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第十課

本次來分享的講師是熊健生 (Repus, super 倒過來拚) 學長, 他很特別地帶了大學畢業的女兒來旁聽. 畢竟老爸在家裡講自己的經歷給小孩聽好像自賣自誇, 如果能當著一整間教室的校友公開講,顯然有說服力多了! 這招我覺得挺不錯!

學長說, 因為校友會陳執行長給他的講題是自由發揮, 所以他也特別地苦惱要講些甚麼? 最後他決定分享他的人生經驗, 這樣誰都不能講得比他更好, 甚至挑出毛病了! 熊學長在公開領域的資料非常少, 如果不是他現身說法, 我們從網路上頂多能查到他曾經是振曜 (Netronix, 6143) 的總經理, 建漢 (3062) 的行銷業務處副總,無法得知他的個性或是作風.所以這次能參與這堂課真是難能可貴.

熊學長畢業於輔仁大學 (1986),碩士班就讀於清華大學電機所 (1988),最後是因為參加交大 EMBA (2011) 才與我們結緣.學長今年離開了振曜,加入我們瑞昱前長官李職民副總的雍智科技 [1] 擔任 BU head.哈,世界還真是小呢! 以前李長官在舊廠時還曾經坐在我右手邊的第二個 block. 在查資料時順便看了一下振曜, 它今年組織大調整, 換了總經理、稽核主管、財務主管、會計主管、董事、研發主管,..[2]. 所以雖然振曜去年賺了 8 塊, 學長的離職想必事出有因, 就不研究了.

學長分享的第一個 footprint 是求學時代. 學長說他們的國文老師很喜歡叫人背書, 每次上課都要點人起來抽背. 但老師年紀大了眼睛不好, 課堂又是階梯教室, 所以他們班就有人負責翻找課文朗讀, 被點到站起來的同學只負責動嘴演雙簧.看來這招到學期末都沒有穿梆, 老師還稱讚這一班是歷年來僅見的好學生.這個事件的當事雙方雖然都不可取,但厲害的是學長有自己的見解. 他說這告訴我們在職場上也有內外之分.那些出去跑客戶的業務就是負責動嘴的, 後方的 RD 就是負責唸課文的. 前方演得生動, 都靠後方的支援. 但後勤部隊自己見不了光, 一來客戶的點名簿裡根本沒點到那些人, 二來叫後方 RD 上前線的話搞不好講錯更多, 客戶不知道的什麼致命 bug 全抖出來了哪還得了~~~

第二個是事件是學長大一的時候, 就有大四 (?)學長要他幫忙在體育課代點 – 也就是點名時舉手答"有". 結果學長氣質太像大一, 立馬被體育老師拆穿. 老師說要記學長兩個大過! 這時大四學長也跟老師求情, 說學弟無辜, 都是他要求的. 體育老師說, "好! 那你退學."  後續倒底是被記幾個過, 或是誰被退學就不追究了, 我想老師也是嚇嚇他們. 老師說到一個重點, "一看就不像大四的." 這就是代點被拆穿的關鍵. 學長說,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 – 要知天命. 不要看人家做什麼? 你也想做什麼! 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那個條件. 別人可以這樣那樣,我不見得可以.

第三個事件發生在學長就讀清大之後. 學長說他讀輔大的時候, 大家寫好程式要去跟助教登記自己的程式有幾頁, 才能在計算機中心印出幾頁報表紙. 到清大的時候, 有天發現室友抱了一疊報表紙回來, 學長趕忙問他, 這什麼程式那麼大? 結果室友說, 沒! 這是計算紙. 這種資源上的貧富差距也給了學長相當的震撼. 學長說這告訴我們 run 公司也要看有多少資源. 資源多有資源多的作法, 沒有資源就不要去做資本密集, 人力密集, …之類的產品.

學長考清大電機研究所的時候也發生過一件趣事, 那就是他兩場口試中有一場完全答不出來. 老師的題目是 :"假如有一個系統壞掉了, 甚麼顯示都沒有要如何 debug?" 學長只能回答不知道. 即使老師進一步提示: 要找出 blockdiagram, 然後…學長還是說不知道. 一路不知道到底,這部分看來是沒分數了. 不過即便如此, 學長還是考上了電機研究所. 我想學長的筆試成績應該相當地傑出. 因為他還說如果是某幾個學校的畢業生去口試, 老師根本不問那麼多, 直接帶他們參觀實驗室. 在我印象中, 那時的研究所非常難考,頂尖科系的錄取率只有 8%,熱門科系大概也只有十幾個百分比的錄取率. 呃…那這件事給學長的啟示是什麼呢? 學長找了把他問倒的這位老師當指導教授.

學長說, 既然這老師那麼厲害, 不如就跟他吧! 說也有趣, 這位老師竟然願意收什麼都說不知道的學生. 不過在往後的兩年當中, 指導教授不斷地當眾指正學長的做事的方法和態度. 像是參加 seminar 聽不懂怎麼不問? 跟教授討論論文怎麼沒有帶 engineering book? …在老師不斷地要求之下, 學長的習慣也改變了. 後來因為每次問問題, 問到老師都要把問題帶回去研究, 說下次再回答你. 學長說, 他一生中有兩個貴人, 他的指導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個. 雖然被指責很讓人難過, 但是也因為這樣才得到成長. 如果一個人隨隨便便, 不可能變得 outstanding.

接下來學長分享在建漢 (CyberTAN) 的經驗.他在建漢的時候是負責業務,有一次和董事長、總經理去拜訪他們最大的客戶.結果客人說, 我們不用認識太多, 反正你們五年換了五個總經理, 認識了也沒用, 這次是最後一次用建漢的產品, 下次就不用了. 身為業務頭頭, 學長聽了當然很無言. 然而, 即便公司很亂, 學長最後還是把生意做起來了, 也贏回客戶的信任.學長說, 在搭順風車的時候看不出能力的高下. 只有在逆境的時候, 能夠臥薪嘗膽、反敗為勝才是真本事. 出錯的時候要把功勞給員工, 過錯自己背. 因為部屬的錯就是你的錯!

後來建漢被鴻海併購, 學長又遇到了他第二個貴人. 鴻海體系下壓力很大, 擔任主管的人都要有肩膀扛起來. 要有什麼肩膀呢? 首先不能變成傳聲筒, 老闆要你做什麼? 你就 by pass 下去, 沒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傳聲筒. 一方面對主管的要求要能做到,另一方面還要有附加價值, 把自己的價值附加在主管的指令上面. 附加價值的大小決定你在組織裡面的地位 / 位置. 學長說, 如果你只是個傳聲筒, 在鴻海很快就被拔掉了. 人家跳過你就好, 何必付你薪水?

在金融海嘯時期, 學長說他學到一切沒有藉口, 再怎麼樣人家都能賺錢,自己當然也要能. 做業務的人可以有 100 個理由達不到業績: 產品不好啊, 開發進度 delay, 競爭對手倒貨,…聽起來都很合理. 不過業務就是成果導向,特別就是當頭頭的人, 除了各種內外在因素, 最重要的就是努力. 學長說當年有人跟 BG (business group) head 反映公司停車位不夠, 大老闆說, 不會啊, 我一大早來停車位都是空的; 下班的時候停車場也是空空的, 車位怎麼會不夠? 雖然此言一點都不合邏輯, 但是言下之下大家都明白, 活該晚到的人沒車位.

學長說當他三四年前回鍋振曜的時候, 他真正做到當責 – 把公司當作自己的. 經過 3 年的努力, 振曜從每股 EPS 2.32 成長到 8.08 塊. 其中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讓老員工改變思維. 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意義完全不一樣. 這邊的細節應該是相當精彩, 不過我暫且沒有時間研究; 如果用猜的, 會認為是元太入股振曜, 所以後來產品主力變成電子書的關係.

最後, 學長有個 "one more thing" – 套用 Jobs 名言. 做人要有格調, 不要受外面的影響就改變自己的原則. 過去他也是個好好主管, 對部屬的表現部會特別說什麼, 怎樣都好.但他後來也學到像他的指導教授一樣, 對於員工要有要求、要給訓練, 這樣員工才會有更大的成長. 或許員工當下也會牙癢癢的, 但只有被要求了才會成長, 部屬只是 free run 的話, 主管背了他們的責任, 相當於是靠天吃飯, 也在 free run.要有自己的原則, 才能展現價值.

當課程中場休息, 同場加映了一部短片 [3].簡單地講, 這就是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4] 的 23 分鐘視訊版.片子非常感人, 看視訊比讀書更有感覺. 但, 我未讀的 mail 太多, 數量已經不好意思寫出來了, 所以沒參加到 Q&A 就先離開了.

[ref]

1. 雍智科技

2. 本國及第一上市(櫃)公司(含98.10.30前TDR重訊)

3. 翻轉就是嘗試回到事物本身應該有的樣子 | 王政忠 | TEDxNCCUED

4.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第十八屆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第十課 有 “ 2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