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出差見聞之三

因為原本的問題處理得差不多了, 客戶也將在第四天拜訪完; 所以同事提議早點回台灣.

早上先拜訪第一家客戶, 因為他們在工業區, 所以就直接在客戶公司用餐. 它是自助式的, 其中只有一道豬肉泡菜有點肉, 其他都是素的. 我看到有個員工就夾了像小山一樣高的豬肉泡菜 (右上方那格). 在這四天中, 這餐吃得最健康.

下午又跑了兩家公司, 一晃眼到了晚上快七點鐘. 然後又開了 40 多分鐘的車去請客戶吃飯. 話說我們剛剛不是才跟客戶開會嗎? 怎麼不就近在旁邊吃一吃? 答案揭曉, 原來他們刻意安排把餐廳訂在客戶老闆家的附近, 讓他五分鐘可以到家.

晚上又吃回烤豬肉, 但是光看盤子和服務生的裝備, 就知道這家是高檔的.

烤出來的豬也瘦多了.

烤完豬之後, 又上個烤飯.

我發現韓國人吃這個烤飯, 可以用海苔去包. 也可以用湯匙挖來吃. 不過他們沒有公筷母匙的觀念, 所以我偷瞄到有些韓國人會迅速挖一些到自己的盤子裡, 然後就不再從大盤子取用了. 但也有人是老神在在, 照樣把公器當作自己碗一樣吃法. 沾醬 (삼장 = samjang) 也是預設幾個人共用. 至於不想跟別人共用的, 就會跟老闆再多要一份沾醬.

韓國人這種共食的習慣, 據說當初對 Covid-19 的傳播有助長的效果. 現在算是更有效地達成了群體免疫吧! 路上有 95% 的人戴口罩, 比例跟台灣差不多.

第五天回家日也是很早起, 仔細看了機場的裝置藝術, 覺得還滿有質感的.

雖然在韓國都是十幾度的氣溫, 但是穿件襯衫加件輕羽絨就不冷了. 回憶出發前台灣還比較冷. 但踏出桃園機場發現台灣現在可真是熱!

韓國出差見聞之二

前一天趕飛機是凌晨三點起床, 第二天因為要提早出發去另外一個地方, 所以也是相當早起. 太陽公公臉色還泛點黃. Road Show 跑完上午行程, 就去吃牛骨的這個火鍋和生牛肉拌飯 (飯要後來才加).

生牛肉應該有醃過, 吃起來甜甜的. 大部分的台灣同事都選擇用火鍋燙熟它!

吃完飯跑下一家, 然後再等下午第二家之前, 在咖啡廳被請喝了這個草莓牛奶.

這家客戶很熱情請我們參觀他們的機房和中控室. 他們看起來非常壯觀, 但這裡不適合洩漏客戶機密, 所以我叫 Dall E2 幫我畫. 雖然很不像, 但氣勢有畫出來. 右下圖是進入這類大公司必經的"浪漫速成班"補習大樓.

晚上又和客戶吃飯. 這餐吃到一些特別的東西. 像是蜂蛹、鳥蛤(cockle = 새조개 = saejogae). 前者我本來以為是蠶蛹, 仔細看圖片, 蠶蛹有點翅膀的痕跡, 但蜂蛹沒有[1]. 它吃起來一開始沒味道, 尾勁有點酒精味. 後者的鳥蛤火鍋每份 45,000 韓元, 相當貴.

下圖最後一張是海鞘 (Sea Pickle = 멍게 = meong-ge), 我在很多家餐廳的魚箱裡都有看到, 更在法環打死過很多隻,但是無緣吃到. 只能等下次有空旅行時, 再吃吃看這 “海鳳梨" 是什麼味道?

總之,這天陪客戶到很晚。接著進入第三天行程。早餐吃旅館的,沒有什麼稀奇的。不過發現有個煮麵的攤位. 韓國人自助選好配料後, 按個鈴就把碗放著. 等廚師自己過來. 我們傻傻地沒看到人就走開了. 所以在旅館住了四天也沒吃到這一味. 另外要說有甚麼特別的, 那就是韓國不缺蛋, 想吃多少有多少!

第三天再回去看 bug 解決的狀況. 看起來問題差不多都收斂了, 就去吃午餐. 這餐吃韓式牛肋骨湯 (갈비탕 = galbitang). 同事把它發音為該逼湯, 聽起來怪怪的很像 “該邊". 但真的是單純的好味道! 吃法是自己用剪刀把牛肋骨的肉剪下來配飯. 這家的店員也會說中文.

接著繼續拜訪客戶, demo 時發現代理商把我們的一台液晶電視撞壞了. 本來要 side by side 比較, 結果只好跟客戶借一台電視, 同時請代理商直接去賣場買一台送到下一站. 因為來不及把環境參數調成一樣, 過程有點小緊張.

晚餐終於沒有跟客戶一起吃了. 所以我們改吃烤牛肉. 吃完牛肉又去吃炸雞! 炸雞據說競爭激烈, 所以各有獨門秘方. 這家原味的口感酥脆不柴也不油. 甜味的好吃但吃多有點膩, 會想吃回原味的. 總之, 烤肉已經吃得相當飽. 炸雞點兩份太多了, 幸好韓國同事願意打包回家.

[REF]

  1. http://www.kumifeng.com/fengyong/2880.html

韓國出差見聞之一

2023/3/6 在疫情過後第一次出國, 搭紅眼班機從桃園機場到韓國仁川機場. 仁川機場有巴士 6017 號可以坐到旅館, 價錢是 17,000 韓元. 放下行李之後, 開始找午餐吃, 雖然出發前已經在家裡和機場貴賓室吃了點東西, 但落地之後加上一小時時差, 又到了午餐時間. 隨便吃一點也可以調整腸胃時差. 於是找了一家吃馬鈴薯排骨湯, 店員會說中文, 感覺跟小瀋陽一個口音.

下午 review bug, 晚餐跟廠商吃烤豬肉. 第一次知道烤豬店只烤豬, 烤牛店只烤牛.

大塊的厚切豬肉, 烤得差不多了再用剪刀剪成小條.

看得出第二輪上的這個豬相當肥. 有點投機取巧. 是不是賭客人喝醉了?

吃法跟大家想得一樣.

想不到的是: 服務生用燒酒洗鐵板代替換烤盤, 據說它比可樂、啤酒都便宜. ChatGPT 說:

  • 燒酒 (Soju):1,500 ~ 3,000 韓圓,視品牌而定。
  • 啤酒 (Beer):2,000 ~ 4,000 韓圓,視品牌和種類而定。
  • 可樂 (Coca-Cola):1,000 ~ 2,000 韓圓,視店家而定。

吃完烤肉, 最後又送上一盤冷麵 (冷麵, 熱麵,飯三選一). 我一口都沒喝的水, 放在烤盤旁邊都浮上一層豬油, 白而混濁的狀態, 快要跟濁酒差不多顏色了.

回家途中, 看見發傳單的人把傳單撒在地上, 紅綠燈也顯示在人行道邊緣. 這一切都是為了低頭族. 前者好像是特別發夜生活的廣告, 人家不拿也是正常的. 所以發給土地公算是聰明? 至於斑馬線前的地面紅綠燈, 我覺得台灣應該學起來.

回到旅館房間, 盤點一下旅館的用品. 網站上說有個人盥洗用品, 原來不包括刮鬍刀. 雖然我也帶了一把拋棄式的備用, 但看起來撐不了五天. 還有早上才買的 T Money 卡竟然不見了, 只好再去買一張. 我 Google 網路上說 GS25 有賣. 下樓跑了最近的一家超商, 他找了一陣子跟我說沒有 T Money….!? 所以只好憑著記憶去找同事帶我買的那家店.

結果在 T Money 儲值時溝通不良, 我說 “top up", 他說 “충전" (chungjeon), 聽起來很像 “充值" 對吧! 我不會說"一", 只會比"一", 但說了兩次 “萬" (man), 他就幫我充了兩萬. 不過很巧地, 充了兩萬扣一扣剛好夠付回程機場巴士的錢!

睡前打開 Netflix, 看每週一更新的 “出球致勝" (A Clean Sweep) 有沒有上線, 赫然發現韓國比台灣多了很多集. 這表示我用 VPN 連到韓國也可以看到後面的集數, 只是字幕會變成韓文. 那…看球的樂趣也會少很多. 誰叫我們學校當年沒開韓文選修呢? 聽不懂就沒辦法.

阿淘哥詏館半日遊

因為 Facebook 上說, 阿淘哥 – 陳永淘要在峨眉的詏館辦個辯論, 所以老婆叫我載她去找素不相識的阿淘哥, 以便徵詢他對歌曲授權的意見.

詏館就是辯論的地方. 說是辯論, 但大家都是阿淘哥的粉絲, 所以我看到只有正方, 而沒有反方. 阿淘哥一面講他的理念, 一面隨興地唱歌. “釣魚台是屬於太平洋的, 是屬於燕鷗的…". “牽妳、牽我、牽牛花…." (太陽花的歌詞).

阿淘哥有時候說國語、有時候說客家話. 我對客家話算是 “略知二一", 也就是快要當掉二分之一的程度, 但還算能跟得上他說話的內容. 大概是海陸口音我比較熟悉的關係.

阿淘哥歌聲真的不錯, 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對人也很親切有禮, 難怪能夠吸引那麼多粉絲. 詏館這邊養狗養貓養雞養鴨又養豬, 有沒有養魚是不看出來, 但是有一個超大的池塘 (下圖左上方). 阿淘哥說他深愛大自然, 誠哉斯言.

唱歌告一段落之後, 阿淘哥餓了, 於是招呼大家吃飯. 客家話說 “詏又冇好食", 意思是說人不要好辯, 爭辯又不能當飯吃. 但遠很氣的阿淘哥偏偏讓大家辯論完後有得吃 – “詏有好食" (下圖右上方有三個竈). 至於餐費則是自由樂捐的, 讓我聯想到以前曾經拜訪過的麵包傀儡劇場 – 他們演完戲後一定會有麵包吃, 因為看戲和吃飯都很重要.

今天的主食是菜頭苦瓜白菜加鹹蛋湯 (右下圖), 不知道每次是否菜色都相同? 哈! 肚子餓的人也會添一大碗白飯 (左下圖那一大鍋就是飯), 不過我剛吃完 Lunner (Lunch+Dinner) 才來的, 沒有那麼大的胃口. 只見二三十人或站或坐地吃著大鍋飯和大鍋菜, 感覺有點人民公社或是嬉皮聚會的味道.

雖然我也很想在 A Cut 打卡讓 FB 上的朋友羨慕, 不過在詏館聽歌、吃大鍋飯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美國三天兩夜遊

繼前公司的香港一日遊之後, 新公司派我到美國三天兩夜遊.

這段期間恰好是台灣和美國中小學生返國的高峰期, 所以飛機上很少看到旅行團, 但是有很多學生 – 包括從台灣去美國的小留學生, 和從美國回台灣的小遊學生.

不用說, 飛機的經濟艙是很難睡的, 所以我在去程的時候只小試了一下就放棄了, 改為全力看電影. 飛機上的電影往往是很新的, 不過長榮播的好幾部我都已經看過, 像是 “MIB3″, “超級戰艦" 和 “復仇者聯盟". 所以我看了另外的五部電影, 像是 “魔鏡魔鏡", “逆轉人生", “賭博啟示錄", 和 “火線反擊" 等等.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 “詐欺遊戲 – 再生".

詐欺遊戲的男主角還是松田翔太飾演的秋山深一, 但是女主角換成了多部未華子飾演的筱宮優. 不只是經典的女主角消失了, 連我喜歡的配角雛形明子也默默換成了江角真紀子 – 雖然打扮得滿像的. 這次的遊戲很像大風吹, 21 個人要搶椅子坐, 30 分鐘內沒坐到就淘汰. 接著全體 (包括被淘汰的人 – 稱為"嘩嘩") 投票選出 leader, leader 再刪除一張椅子的編號, 進入下一輪大風吹. 坐在最後一張椅子上的優勝者得到 20 億元, 敗者負債一億.

原本我看了好一陣子也看不出 “必勝方 (法)", 等到秋山出來解答, 才知道幾乎沒有 “必勝方". 但是這個遊戲不在於誰是最後的優勝者, 而是誰能夠擁有優勝者的代幣. 優勝者為了讓大家可以選他當 leader (以刪除他人的椅子), 總得用點東西去賄賂別人, 所以他的代幣就會流到別人的手中. 也就是說, 表面上的贏家未必是真正的贏家!

當然, 女主角和前幾集一樣希望大家 win-win, 最後 21 個人也果真平分了 20 億拿去還債. 因為優勝者不用負債, 所以總共 20 億就夠了. 這裡面最有趣的環節就是如何行賄! 如果給嘩嘩很多代幣, 則對方會認為這個賄賂者本身沒有贏的動機, 不值得投票給他. 因此如何給代幣就是本劇最值得一看的地方了.

到了美國之後, 遇上慢吞吞的租車妹而花了不少時間. 最後沒吃成什麼大餐, 而試吃了吉野家. 這個吉野家分量比台灣大多了, 所以額外點的 cheese cake 我都吃不下.   

經過一夜輾轉反側, 第二天大家都是強打著精神去見客戶. 我想如果我們不去拜訪他們的話, 他們絕對不會主動玩我們的 EVB (evaluation board) 吧! 果真我們到了之後, 他們才從紙箱中取出在台灣 “非常缺貨" 的開發板, 看來已經閒置了一段時間. 接下來就是幫客戶安裝好所需的一切, 並且 demo 各種最新的功能.  

客戶看完 demo 還算滿意, 因為老美太習慣說 cool 和 great, 所以我也很難拿捏對方的滿意度有多高. 但是, 當他們要留下我帶去的 3 支大拇哥時, 我可是有點心痛, 因為那些都是我的私人財產, 有一支藍色的 8GB TDK 已經陪伴我好多年了. 本來想幫公司省錢, 這些小東西都沒有報帳, 但是白白送人就捨不得啦!

幸好客戶也希望簡化環境, 以便再 demo 給他的老闆看. 我臨時整理一下環境, 總計犧牲 8GB USB 兩枚, 和 8GB SD 卡一片就可以 demo Android 多分割畫面和 transcoding. 幸好 Charles 在出發前幫我改了一版 MPlayer, BK 也幫我試過 80 Mbps 的阿里山確實能 從  MPEG2 transcoding 成 3 Mbps H.264, 所以在工程端算是達成任務.

客戶的公司看起來很氣派, 完全不輸給旅館.

Customer Hotel

當然, 到了客戶那邊, 總是要自掏腰包請客戶吃飯. 我的對應窗口是個伊拉克人, 本來想請他介紹我吃他的家鄉菜, 不過因為附近正在修路, 所以我們改去一家他推薦的連鎖餐廳. 以致於兩天的午餐都是吃沙拉, 晚餐都是吃墨西哥餐. 顯然美式沙拉比墨西哥餐的賣相好, 吃起來也比較爽口.

墨西哥餐很簡單, 但是名字有點學問. 雖然我在 22 年前就獨自去過洛杉磯的 Taco Bell 探險, 但是老實說我直到現在還是不懂什麼是什麼, 只好去他們的網站撈點資料. 原來我第一天吃的是 Burritos 和照片中的 Taco, 第二天吃的是 Chalupas, 餅皮另外附, 沒有照到.

 脆皮  軟皮  軟皮  脆皮  脆皮  韌皮

吃完了機場餐, 當然就是坐飛機了. 很意外的我們也進了貴賓室. 洛杉磯機場的 International 貴賓室顧名思義是許多航空公司共用的, 由於人數太多, 無線網路品質不佳. 於是我跑到商務中心去看 web mail, 一看就看了兩三個小時, 完全忘記大吃大喝那回事, 還得小跑步才趕上登機.

老實說, 這個時候我很需要睡眠. 我的時區介於台灣和美國之間, 隨時都想睡但是睡不著. 然而飛機上依舊很難成眠, 勉強看了一部不知所云的 “普羅米修斯", 終於累到睡著了一會兒. 陸續死撐了 10 個小時, 總算回到台灣. 所幸出關前辦的自動通關很方便, 所以才清晨 6:30am 就進到了辦公室, 回家洗個澡, 接著忙到 9:00pm 才下班. 第二天是週六, 一直睡到 11:00am 才起床, 總算是把時差搞好了!

[在 Irvine 拍到的兩道彩虹, 希望不順利的事都雨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