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一流的人,在工作中想睡覺會怎麼辦?»

看到書名, 大家可能會想 “這什麼東西啊? " 不過這問題確實很吸引我, 翻了翻之後, 發現是一本心理學的書, 書上有 36 個問題, 每題有三個選項, 像心理測驗一樣. 於是把它加進我的買書籃.

本書的作者佐佐木正悟 [1] 是一位心理學博士, 也寫過許多管理方面的書. 這本書主要也是為職場上的人所寫的.  比方說封面的這個問題, 你的答案是 (1) 嚼 100 円的口香糖、(2) 喝 400 円的咖啡、還是 (3) 喝 1000 円的能量飲料?

或曰, 我就直接睡了啊. 但這可不是同事和老闆想看到的答案. 雖然想睡可能就是因為睡眠不足, 但如果不是花錢去買休假回家睡覺 (按照新勞基法: 休假要換成現金發給員工), 對其他人並不公平. 為了打起精神騙錢, 至少為了ˊ催眠自己盡力了, 作者認為要買 1000 円的能量飲料才對! (根據 Dan Ariely 安慰劑實驗)

好事者可能會說, 那我買 10,000 円的大補帖豈不是更好? 那也不對, 首先, 花 3,000 NTD 買藥, 還不如真的回家睡覺來得划算. 其次, 第 17 題也問了, 想要更激發出部屬對於工作的幹勁, 其報酬是多少? (1) 10 萬元, (2) 1 萬元, (3) 1000 元. 這邊的幣別好像已經是台幣了, 答案是中等數字的 1 萬元. 如果報酬是筆大錢, 人會產生警張感, 有時反而會有表現失常的反效果. (Robert Yerkes & J.D. Dodson 實驗於白老鼠, Dan Ariely 實驗於人類).

如果是無償拜託別人做事的時候, 應該 (1) 簡單的事直接拜託, 困難的工作才仔細說明理由; (2) 無論簡單或是困難, 總之先下命令; (3) 不管簡單還是困難, 都會仔細說明理由. 書上竟然還有這樣的統計數字. 以下是影印的時候, 想插隊的拜託說詞與成功率.

說詞 (關鍵字用紅色或藍色) 成功率
不好意思, 因為我有點, 只有五張而已, 能不能讓我先印? 94%
不好意思, 能不能讓我印五張呢? 60%
不好意思, 因為我現在必須要印東西, 能不能先讓我印五張呢? 93%
不好意思, 因為我有點, 只有二十張而已, 能不能讓我先印? 42%
不好意思, 能不能讓我印二十張呢? 24%
不好意思, 因為我現在必須要印東西, 能不能先讓我印二十張呢? 24%

張數少的時候,  說明理由通常通能過關. 張數多的時候, 即使有理由也不太容易拜託. 這告訴我們無論事情簡單與否, 都要拜託, 42% 總比 24% 機率高多了.

拜託別人是這樣, 那拜託自己呢? 如果自己想要達成某個目標, 像是學技術、戒酒、訂定計畫、…書中都有對應的小問題, 以及心理學的背景說明.  簡單地說, 人類對於未來的想像過度樂觀, 容易造成拖延; 對於自己的貢獻度過於高估, 容易自認懷才不遇; 容易混跡在團體, 產生社會惰化 (social loafing, Bibb Latane 的實驗) 等等. 雖然人性看似頗糟糕, 但另一面, 人又很容易被逗樂、被誘惑、也會不計代價的幫助他人、或是去完成更困難的事 (基於同樣的報酬, 先有老鼠、鴿子動物實驗, 後來 Dan Ariely 對人實驗).

因此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方法來激勵自己, 像是放一面鏡子或是偶像海報讓自己感覺到被 更高的某人注視, 把工作計畫排滿, 提醒自己沒有時間可以浪費…這些簡單的技能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這本輕薄簡單的小書, 其實滿不錯的. 可以再讀一遍, 把其中的生活對策技術. 對了, 重覆也是書上提到的技巧. 

[Note] 本書有個小錯誤, p.148 “是要像羅賓漢一樣一人獨自生活在無人島…", 應該是魯賓遜吧.

[REF] 佐々木 正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