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幸運地由公司長官提名, 甄選獲得 110 度科學園區優秀從業人員獎. 雖然拿過這個獎的人很多, 不過大部分得獎是前途看好的青年才俊吧! 在我這個年紀拿獎, 則算是退休前的禮物. 表示終究沒有空手而返.
這一年世界發生了很多事情. 公司倒是業績愈來愈好. 看起來這是一個電子業做牛不怕沒犁可拖的時代. 但比我年輕五到十歲的人, 近來卻陸陸續續發表退休文, 趁著還不算太老, 大家決定要做自己的頭家了. 所謂 Fat 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存了三百張聯發科股票, 或是五百張瑞昱, 想退休當然也是可以理解. 不過現在國內疫情嚴重, 國外旅遊風險高, 還沒打到有效疫苗, 退休也沒地方玩耶!
任何路, 回頭分享一下怎麼拿這個獎. 首先園區的每家公司, 每 1000 人可以推薦一人參加, 每年最多給 100 個人獎. 所以大公司佔便宜, 小公司吃虧. 再來就是審查內容的部分, 雖然也可以寫自己天天加班, 從沒有勞基法的時代爆肝加班, 到有勞基法後加班到剛好遊走法律邊緣, 但最重要又客觀的指標是專利和獎項.
專利, 說起來容易但也有點麻煩. 雖然大家隨便也能想出一堆, 但有沒有專利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來還要能跟工作扯上邊, 公司才能幫你申請專利. 好在螃蟹公司很努力在維持2020 年全國第四名的專利數 (台積電 > 宏碁 > 友達光電 > 瑞昱 > 工研院 > 聯發科 > 英業達 > 富士康 > 仁寶), 所以只要有心還是可以得到幾個. 幸好我生涯累積了 16 個專利和 11 個在申請中. 這樣可以湊出兩頁.
再來就是獎項. 通常工程師個人不太容易得獎. 還是要靠所做得產品去拿獎. 如果我們做的都是大紅海產品的 me too 怎麼辦? 退而求次就是做過經濟部核可的高科技專案. 藉著從業多年的優勢, 我多少還是可以沾到獎項的一點邊. 感謝 HR 特別幫我把我記不得的獎項從公司資料庫調出來. 沒錯, 下面這個就是上古時代的 1073 和 1283 啊!
藉著準備審查資料的機會, 我也回顧了自己的成長軌跡. 有些地方比別人幸運, 有的算是自己搞砸. 雖然沒辦法變成什麼傑出校友, 但還算過得去. 以現在這個年紀, 要學習別人早早退休, 分享投資心得兼賣會員的浪漫生活, 黃金時期也過了. 何況大多數知名的投資達人都毅然決然退休了, 人家是破釜沉舟, 而我這樣腳踏兩條船就沒啥說服力. 人家會懷疑投資績效都是從員工分紅和年終獎金來的, 亮出對帳單也沒用, 哈!
但是, 想要鍛練好身體, 工作久一點, 做個業內業外二刀流, 我可能還可以. 根據我家內客家人的勤儉美德, 寒家並不容許我過著可以奢華地吃鬍鬚張的高級生活, 故退休後必定還要更省吃儉用才行. 本來我已經規劃好退休要吃交大二餐三樓的自助餐, 但是它關門了! 看來一定要多做兩年才能補回這筆開銷. 既然只有跟同事聚餐才能吃到好料, 我還是需要一個有部門聚餐的工作, 有下午茶尤佳. 嗯! 儘量工作吧!
恭喜!
謝謝! 大家都知道 Tim 超級優秀, 一個人抵一個 Team.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