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交大高階經理人培訓班第二課

這次請到的是曾經擔任 3Com 公司全球總裁的王崇智學長. 王學長是矽谷的知名人士, 有關他的報導也相當多, 別人寫過的, 我就直接列在 reference [1][2]. 學長的漫畫筆名是矽谷阿標 [3], 所以今天的投影片也都是和漫畫結合. 

首先學長介紹了自己的生平. 他說他的過去是一連串美麗的錯誤, 所以講了之後, 恐怕學弟妹們也沒辦法仿效. 學長從交大電信系畢業後, 就出國留學. 不過先前忘記告訴媽媽, 所以在媽媽知道他要出國, 哭了兩個禮拜後,學長就隻身到了鳳凰城. 學長不了解美國很大,所以下了飛機之後也沒安排人接機. 恰好有另外一位學長來接人卻沒接到, 就把王學長送到學校.王學長在機場碰到一位日本人, 大概是香菸帶太多了進不了海關, 就把兩條菸送給王學長. 王學長也就拿這菸送給接機的學長和舍監 (?). 光是這件事就讓學長一舉成名, 人家都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得了,禮數竟然這麼週到. 

學長到學校後, 也和其他學生一樣要去爭取獎學金.不過他當時英文不太好, 想跟教授說 “I can do anything,", 講成 “I can do everything." 教授被他 “強大的自信" 所震撼, 在一百多個學生中, 把 (助教?) 獎學金給了學長. 學長從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畢業之後, 原本想繼續進修. 但是他的教授所做的題目和國防機密有關, 王學長的留學生身分還不能接觸這些機密, 所以不能收他. 王學長一氣之下, 就開車到矽谷去找工作.

到了矽谷之後, 學長臨時找了個地方住下, 沒兩天就接到面試通知. 不過要通知的人並不是王學長, 而是前任房客, 只不過大家的英文姓氏唸起來差不多, 學長就陰錯陽差地去面談, 還被錄取. 王學長開玩笑地說, 他也創下了畢業 2 天半就找到工作的紀錄. 幾年後這家公司關門, 學長就去 3Com 找工作. 想不到面試他的人就是當初接機送香菸的那位學長, 相談甚歡之下, 學長就進了 3Com (1987 年).

學長在 3Com 待了一年後, 覺得公司有可以改進的空間, 就寫了一個 proposal, 叫老闆 (director) 升他當經理.Director 說我上面有三個 VP,你的 proposal 能說服他們, 我就升你. 於是學長真的說服 VP 們,順利升官. 當了 Manager 之後, 還得有下屬啊! 於是王學長找了兩位他最優秀的同事, 問他們要不要 report 給他. 一個就是當初面談他的學長, 另外一個是韓國人. 從此以後, 學長就開啟了一年升一級的模式, 十年後做到全球總裁.

這個 proposal 是啥呢? 學長說當時的 NB 還不能上網,所以他們做了世界第一個 PCMCIA 的網卡, 就這樣.雖然現在筆電自己都帶網路了, 但是在將近 30 年前這就是個創新. 有了這個好的開始, 學長從每年 35 M 營收, 做到一年 100M, 過了三四年就成為每年 1 billion USD 的生意. 後來 3Com 要開發大陸市場, 也請學長出馬. 於是學長就帶了 10 個人和 160 M USD 進去. 2008 年把這家公司賣給 HP, 拿回 2.5 B USD. (另外, 2008 年螃蟹公司也賠了 3Com 21.3 億 NTD, 對該公司也不無小補啊!)

在大陸六年有成, 有人問學長的成功之道. 學長說他只是走一步算一步, 摸著石頭過河, 並不是預見必定成功才做的.當初他也問過他的老闆成功的機率有多少? 老闆也只說 25%. 

這時學長已經 52 歲左右, 在飛機上的時間和地面上差不多, 一個月要飛 9 個國家. 有天學長驚覺小孩都跟他不熟, 快變成 uncle 了. 學長說, 他的小孩當時讀初三, 透過視訊跟他說, 如果你路過 “my house", 請幫我帶 video game 過來.於是學長決定退休, 把住址從 US Airline 頭等艙改回到地面.

學長退休之後做什麼呢? 他覺得生技比較有前景, 於是跑去加拿大 Saskatchewan 讀醫學博士. 學長說他受到電影駭客任務的感召, 想到一個人在另外一個世界裡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樣子. 於是他選了個零下 30 度的地方念書, 並且化身為一個窮學生. 王學長說他本來已經 30 年沒有跟人共用衛浴了, 當學生時又重溫了這種生活. 他說以前唸書時還傻傻的, 老師講的都信. 現在重新當回學生, 就忍不住想 judge 老師, 剛開始非常不習慣. 不過在學校就是乖乖唸書才能 pass, 所以還是強迫自己把醫學裝進 50 多歲的腦袋中, 順利地畢業!

結合了 high-tech 和 bio-tech 兩家之長後, 學長也鼓勵大家跨領域. 他說過去 high-tech 是先射箭再畫靶, 雖然沒有智慧型手機也能活, 但是它做出來, 賣給你了, 最後就變成必需品. 但生醫不是這樣, 它的終極理想在秦始皇的時代就已經很明確了, 那就是長生不老, 看你能不能達到而已.  另外 hi-tech 的高峰期已經過了, 以前 4, 5 年級生還有撈到一些. 但放眼未來, 創新的東西已經變成資本密集, start up 的公司想要 go public 致富變得困難, 想要造成 paradigm shift (所謂典範轉移) 已經不太可能. 

(對了! 今天新聞說 Google 可以用隱形眼鏡做血糖機做的事, 這個滿厲害的! 不過這麼有創意的東西竟然是最大的公司提出來的, 小公司真的不妙! )

前面說到 6,7,8 年級生的宿命, 還包括老人不退休這項. 因為生技的進步, 其實大家都還挺健康的. 如果產業沒有大爆發, 上面的位置都也被佔走了, 這樣對年輕就不太妙. 工程師雖然想要跨出去, 但是現在分工細密, 很難說換就換! 而且在 10 個人當中, 大概也只有一個人可以晉升. 美國就有很多 50 歲的工程師, 也有60 歲的. (嗯, 假如不考慮 title, 而是工作內容的話, 我也有認識, 哈!) 學長說,大家應該進大公司, 然後設法比別人早一步升官. (學長的經驗談.)

未來的趨勢就是嬰兒潮的世代開始退休, 老人紛紛搬到大城市以便享受比較好的醫療照顧.美國因為不斷有移民進來補充新血,問題尚且不嚴重, 但台灣遇到同樣的狀況就很令人擔心. 另一方面, 有賺到錢的這一代, 小孩也達到了 16~24 歲. 他們是最幸福也是被寵壞的一代. NEET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族就是其中過太爽, self-motivation 又比較不足的那群人. 不過大家都要想想 – 不只是 NEET, 如果我們都活到 120 歲, 我們得跟下一代 (或許和下下一代) 競爭同樣的職缺.人老了就比較有惰性 – 就算健康不老花,最後還是會輸給年輕的.

假如我們打安全牌, 順利進入大公司後該做什麼呢? 學長說, 我們要了解公司的文化! 文化包括很多: 很基本的是 more team work, less self-intensive. 要了解公司的運作模式,公司期望你的 appearance, degree, tie (ya, 領帶) …都要照辦. 雖然說要 one step ahead 去競爭升官機會, 但是不能自私. 如果你自私, 大家都會知道. 所謂的 step, 也不是一步登天, 就算小碎步也行. 快半步也是快.

學長又說, 看東西不能唯物, 還要加上識. 識是物的 feedback loop, 兩者要一起看. Not only “rational", not only “me". 前者是說不要以為有理走遍天下,後者也和不自私有關. 當主管最重要的工作是做決策, 訂出 priority. 怎麼樣很快做出決定, 取決於所受的訓練多少, 以及對於是非善惡的價值觀有多清楚. 腦袋裡面一直考慮這個那個, 做不出決定比不做決定還糟. 出色的 manager 要能 against the crowd, 想的都和別人一樣, 永遠登不了金字塔的頂端.

公司 hire 你的原因, 是要你 plan for success, 不是 plan for failure. 我們遇到挑戰, 要去想成功了可以怎樣, 再接下來怎樣. 很多人都是負面思考, 把心思放在事情必敗的基礎上. 舉例來說, 我雖然想減肥, 但是我先框架住我很忙, 所以我沒時間運動, 也就沒時間減肥. 然後我該請假去走走, 但收假後變得更忙 …, 這樣就會 plan to failure. 

成功的重點還包括 managing unknown, You know what you know (YKWYK) 在派型圖裡面是佔最小的, You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YKWYDK) 多一點, 但絕大部分都是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YDKWYDK). 每次擴大一點自己的領域, 就會進步一點點.( 那有 You don’t know what you know 嗎? 嗯, 有, 神鬼認證裡的 Jason Brourne 一開始還不知道他很能打…哈!) 總之, 沒有人知道的東西, 就是你的機會.

學長說, 我們要有 bigger picture, 要 reach out. 後者是說和同質性低的人互動, 增加 YKWYK. 前者是說要更宏觀, 對於任何事情要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雖然不一定要全懂, 只要比別人多懂 10%,也要 show 出來. 不要悶在心裡, 等到後來有個多懂 30% 的人出來說話, 那只會讓自己覺得我果然不懂. 總之, 王學長認為, 雖然不是先知先覺, 但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這樣才能做決定. 就算是盲目的信心也比沒信心好.

除了自助, 我們也要有人助. 學長講了一個 lucky coin 的觀念. 這個故事本來是說, 在萬不得已的時候, 使用這個 lucky coin 一次, 它能實現你的願望. 但是我們在職場上可能也會遇到卡關的時候, 如果拿到 lucky coin 而突破這個困難, 功力可能增加十倍. 所以這個是指貴人相助的意思. (不過惡人也能相助吧, 好比嚴蒼茫強迫方歌吟吃了百日十龍丸, 詳見溫瑞安的<大宗師>). 不要以為貴人就是高官, 學長說我們要避免被 HIPPO (河馬) 所左右, 而沒有了自己的想法. 所謂 HIPPO 就是 highest paid person’s opion, 意指長官講的不一定對.

最後, 學長說, 講了那麼多, 要行動! Timing is now. Action now!

因為學長講的內容太多, 其實不太好消化. 簡單歸納起來, 我們要正向思考, 勇於挑戰未知. 生醫看起來很值得跨領域, 而且學長去念生醫的年紀還比我現在大咧! Google 成立的 Calico [4] 專門研究抗衰老, 而學長的公司也在做類似的事情. 不過另外一個不用跨太遠的 big data 也很有趣. 學長說台灣在 big data 遙遙落後, Google 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實用化了,Facebook 也同樣收集了大量的用戶資料做行銷之用.看來這個很好玩, 不過鐵定是個資本密集的行業.

[REF]

1. 【灣區人物 】王崇智的第二波 (2011, 內容以近況為主)

2. 矽谷阿標紅透半邊天 交大校友部落格連載囉 (2009, 內容以大學時代為主)

3. 矽谷阿標 (~till now, 都是漫畫)

4. Calico (2013)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