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出差見聞之三

因為原本的問題處理得差不多了, 客戶也將在第四天拜訪完; 所以同事提議早點回台灣.

早上先拜訪第一家客戶, 因為他們在工業區, 所以就直接在客戶公司用餐. 它是自助式的, 其中只有一道豬肉泡菜有點肉, 其他都是素的. 我看到有個員工就夾了像小山一樣高的豬肉泡菜 (右上方那格). 在這四天中, 這餐吃得最健康.

下午又跑了兩家公司, 一晃眼到了晚上快七點鐘. 然後又開了 40 多分鐘的車去請客戶吃飯. 話說我們剛剛不是才跟客戶開會嗎? 怎麼不就近在旁邊吃一吃? 答案揭曉, 原來他們刻意安排把餐廳訂在客戶老闆家的附近, 讓他五分鐘可以到家.

晚上又吃回烤豬肉, 但是光看盤子和服務生的裝備, 就知道這家是高檔的.

烤出來的豬也瘦多了.

烤完豬之後, 又上個烤飯.

我發現韓國人吃這個烤飯, 可以用海苔去包. 也可以用湯匙挖來吃. 不過他們沒有公筷母匙的觀念, 所以我偷瞄到有些韓國人會迅速挖一些到自己的盤子裡, 然後就不再從大盤子取用了. 但也有人是老神在在, 照樣把公器當作自己碗一樣吃法. 沾醬 (삼장 = samjang) 也是預設幾個人共用. 至於不想跟別人共用的, 就會跟老闆再多要一份沾醬.

韓國人這種共食的習慣, 據說當初對 Covid-19 的傳播有助長的效果. 現在算是更有效地達成了群體免疫吧! 路上有 95% 的人戴口罩, 比例跟台灣差不多.

第五天回家日也是很早起, 仔細看了機場的裝置藝術, 覺得還滿有質感的.

雖然在韓國都是十幾度的氣溫, 但是穿件襯衫加件輕羽絨就不冷了. 回憶出發前台灣還比較冷. 但踏出桃園機場發現台灣現在可真是熱!

韓國出差見聞之二

前一天趕飛機是凌晨三點起床, 第二天因為要提早出發去另外一個地方, 所以也是相當早起. 太陽公公臉色還泛點黃. Road Show 跑完上午行程, 就去吃牛骨的這個火鍋和生牛肉拌飯 (飯要後來才加).

生牛肉應該有醃過, 吃起來甜甜的. 大部分的台灣同事都選擇用火鍋燙熟它!

吃完飯跑下一家, 然後再等下午第二家之前, 在咖啡廳被請喝了這個草莓牛奶.

這家客戶很熱情請我們參觀他們的機房和中控室. 他們看起來非常壯觀, 但這裡不適合洩漏客戶機密, 所以我叫 Dall E2 幫我畫. 雖然很不像, 但氣勢有畫出來. 右下圖是進入這類大公司必經的"浪漫速成班"補習大樓.

晚上又和客戶吃飯. 這餐吃到一些特別的東西. 像是蜂蛹、鳥蛤(cockle = 새조개 = saejogae). 前者我本來以為是蠶蛹, 仔細看圖片, 蠶蛹有點翅膀的痕跡, 但蜂蛹沒有[1]. 它吃起來一開始沒味道, 尾勁有點酒精味. 後者的鳥蛤火鍋每份 45,000 韓元, 相當貴.

下圖最後一張是海鞘 (Sea Pickle = 멍게 = meong-ge), 我在很多家餐廳的魚箱裡都有看到, 更在法環打死過很多隻,但是無緣吃到. 只能等下次有空旅行時, 再吃吃看這 “海鳳梨" 是什麼味道?

總之,這天陪客戶到很晚。接著進入第三天行程。早餐吃旅館的,沒有什麼稀奇的。不過發現有個煮麵的攤位. 韓國人自助選好配料後, 按個鈴就把碗放著. 等廚師自己過來. 我們傻傻地沒看到人就走開了. 所以在旅館住了四天也沒吃到這一味. 另外要說有甚麼特別的, 那就是韓國不缺蛋, 想吃多少有多少!

第三天再回去看 bug 解決的狀況. 看起來問題差不多都收斂了, 就去吃午餐. 這餐吃韓式牛肋骨湯 (갈비탕 = galbitang). 同事把它發音為該逼湯, 聽起來怪怪的很像 “該邊". 但真的是單純的好味道! 吃法是自己用剪刀把牛肋骨的肉剪下來配飯. 這家的店員也會說中文.

接著繼續拜訪客戶, demo 時發現代理商把我們的一台液晶電視撞壞了. 本來要 side by side 比較, 結果只好跟客戶借一台電視, 同時請代理商直接去賣場買一台送到下一站. 因為來不及把環境參數調成一樣, 過程有點小緊張.

晚餐終於沒有跟客戶一起吃了. 所以我們改吃烤牛肉. 吃完牛肉又去吃炸雞! 炸雞據說競爭激烈, 所以各有獨門秘方. 這家原味的口感酥脆不柴也不油. 甜味的好吃但吃多有點膩, 會想吃回原味的. 總之, 烤肉已經吃得相當飽. 炸雞點兩份太多了, 幸好韓國同事願意打包回家.

[REF]

  1. http://www.kumifeng.com/fengyong/2880.html

韓國出差見聞之一

2023/3/6 在疫情過後第一次出國, 搭紅眼班機從桃園機場到韓國仁川機場. 仁川機場有巴士 6017 號可以坐到旅館, 價錢是 17,000 韓元. 放下行李之後, 開始找午餐吃, 雖然出發前已經在家裡和機場貴賓室吃了點東西, 但落地之後加上一小時時差, 又到了午餐時間. 隨便吃一點也可以調整腸胃時差. 於是找了一家吃馬鈴薯排骨湯, 店員會說中文, 感覺跟小瀋陽一個口音.

下午 review bug, 晚餐跟廠商吃烤豬肉. 第一次知道烤豬店只烤豬, 烤牛店只烤牛.

大塊的厚切豬肉, 烤得差不多了再用剪刀剪成小條.

看得出第二輪上的這個豬相當肥. 有點投機取巧. 是不是賭客人喝醉了?

吃法跟大家想得一樣.

想不到的是: 服務生用燒酒洗鐵板代替換烤盤, 據說它比可樂、啤酒都便宜. ChatGPT 說:

  • 燒酒 (Soju):1,500 ~ 3,000 韓圓,視品牌而定。
  • 啤酒 (Beer):2,000 ~ 4,000 韓圓,視品牌和種類而定。
  • 可樂 (Coca-Cola):1,000 ~ 2,000 韓圓,視店家而定。

吃完烤肉, 最後又送上一盤冷麵 (冷麵, 熱麵,飯三選一). 我一口都沒喝的水, 放在烤盤旁邊都浮上一層豬油, 白而混濁的狀態, 快要跟濁酒差不多顏色了.

回家途中, 看見發傳單的人把傳單撒在地上, 紅綠燈也顯示在人行道邊緣. 這一切都是為了低頭族. 前者好像是特別發夜生活的廣告, 人家不拿也是正常的. 所以發給土地公算是聰明? 至於斑馬線前的地面紅綠燈, 我覺得台灣應該學起來.

回到旅館房間, 盤點一下旅館的用品. 網站上說有個人盥洗用品, 原來不包括刮鬍刀. 雖然我也帶了一把拋棄式的備用, 但看起來撐不了五天. 還有早上才買的 T Money 卡竟然不見了, 只好再去買一張. 我 Google 網路上說 GS25 有賣. 下樓跑了最近的一家超商, 他找了一陣子跟我說沒有 T Money….!? 所以只好憑著記憶去找同事帶我買的那家店.

結果在 T Money 儲值時溝通不良, 我說 “top up", 他說 “충전" (chungjeon), 聽起來很像 “充值" 對吧! 我不會說"一", 只會比"一", 但說了兩次 “萬" (man), 他就幫我充了兩萬. 不過很巧地, 充了兩萬扣一扣剛好夠付回程機場巴士的錢!

睡前打開 Netflix, 看每週一更新的 “出球致勝" (A Clean Sweep) 有沒有上線, 赫然發現韓國比台灣多了很多集. 這表示我用 VPN 連到韓國也可以看到後面的集數, 只是字幕會變成韓文. 那…看球的樂趣也會少很多. 誰叫我們學校當年沒開韓文選修呢? 聽不懂就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