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同樣是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作品, 寫於他將近 85 歲的時候, 大概是 1991 年吧! 如果讀過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1999 年出版), 應該可以跳過這一本.
舉例來說, 同樣是描述景氣循環, 這本書是用文字描述 3 個時期: 修正階段 (股價盤整)、調整或相隨階段 (順勢波動)、和過熱階段 (急速擴張). 等於只講到起漲的過程. 但是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中, 作者改用 “科斯托蘭尼的雞蛋" 來描述漲跌的週而復始. 作者的功力愈老愈好, 所以 85 歲之後還是有所進步.
如果說本書有什麼特殊之處, 我想就是這裡特別強調了股價是資和心理的綜合結果:
T (趨勢) = G (資金) + P (心理)
科斯托蘭尼是匈牙利人, 但他習慣以德文寫作. 因此 T 可以想像為 Trend, G 是 Gold, P 是 Phychology 比較好記. 雖然作者非常反對金本位制, 也認為黃金是不恰當的投資, 因此用 Gold 取代 Geld (德文的錢) 有點不敬啦…
這有什麼了不起呢? 它可以解釋一些現象. 人們常常說, 為何業績很好股價卻不漲? 重點是在上述的公式中, 完全沒有業績這個項目在裡面! 若不是利率低, 資金浮濫導致上漲; 就是股民預期買了這支股票後會上漲. 若是沒有人帶頭買, 一般人也不敢去買. 這就導致了股價與業績之間的落差.
相對地, 如果一開始業績極差, 差到不能再差了, 反倒是會有買盤進駐. 好比是 3527 的聚積, 上半年獲利衰退 -62.64%, 該退場的都嚇走了. 於是 8 月初來了一波買盤. 不過因為很多人是融資買的, 等於它從 70 漲到 75, 一旦先買的人獲利了結, 後繼者馬上做鳥獸散, 現在又跌回 70 元左右.
人腦的不理性造成股價忽上忽下, 但電腦的程式交易更是不可靠. 一張烏龍單就可以引發連鎖買賣, 造成更激烈的漲跌. 作者說我們不可能預測股市, 因此只有長期持有和逆勢操作可以賺錢. 看技術線形有時候賺有時候賠, 但最後總是要賠掉! 最適合在股市投機的人是醫生, 選股好比幫企業診斷一樣. 最不適合投資的人是工程師, 因為我們最講究邏輯性, 而股市是沒有邏輯的 (難怪, 出書的有很多都是醫生…><|||).
一般人都推崇作者由總經來判斷是否應該投資的功力, 在本書中他也大方地介紹了他熟悉的五大洲三大洋的每個交易所. 但是對於去過的城市還沒有作者去過的股市多的平常人來說, 應該可以把他的大浴缸理論移植到小浴缸.
作者說整體資金氾濫的話, 就像是大浴缸的水滿了, 會流到旁邊的小浴缸之中. 小浴缸就是股市. 但我們也可以把個股看成小浴缸旁邊的小水瓢. 只要常保樂觀, 還是有機會賺到錢. 畢竟逆勢操作的難度似乎更高~~~
最近一期的錢雜誌昨天才拆封. 它的封面是賺 13 倍的定存股, 翻開之後第一篇是讀者投書: “我的分紅保單每年只分紅 50 元怎麼辦? " 可想而知, 做對和做錯的結果差很大. 雖然我不是醫生, 還是可以多做對的事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