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婆一直抱怨樓下的網路慢, 我在手機裝了 APK 測試一下, 發現下載大概 3 Mbps, 上傳大概 100 Kbps 而已. 不過在小烏龜上測試, 上傳可以有 38 Mbps 的水準, 這未免也差太多了.
看了網友的文章 [1], 似乎是 AP 裡面設定的問題 – 需要手動設定上傳頻寬. 不過我的 AP 和他的不同牌子, 調了半天也沒有起色. 尤其 Tenda W309R 的韌體快 3 年沒更新了, 不由得令我惡向膽邊生, 決定把這樓上樓下的這兩個 AP 淘汰掉.
畢竟我們產品線 OTT box 兼著做 AP router 都號稱 AC1200 了, 不如趁機進版到 802.11ac wave 2 吧! 很快爬了 802.11ac router 的文章, 確認 ACXXX 的數字並不見得是愈大愈好 [2], 於是我把目標放在一位香港人小 U 推薦的品牌 [3]. 他比較重視 CP 值, 這樣應該不至於冤枉花了大錢.
在此先回頭講一下 ACXXX 是怎麼來的? 首先, 一定要把 2.4GHz 和 5GHz 的數字加在一起, 然後再灌水到整數. 不過數字大了之後, AC3200 和 AC5300 可以視為沒直接灌水! 話說 2.4G 真的可以和 5G 同時用嗎? 可以的, 根據 [2], 11ac 的部分會掉 30~40%, 11n 的部分掉 0~25%.
Mbps | 2.4G | 5G | 5G | Total |
1T1R | 433 | 433 | ||
AC600 | 150 | 433 | 583 | |
AC750 | 300 | 433 | 733 | |
2T2R | 867 | |||
AC1200 | 300 | 867 | 1167 | |
3T3R | 1300 | 1300 | ||
AC1750 | 450 | 1300 | 1750 | |
4T4R | 1734 | 1734 | ||
AC1900 | 600 | 1300 | 1900 | |
AC2350 | 600 | 1734 | 2333 | |
AC2400 | 600 | 1734 | 2333 | |
AC2600 | 800 | 1734 | 2533 | |
AC3100 | 1000 | 2167 | 3100 | |
AC3200 | 600 | 1300 | 1300 | 3200 |
AC5300 | 1000 | 2167 | 2167 | 5333 |
上表要怎麼解讀呢? 在 5 GHz 的 80MHz 頻寬的 11ac 部分 1T1R 就是 433 Mbps, 接著 2T2R, 3T3R, 4T4R 都比照辦理, 所以最高就是 1734 Mbps [4]. 除非頻寬長到 160 MHz. 那 Asus RT-AC88U (AC3100) 的 5 GHz 跑到 2167 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它是 1024-QAM, 不是 256-QAM, 速度比 1734 快 25%, 所以應該是 802.11ax 的規範 [5] .
至於 5 GHz 的部分有時候出現兩欄, 這就是所謂的 3 頻 ( 1 個 2.4 G, 2 個 5G). 一個 5G 給高速使用, 1 個 5G 給低速使用. 兩者各占一個頻寬通道, 理論上速度可以相加. 但事實上就沒那麼理想.
那麼 2.4GHz 的速度從 150~1000 Mbps 要如何解釋呢? 150 Mbps 是 11n 的 1T1R, 依此類推, 2T2R/3T3R/4T4R 就是 300/450/600 Mbps. 至於 800 Mbps 是 4T4R 的 200 Mbps, 它恰好是 11ac 的 256-QAM 在 40MHz 頻寬的速度. 而 1000 Mbps 就是 800 Mbps 快 25% 的 1024-QAM.
總結起來, AC2400 的 4T4R 應該就很夠用了. 所以買個兩台 7~8K NTD 的路由器, 應該可以讓我們家的網路升級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於是我點開 PChome 的網頁, 滑鼠準備要按下去的時候, 忽然看見下方 “看此分類的人也看了…." 裡面有 “最新★1000Mbps速率“, 靠腰! 2005 年我買過左邊這個, 還放在抽屜裡面沒丟掉. 若干年後, 我又買過右邊這個 500 Mbps 的. 理論上的速度已經快了 35.7 倍.
現在居然已經進步到 1800 Mbps, 價錢只比 1/3 台高級路由器多一點點, 而且一次有兩支. 那…那…只好不讓公司 6 月業績創新高了 (各少賣了兩顆 802.11n 和 ac 的 IC), 我先買 HomePlug 頂著吧, 這樣一樓的網速可以先上到 20 Mbps. 畢竟這產品的效能打 0.1 折都堪用了.
2016/6/5 實測結果 OK. 這樣就符合期待了.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