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2: 老農夫的存股複利公式»

這是老農夫 <我把套牢股變搖錢樹> 系列之二, 濃縮全書精華, 就是一年一買(每年 6/30 買). 買到一百張股票好退休, 其它就靠時間產生複利. 就這樣.

嗯, 這樣是不是太簡單了? …這是詐騙嗎? 這跟 1997 年黃培源先生理財聖經上說的:
“隨便買、隨時買、不要賣" 有差嗎? 哈! 真的有差喔, 老農夫不是來騙錢的. 他不隨便買, 定時買, 至少打算十年不賣.

實際上擁有一千張股票, 每年股息 350 萬的老農夫, 的確不需要別的花招了. 雖然他的股息可能沒有領得比算利教官月領 50 萬 [1] 多, 老農夫不但無負債, 還有可以生活五年的閒錢, 他的思維值得你我學習.

首先, 大家都知道我們無法長期打敗大盤. 只要公司夠長壽, 選的標的有 “時間" 的護城河, 那麼長抱下去就可以有穩定的獲利. 對於這點, 大家應該都沒有爭議. 只不過有人追求更高的殖利率、有人追求多一點點成長性、有人想賺取中間的波動、有人想買低賣高、有人選擇可能比大盤更厲害的公司…, 大家的差異主要在於追求極大化的手法不同.

然而,  簡單方法至少能取其中庸. 作者只想賺 4% 殖利率. 沒錢的人一年一買, 有錢的人一月一買, 挑選十年以上不會倒的公司, 穩定賺取股息. 如果公司發不出股息, 就要考慮將它淘汰掉. 為了避免有換股操作的成本, 第一時間就要選不可能倒的公司! 重視 “時間的護城河" 而非 “價格的護城河", 是我從本書學到最重要的事.

已經買進的股票, 除非完全失去競爭力, 作者也不會把它賣掉. 例如作者買進 “統一超" 的時候, 它殖利率還很高, 後來股票漲了, 就改買其他股票, 例如其母公司 “統一", 而不需要賣出 “統一超". 前面說到要慢買不賣, 所以老農夫不會把手中的籌碼用完, 也永遠有錢買新的標的.

有些人有這樣的壞習慣: 看好會大買, 看壞會大賣. 老農夫已經事先算好每次買股的預算, 如果一個股票買了十張, 就會換下一個標的. 當然輪過一圈, 他又會回頭買. 因此他手中的"統一", 歷經 29 年累積了 121 張 (p.83).

除了統一要買什麼呢才穩呢? 老農夫說, 穩定的股票就要像中華電之類的, 最佳護城河股票的組合是統一+中壽+正新. 存股達人華倫偏好民生必需品, 老農夫也注重民生必需, 但是更往上游看. 像是有人看好運輸, 就有人看輪胎; 有人看好豆腐, 就有人看好豆腐店.

P.200 提到, 2015 年老農夫的新佈局是台股三金 (中信金、中壽、元大金) 和港股三銀 (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 加上亞泥 (or 遠東新, 總之是遠東集團) 和上一段落提到的股票.

另外書中也有一個老農夫版 “台股巴菲特 50″ (p.176~p.179), 這就是廣義版的老農夫觀察名單, 裡面主要的成分也是以台灣 50 為主, 不過他把不看好的一些股票剔除了, 還加上像可寧衛 (8422) 、崑鼎 (6803) 這樣的小公司. 

老農夫說, 他原先許多投資也套牢. 後來受到巴菲特的影響, 決定長期持股. 像是 1987 年開始投資統一, 當時股市正熱, 所以一連套牢 16 年. 但是又過了 11 年之後, 靠著 27 年的配股配息複利, 終於轉敗為勝 – 等同用 27 年的時間, 無償取得 115.99 張股票. 或許大家會說這機會成本多高啊! 不過至少好公司套久也能翻本, 而且這段期間心理不亂.

最後標記一下老農夫推薦的八篇巴菲特 “致股東信".

1987 永恆的持股
1989 在頭 26 年所犯的錯誤
1991 即時供應的錯誤
1994 新鮮出爐的錯誤
2005 如何使投資收益最小化
2007 關於出色的、良好的和糟糕的公司
2011 投資者的基本選擇與我們強烈偏好
2013 關於投資的一些思考

[REF]

  1. 只靠「增貸套利」算利教官的「3 利投資術」…42 歲就退休,現在「月領 50 萬」!
  2. 巴菲特31年股東信精華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