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溫國信先生的著作, 裡面很多地方寫得非常淺, 所以我只特別提出其中幾個亮點.
首先是書名, 什麼賺了 87% 呢? 這是指溫先生的一位讀者, 她說在 2011 年買了新保 (9925)、福懋 (1434)、遠傳 (ˋ4904), 抱到 2015 年時, 一共賺了 87%. 因為它只計算到 2015 年, 所以我乾脆就用 2011/1/1 買進, 算到 2016/12/31 賣出, 以樂活網的存股試算(http://invest.wessiorfinance.com/stock.html) 來回測. 得到以下的結果.
新保: 年化報酬率 10.62%
福懋: 年化報酬率 0.29%
遠傳: 年化報酬率 10.67%
只是牢牢抱住就有這樣的報酬率算是不錯, 另一方面, 好佳在, 不是一年就賺 87%, 不然我就要捶心肝恨自己沒買齊溫先生全部的著作了.
第二個亮點是, 本書用膠膜紙封住, 和一本小冊子包在一起. 我有點好奇小冊子裡面寫什麼? 這也就是為何我一籃子買書時也把它挑進去的原因. 其實裡面是溫先生精選的 30 檔倉儲股, 就跟艾蜜莉的觀察名單一樣. 其中又推薦了十檔股票, 類似艾蜜莉定存股.
這些股票約有 1/4 是金融股, 其他達人常有的三大電信商、大台北 (9908)、台汽電 (8926) 都在其中. 和我重複的部分是永記 (1726)、花仙子(1730)、和台灣大 (3045). 另外前述讀者長抱的福懋已經被剔除了.
第三個亮點是本書對於權益法和成本法的影響說得很清楚. 對子公司持股超過 20% – 假設 x%, 可以用權益法認列子公司全部盈餘的 x%. 但是若持股不足 20%, 只能用成本法認列子公司的現金股利的 x%. 這兩者有時差異很大. 甚至能夠使母公司在持股減少後, 僅僅因為會計方式改變而轉盈為虧.
第四個亮點是, 本書提到 80% 雪球股搭配 20% 的轉機股、成長股、或是景氣循環股會更好. 然而, 不管講了多少理論, 依舊很難預測誰會成長? 本書 p.125 提到祺驊 (1593) 股本小, 成長佳, 未來大有可為.
可惜書上的資料只統計 2011~2014 年, 祺驊在 2015~2016 年營收就分別衰退 6.8% 和 4.4%, 盈餘部分則確實有成長 (統計到 2016/11). 成書前推薦的明日之星, 在付梓之後就有點退色, 猜哪家公司會變好真的很難啊!
第五個亮點提到, 在年底年報還來不及出來的時候, 就先選好股票買進. 配合節氣, 一年一獲就可以賺到錢. 本書 p. 59 就舉例說, 根據 2011~2015 的統計, 如果每年 12 月在最低點買進匯僑 (2904), 到隔年 7 月往往就是最高點. 不過也僅僅是一年之後, 2016 年股價的最高點跑到了 3 月, 而非 7~8 月, 甚至一路往下. 先前預估的趨勢應該是失效了. 這說明預言也是困難的.
第六個亮點是要注重公司獲利的來源, 以台汽電為例, 業外收入才是它的重點, 而且它並沒有不務正業. 但是這點前幾天看算利教官的書我已經知道了, 所以不算是明顯的收穫. 至於大家挑股的原則都差不多, 想在便宜價買進 (打八折) 這也是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總結溫先生的選股:
- 五年平均現金殖利率 > 6.25% (5% 打 8 折. 5/100 –> 5/80)
- 三年平均股東報酬率 (ROE) > 10%
- 最近一年的ˊ股利, 必須在過去的平均值 80% 以上.
先用這樣挑出一籃子股票, 然後再篩選出倉儲股. 雖然作者推薦了十檔, 但是作者自己有沒有買? 買了多少? 這部分書上沒有提到. 今日剛好看到李忠孝先生在臉書上檢討 2016 的持股, 他只有一檔永記落在溫國信先生的倉儲股之中, 兩位大大的選股算是相當不同.
孝話一籮筐的2016投資報告 (上集)(下集)
http://tkuewlch.pixnet.net/blog/post/46938046
http://tkuewlch.pixnet.net/blog/post/4693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