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花仙子的除權公告, 感覺一頭霧水, 只好研究一下下.
|
原來它的股本有 535 M NTD, 發行新股 3500 張, 股本增加到 570 M NTD. 其中有 10% 要公開抽籤, 另 10% 的新股被員工認購, 所以員工認了 350 張, 股東認 2800 張. 花仙子的員工才 182 人, 換言之一個人平均要認將近 2 張.
(M NTD) | 除權前 | 除權後 | Note |
股本 | 535 | 570 | 535 是近似值, 其實是 534.81 |
增資 | 35 | 100% | |
股東 | 28 | 80% | |
員工 | 3.5 | 10% | |
抽籤 | 3.5 | 10% |
股東權益被稀釋後, 原始股東每股多負擔 2800 / 53481.168 = 0.0523548775150 股. 543,811,680 是股市觀測站上說它的實收資本額, 用它來計算應該比較精準. 公告上說每千股可認 52.355 股, 應該是萬分位進位了. 我想大家持有的股數並不是整數, 產生畸零股後應該可以打消此誤差.
至於 “每股權值 0.33″, 根據 [1] 是指除權前收盤價 35.25 (2015/12/31) – 除權參考價 34.92 (2015/1/30).
35.25 – 34.92 = 0.33
那麼除權參考價又是怎麼來的呢? 它的精神在於把溢價認購的好處 (淨值增加) 也回算進股票的價值, 但員工分紅因為沒有溢價, 所以用面額 10 元計算. 相反地, 如果有配息, 就會被減去價值.
除權參考價 =
( 除權前一日收盤價 + 10 x 員工分紅配股率 + 新股認購價 x 新股認購率 – 現金紅利 ) / 新股本膨脹率
新股本膨脹率是指 1+ 新股認購率 + 無償配股率, 不然一行寫不下. 這說法來自下面這公式. 它是高考三等財務管理題庫的熱門考題 [2] 喔! 只不過現在沒員工分紅了, 所以講義也省去那項.
在花仙子的這個例子中:
34.92 ~= (35.25 + 10 x 0 + (30 * 35/534.81) – 0) / (569.91/534.81) = 34.92752
這邊還有一點誤差對不上, 但大致知道公告在寫什麼了.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