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配息債券可以高枕無憂嗎?

今天抽空快速翻一下 Money 雜誌, 上面說到: “買債券基金的最大風險是買到一檔投資組合中的債券通通都違約. 就算沒有通通違約, 5 成違約影響也很大 (實務上此狀況發生機率幾乎是零),…" 我也記得在某本書上看到, 如果高收益債違約率達到某個程度, 就沒有價值了. 那麼…什麼是違約?要違約多少比例, 基金才會沒價值呢?

根據 [1], 違約可分為長期違約, 本金和利息都付不出來; 或者短期違約, 30 天之內付不出來本金和利息. 所以違約不只是利息上的損失, 而是連本金也不保.

假設本金 100 萬, 投資債券基金 10 年, 每年配息 7%, 拿來花用. 最後在無違約的狀況下贖回. 期末總收益大概是:

1,000,000 * (1 + 10 * 7%) = 1,700,000

感覺還不賴! 

但是假如每年都有 y 比例的對象違約, 基金的部分利息卻來自本金, 則每年新的本金數字是:

尚未違約本金: 1,000,000 * (1-y)

剩餘本金實際可獲得的利息:  1,000,000 * (1-y) x 7%

部分利息必須來自本金: 1,000,000 * 7% * y

貼補利息後的剩下的本金:  1,000,000 * (1-y) –  1,000,000 * 7% * y = 1,000,000 (1 – 1.07 * y)

經過十次 (年) 之後, 雖然每次都領到 100 萬的 7% 的配息, 但本金只剩下 1,000,000 * (1 – 1.07 * y)10, 也就是說, 當平均違約率超過 5% (y = 5%), 十年的總收益就跟定存 1.3% 差不多了. 差別只在於定存每年給你很少利息, 最後還是還你 100 萬. 而債券基金雖然每年能給  7 萬, 最後只能還你 61 萬元本金.

或曰, 那麼不要從本金中拿那麼多出來貼補, 景氣不好時, 適度地把利息降到 5% 可不可以? 行! 但違約率只要達到 3.4%, 還是會輸給定存 1.3% 固定利率的總收益. 更何況配息率只剩 5%, 很多客戶都會跑了吧! 

在香港電影中常常出現放高利貸的黑道 – 我相信台灣也有, 只是電影不愛演, 他們收 3 分以上的高利 (九出十三歸) 就是為了抵銷違約率的損失. 要是欠債者真的還不出來, 黑道得潑個漆, 砍個人, 來震懾其他想違約的債務人. 賣基金的證券公司不可能發恐嚇信, 所以除了事前慎選標的, 其他的風險都要轉嫁到買基金的人身上. 

根據 [2], 過去 27 年來, 高收益債的違約率是 4.42%, 而 2012 年的資料落在 2.2% ~ 3.3%. 查看下圖, 違約率的起伏一直都非常大, 取平均不是很有意義, 但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量化方式. 用 Excel 去算, 如果平均違約率達到 4.42%, 而平均配息不到 6.3% 時, 此時高收益債的獲利就會比定存差. 換言之, 配息率不到 7%, 就不太應該買高收益債. 否則與負擔的風險不對等.

loss-given-default-of-us-euro

目前違約率與配息率都低於平均, 表示熱錢氾濫. 在主要國家升息前, 或許這個趨勢還不會改變. 違約少一點, 利率不太差, 應該是目前投資人最樂意看到的. 但會不會一直這麼美滿真的很難說. 畢竟違約率牽一髮可以動全身. 根據 [3], 由最低點介入, 有機會獲利 70%~80%. 這可能是另外一種投資的方式. 參考 [3] 的圖如下. 

high-yield-bonds-return

[ref]

  1. 債券違約
  2. 富達, 債券的十二堂課: 第四堂課違約率
  3. 富達, 債券的十二堂課: 第五堂課高收益債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