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證券分析» 第六版 – 損益表 3

在本書的 34, 35 章主要討論折舊, 34 章著重於折舊對獲利的影響, 35 章討論公用事業的折舊政策.

固定資產減少的原因不只是折舊、更新、報廢, 物品的耗損、耗盡, 租賃物、許可權的攤銷, 以及專利權的攤銷等等都可以列在折舊這個項目之下, 統稱為折舊.

表面上看似簡單的折舊, 其實有更深一層的面貌: 1. 允許以價值而非成本來攤銷. 2. 公司可以利用各種會計準則規避折舊. 3. 某些折舊的計算方式完全不符合現實狀況. 以下分段說明之.

有一種理論認為, 折舊不是將已經買進來的物品分好幾個年份來記帳, 而是為了下一次的購買儲備金錢, 也就是把折舊當作 “重置成本". 因此重置成本不會受到當初購買的價格、或是現在市場上中古貨的價格變動. 這樣思考似乎也沒有錯, 但老是重估資產, 將會直接影響到損益表. 而以當初的成本來折舊, 就不會變來變去.

畢竟買資產的錢早就花出去了. 把現有資產估得愈便宜, 則每年折舊的費用就會愈低, 公司看起來的獲利就會愈好.  1931 年 Hall Printing Company 的做法是把資產重估後, 多出的 6.222 M USD 列入資本公積的貸方 (賺錢), 但是它應有的折舊卻不是從損益表中扣除, 而是減少資本公積. 換言之, 公司的資產大增小減後還是變多, 獲利不受影響. 但重置成本的增加卻視而不見了.

因此本書主張資產重估要以事實為基礎、並且從損益表中扣除額外的獲利 (Proper depreciation against these new values is charged in the income account.)

p.525~p.529 舉了一些例子, 讓我們可以比較兩家煉糖公司、兩家鑄造公司的折舊/資產百分比, 折舊多的一方提列 4.79% 和 3.66%; 較少的一方卻只有 1.73% 和 1.65%. 作者認為提列少的那兩家折舊和同業相比並不充足. 如果上述的兩家煉糖公司或是鑄造公司要同業合併, 不同的折舊策略勢必影響公司真正的價值與換股的比例.

除了惡意製造虛假獲利, 也有提列折舊費用過高的例子 (p. 531). 如果能買到這樣的公司的股票, 就等於挖到寶了.

P.532 講石油公司和礦業公司的推銷費用…等等, 為何是銷? 剛剛不是正在講折舊嗎? 查了原文是 “AMORTIZATION CHARGES OF OIL AND MINING COMPANIES" , 喔, 原來是銷, 本書難得出現錯字. 這倉頡輸入嗎? 哈!

對挖礦公司來說, 挖挖挖…挖到礦山逐漸枯竭了, 這就是一種資產的折舊. 對石油公司來說, 鑽井的過程並沒有半點產出, 而突然挖到油的那一年, 如果不攤提先前的耗損 (depletion), 財報將會過於漂亮而失真. 因此先前的所有隱藏成本都應該要資本化, 然後每年攤銷. 包括還沒攤提完就報廢的機具, 不應該只是從折舊中抹除, 而是要列入損益表.

講完了一般人部會接觸到的損耗, 接下來講其他類型的資本資產攤銷 (又印錯一次). 比方說 7-11 今天租了個三角間開店, 花錢做了標準小七應有的改裝. 但房子租約到期後, 什麼都帶不走, 這種裝潢開支 – 建築物改良就要列入折舊. 像是專利權這種會到期的資產, 也應該比照辦理. 商譽的攤提, 作者說相對不重要, 很少人這樣做.

因為篇幅有點長, 35 章留待下次再寫.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