168.2.x. 正確答案很直覺對吧! 不過我可是試了很多排列組合, 每一種也都蠻 有道理的, 只是不會 work. 為什麼講這些呢? 因為產品說明書都沒有講到這裡. 他們只希望第二隻 Home Plug 直接連 PC or Notebook, 並沒 強調如何設定 AP-Home Plug-Home Plug-AP 的解法. 花了我好幾個小時改來改去, 當然我要把它記下來, 讓未來的 使用者可以節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