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常常看到 Firstrade APP 跳出 SHEL 上漲的訊息, 我想說我又沒有買這檔股票, 難道是 Firstrade 現在也推明牌了? 上網 Google 了 SHEL 的全名, 原來是 Shell PLC Sponsored ADR Shell PLC Sponsored ADR, 诶? 這不就跟 RDS.B 一樣? 再 Google RDS.B, 後面就自動跳出 “下市" 這個關鍵字. 原來這支 ETF 真的在 2022/1/31 下市了. What!?
RDS.B 可是佔了我投資組合的 13%, 連它下市我都不知道, 我真是太 auto run 了. 幸好看一下 firstrade 和複委託, 兩邊都自動轉換為 SHEL. 原本我自動記帳的 RDS.B 股價一直停留在 51.06 元, 因為沒歸 0 就沒有發現異狀. 把它改成 SHEL 就上漲到 54.51 元, 使帳面上回補不少. ^^
往回查到 [1], “荷蘭皇家石油公司 (Koninklijke Nederlandsche Petroleum Maatschappij) 和殼牌運輸 與貿易公司 (Shell Transport & Trading Co) 在 2005 年合併為當前的荷蘭皇家殼牌, 公司註冊地位於英國,納稅所在地則位於荷蘭,並採用雙重股權結構。". “荷蘭皇家殼牌 (Royal Dutch Shell PLC) 周一 (15 日) 表示,計畫取消當前的雙重股權 結構,將公司納稅所在地自荷蘭遷往英國,並將公司全名更改為「殼牌」(Shell PLC)。 “,
合併之後, 不再有 A, B 股, 先前 A 股屬荷蘭, 扣 15%, B 股屬英國, 不扣稅. 合併之後屬於英國, 應該也不扣稅. 月底配息就知道了.
雖然 SHEL 和 XLE 都漲很兇, 不過這跟俄國侵略烏克蘭脫不了關係. 只要戰事平息, 相信這兩檔都會回落. 由於當初買得便宜. SHEL 均價 30.46 (時價 54.51), XLE 均價 29.13 (時價 72.92). 賣掉之後也不知道要買什麼? 所以還是留著取息. 前者一季配 0.48, 殖利率 (0.48*4) / 54.51 = 3.5%. 後者一季配息再扣 30% 稅, 大約是 0.455 元. 殖利率 (0.455*4) / 72.92 = 2.5%. 還在可接受的範圍, 比中華食 (4205) 股價 125 元, 稅前現金股利 2.5 元還要划算一點. 華倫大都不賣豆腐了, 故我也不用賣油, 並且不推薦別人在這個時候買進.
[2022/3/6 後記]
今天是米開郎基羅生日. 雖然這篇文章貼出當天 SHEL 就一路下滑. 但 XLE 則是爭氣地上漲. 英國油和美國油不同調, 這個我也不懂. 總之美股台股基本上都在跌, 但是可口可樂又照漲不誤. 我唯一能理解的是基本面好的標的物, 愈是跌愈應該買. 但是本來不想買的東西, 跌到很低很低, 也不一定要買.
據網路上說韓國人跑去抄底俄股. 這個觀念原本沒有錯, 巴菲特也說過投機在穩賺的標的上跟投資沒啥不同. But, 投資俄股在數學上賺, 並不保證實際上也穩賺, 這個才是問題. 普丁要凍結外國人資產也是一句話的事.
[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