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講師是臨危受命, 來代打的汪群凱學長. 汪學長的蒞臨指導對我來說有兩處新意,首先他不是交大的校友, 其次他也不是公司的董事長或是總經理.(謎之音: 你上次不翹課的話, 曾志朗教授也同樣符合這兩個條件. 不過那也不能怪我, 都是為了螃蟹養的那隻鳳凰才會缺席的…) 汪學長要我們稱呼他 Kenny, 他是光泉的董事,董事長特助,也是光泉集團 (包括萊爾富) 的小王子. 光泉就是由汪學長的祖父所創立的. 另外, 汪學長是小留學生, 在加拿大念書, 在台灣的學歷是政大企家班第 30 期的樣子.
話說學長準備的投影片相當地簡潔, 他說既然高階經理人培訓班要培養高階經理人和總經理, 他就少講一點牛奶和便利商店, 講講他做事的心得. 汪學長從 Who am I 講起,他說最早 "阿祖"是在迪化街賣紅豆湯、花生仁湯, 後來和賣油條的合作, 才有了店面. 接著賣果汁以及麵包. 因為當時 (1956 年) 吃麵包都會喜歡配牛奶, 所以他們也買牛奶來賣. 但是汪家的長輩覺得買來的牛奶都水水的, 乾脆自己養牛來擠牛奶算了, 於是乎汪家以三棟房子的價格 (8 萬元) 買了三頭牛來供應牛奶.後來牛奶變成本業, 日後就成了光泉牛奶的品牌.
當然, 為了喝牛奶而養頭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天不小心死了一頭牛, 全家人都抱頭痛哭, 還好另外兩隻牛沒事, 生意漸漸做起來.台灣的小牧場其實也不少, 像是四方、將軍也都是品牌, 但是光泉為何能從北味全南統一的夾擊下搶到第三名呢? 原因在於光泉公司其實頗有創意行銷的因子在裡面. 我小時候的 "雪克 (shake) 33" – 搖 33 下再喝, 台灣第一個利樂包飲品, 引進香吉士品牌, 到光泉茉莉蜜茶、冷泡茶都算是有突破或是有話題.
萊爾富超商創立於 1989 年, 而汪學長回台灣的時候 (2002 年),三大超商已經競爭激烈. 學長說他主修數學, 第一份工作是在國外當 QA, 所以他對於科技的東西相當有興趣.當時連日本超商都對於在超商裝設 MMK (Multimedia Kiosk) – 多媒體機有所保留, 但汪學長花了十八個月的時間 (2003/5~2004/11), 讓每一家萊爾富幾乎都有一台,據說這是台灣的創舉. 可惜先行者的優勢沒有持續太久, 7-11 很快也就有 ibon, 全家有 Famiport, 名頭都比萊爾富的 Life-ET 要響亮! 何以故? 據說萊爾富的策略是自己先低調, 等別人炒熱之後,就可以節省廣告費.因此, 即便第一個有電子錢包、第一個收停車費、第一個賣門票、第一個賣年菜的都是萊爾富, 但是大家的印象不太深刻呢!
當年汪學長加入光泉的時候, 雖然年輕有抱負, 但是一時之間也得罪了不少人. 比方說要做 MMK 時, 就搶了 IT 的工作. 學長想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 也就等於要否定 IT 和他不同的想法.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官大學問大,他也上了 560 個小時的 IT 課程, 考了 MCSA 等執照來證明自己有專業. 但十年過去, 學長的想法已經轉變了, 他認為做人比較重要, 因為企業就是人的組合. 要做高階經理人, 首先就要搞定自己. 一般人都愛講道理, 得理不饒人, 但得了理就失了人. 因此職務愈高就愈不能靠講道理, 不要想著對, 要想著怎麼修正到最好 – 這是學長看完 KANO 後對劇中 slogan 的詮釋.
學長說, 汪家的傳家寶就是…不能講. 講一點點的話就是度量和德行. 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要有度量. 人家批評你當然會很難過, 但是能把這些話聽進去最可貴, 所以才叫做難能可貴. 搞定了自己, 才能搞定組織. 做主管的時候, 不要想著自己, 要想著其他人. 這樣才能無私, 包括不藏私. 雖然好主管不只一種, 但是學長信服的說法是要做僕人式的領導.要當一個創造環境的人, 自己厲害不算厲害, 組織成功才叫厲害.
在企家班的時候, 司徒達賢老師有一句話讓學長奉為座右銘, 他也用這個來和我們作為分享的總結. "官位愈高, 聽力要愈好." 這句話有多種的意涵. 首先很多人會說奉承話, 要能過濾掉. 很多人說真話, 但是不中聽, 要能聽進去. 很多人互相指責, 要能聽出是非黑白. 所以說長官的聽力很重要.
主題很快講完, 學長抱歉地說他講太快了. 此時校友會的陳總幹事拱學長多講點牛奶和便利商店…的確, 前面講的很快, 光泉的歷史其實是這個階段才開始講的.我想後面應該就是 Q&A 了, 我該問問題嗎? 學長在前面講到, 要讓員工能夠放手去做事情, 不要和員工爭論對錯. 這時我心中浮現一個畫面: 如果我有一個 A 員工, 一個 B 員工. 若 A 員工和 B 員工爭論, 那我老闆要不要出來判斷對錯? 如果我說 A 對, 那跟我直接和 B 爭論有啥不同?
其實我走到停車場要離開的時候都還在想這個問題.天氣冷颼颼的, 我邊走大概邊想通了. 學長的出發點是要講求人和, 如果主管明知道 A 對 B 錯, 當然要管上一管. 除非主管自己也不知道對錯, 而手下又只有一個 A (甚至是 B) 才會放手他們自己去嘗試錯誤. 如果主管站在 A 的立場幫他打通關節、站在 B 的立場幫他找台階下,這樣應該是 OK 的. 謎之音說, 怎麼上課不問呢? 因為太多人問問題了, 我想聽人家問什麼嘛…
Q&A 的部分, 當然要講點牛奶. 光泉是以牛奶起家的, 學長對自家的乳品當然充滿信心! 他說早期講到牛奶, 一定是光泉的牛奶最好. 別家的牛奶都不如光泉的濃. 但是後來統一推出高檔品牌瑞穗鮮乳, 味全推出林鳳營, 大家的差別就不大了. 正常的牛奶乳脂肪含量大概是 3.2~3.8%, 如果乳脂肪含量更高,喝起來會更香濃, 不過那就是造出來…., 只要把低脂鮮乳的脂肪加到一般鮮乳, 就可以做出高脂肪的 "優質鮮乳". 根據我 Google 的結果, 不過現在超過 3.8% 乳脂肪含量的牛奶還真多咧 [1]. 另一方面, 所謂的低脂鮮乳也不見得低脂, 光泉的低脂倒是比較名符其實.
有人問到萊爾富要如何勝過 7-11 和全家. 學長說因為店數的關係, 目前三大超商的店數是 4:2:1, 萊爾富站在比較不利的位置.過去有很多創新的話題, 也有享受到一點 first mover 的優勢. 不過要突破僵局, 需要有不同的作為. 汪學長說他的父親 – 汪賜發董事長考慮讓光泉上市, 引進外部的資金來對抗另外兩大超商. 畢竟小 7 的背後有統一和美國母公司, 全家的背後是日本企業.而光泉只是家族企業, 汪董想把 "家族企業" 變成 "企業家族". 至於如何在家族和企業中取得平衡, 我想這就是現任董事長 – 學長爸爸所要傷腦筋的吧!
最後, 我講點個人的感想. 汪學長讓人感覺是一個滿真誠、好相處的人.對於很多犀利的提問, 都能坦然回答. 有人不禮貌地問萊爾富何時要收掉 (因為只是第三大), 他也只是笑笑說萊爾富不會收, 第三名還是有骨仔肉可以啃. 如果第三大 = 要收掉, 那汽車應該也只剩下兩個牌子了吧! 汪學長說, 這幾次食安風暴都沒有掃到光泉 (除商業週刊那次賀爾蒙事件可能是誤報之外), 可見得光泉的品質好. 學長說光泉對酪農的要求嚴格, 以至於有 10% 品質不合格的酪農跳槽到別家. 光泉的牛奶, 他們自己家也都在喝, 品質沒問題. 我想如果企業的核心價值能夠守住, 又可以進軍到大陸市場的話, 光泉集團應該是大有可為的.
[REF]
1. 牛奶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