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音訊格式都是藍牙所使用的. SBC = sub band CODEC [1], 關於何謂 sub-band, 從頻域來看, 聲音從低頻道高頻都有, 因此可以分成一個個的區段, 這就是 band. 好比手機訊號有 900M, 1800M 這樣.
但人耳對於不同頻段的感知能力不同, 說話的高低音 (300~3KHz) 我們比較容易分辨, 但是對於 16KHz, 20KHz, …這種高音, 聽起來都是很尖而已, 甚至木耳一點就聽不到. 所以我們可分而治之, 在不同的頻段給予不同程度的壓縮. 這就是 SBC.
對於藍牙系統來說, 支援 A2DP (Adve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 就要多處理 audio 的壓縮、解壓縮. 如果硬體不夠力, 這樣的小工作也是一個負擔. 在 SBC 的規範當中, 最高可以支援 48KHz 採樣, 單聲道 198 Kbps, 雙聲道 345 kbps. 即使計算量不算太高, 這 bit rate 卻也不低.
至於 aptX [3], 原本叫做 apt-X, 被 CSR 買了之後改為 aptX. Qualcomm 在 2015 年完成對 CSR 的併購, 所以 aptX 算是 Qualcomm 的私有規格. aptX 雖然複雜度比較高, 但仍然是一種 sub band CODEC. 它的好處在於採樣率下降到 44.1 KHz, 所以單聲道最多 176 Kbps, 但雙聲道可以 352 Kbps.
相形之下, aptX 有何種誘因讓大家採用呢? 主要是它的 encode / decode 速度較快. 在 CSR 的官網, 他們大喇喇地宣稱用了其他 audio CODEC 會導致 AV 不 sync [4]. 不過這個說法並不公正. 只不過是因為 audio 到了藍牙裝置後, 被系統視為 HW 輸出, 所以愈接近 real time 的 software audio CODEC 就不會和 video free run. 把它當作一種廣告詞就好了.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