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到大陸出差,就在出發前筆電變得怪怪的- 非常地慢,好像哪不對勁.本來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 上次就是直接買一顆新硬碟來重灌. 不過這次馬上就要出差, 似乎沒那麼多時間可以把這些事情做完, 只好把笨重的 Apple 的 Time machine 大硬碟也 hand carry 到大陸去施工.
沒想到真正有問題的應該是 time machine, 被它重灌過以後, 我三歲的 macbook pro 就不會動了. 一開始 time machine 還能 copy 出一點東西, 所以我勉強拷貝了兩個重要的資料夾出來.最後它就完全罷工,連磁碟工具也修復不了.這給了我一個啟示,time machine 如果怪怪的, 一定要趕快備份, 愈拖愈危險!
因此第一天上工只能靠手機回 mail, 到了第二天午餐時間, 我就冒雨衝到北京的五道口購物中心買了一台 13″ Apple Air 回來.什麼規格都還沒摸清楚, 反正就刷卡買了號稱可以 12 小時不充電的. 在大陸蘋果店買東西不算貴, 但是刷 “外卡" (外國卡?) 要加 3% 手續費,這樣一來就貴了不少! 回到客戶公司用了之後,發現我這型號比較低規. 記憶體少只有 4GB.測試了一下, 其實基本夠用.不過還是手癢把 swapfile 設到 SD 卡上.
sudo launchctl unload /Library/LaunchDaemons/dynamic_dns_updater.plist
sudo vi dynamic_dns_updater.plist
把最後的 private/var/vm 改為 /Volumes/32GB/vm
sudo launchctl load /Library/LaunchDaemons/dynamic_dns_updater.plist
試過不重新開機真的可以用, 但重新開機後就不行了, 還不知道為什麼? 推測是 SD card driver 比 sleepimage 還要挽起來的關係.
至於內建硬碟不但小 (128GB),而且和一般 SSD 規格不相容, 使我原本的 1TB SSD 毫無用武之地,必須要另外買特殊規格的 SSD 卡, 以及梅花形的螺絲起子.今天買的東西都送來了, 於是開始施工.首先拿出在露天拍賣買的五星 (更像是梅花) 螺絲起子! 一開始起子滑牙拆不下螺絲, 還以為自己買錯了? 看到另外一個賣家的圖片才領悟到我應該要換 1.2mm 那頭.Apple 真的相當狡猾, 螺絲是用梅花形的, 乍看之下很像是被轉壞掉一樣.
用對工具之後, Air 的後蓋就輕鬆地被拆下來了! 我買的 200 工具組還附了一個撬棒,讓我們把 SSD 挖起來.這 SSD 的上方全部都是電池, 難怪可以號稱用 12 小時.
兩隻 SSD 排排站.原本的顆粒是 SanDisk 的, 控制 IC 是 Marvell 的. 新買的 SSD, 控制晶片和顆粒都是 Samsung 的.Apple Air 13 年式的 SSD 和 13 年上半年以前的形式不相容, 比較短一點.這點我有注意到, 要是買錯就悲劇了. 基本上 768 GB 和 1TB 的 SSD 都只有 12 年式的 Apple Air 才適用, 13 年式的最大也看到 512 GB.
換了 SSD 之後, Apple Air 就被視為一台新的電腦.此時可以從 (新的) time machine 中把以前的環境都還原回來.
不過悲慘的部分是 Office 又要啟動一次. 我很不想讓微軟賺我兩次錢. 除了等到上班日打電話到微軟客服中心電話啟動之外,我也再調校一下系統字形吧! 有好幾天都有人說我寄的信變亂碼, 這在我第一用 Macbook Pro 的時候也發生過, 當時是用安裝新細明字形解決的, 最近微軟似乎不給下載新細明字形了,趁這個假期好好研究一下!
對了! 有人說為何不一次就攻頂買大容量的 Air 呢? 實在是因為它只有 128GB 和 256GB 兩款有現貨. 如果要買 512GB 的, 至少要等 3~5 天. 稍微拖一下我就回台灣了, 沒有必要等客製的版本. 再說, 一如我不想讓微軟賺我的軟體錢那樣, 我也不喜歡讓蘋果賺我的硬體錢.自己在淘寶買的 SSD 比蘋果賣的便宜不少!
只有個小東西非買蘋果出的不可,那就是我本來有兩隻 MBP 用的 MagSafe 變壓器, Apple Air 改用了 MagSafe 2,所以要多買個轉接頭,讓原本的變壓器延續它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