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 DIAL 是指 Netflix 和 Youtube 最近在推的 DIscover And Launch 架構. 這個技術有什麼稀奇呢? 其實它是另一種把手機/平板的螢幕投影到電視大螢幕上的方法, 特別是那些支援 DIAL 的 APP 在兩個螢幕上都存在時. 雖然說我們已經有了 Wifi Display / Miracast, WIDI 可以投影任何手機或電腦畫面到電視上, 不過它們只能視為螢幕的切換,沒有動用到 TV 上的 APP.這點是主要的不同.
使用 Miracast 也不算是容易的事. 比方說, 原本手機和電視都是各自連到家中的無線 AP 上網, 但是為了要做 Miracast, 他們得要切到 的 1, 6, 11 CH 三者其中之一去進行連線.不然他們沒辦法互相發現對方. [1] 若是無線 AP 本來不是設在 1/6/11 CH, 那麼就得有從 AP 暫時斷線再連線的動作.
根據 Netflix 所做的比較, DIAL 可以提供簡單的連線方式 (見下圖)[2] – 假如我們先忘記有無線 AP.此處的假設是:第一個屏 (電視、機頂盒、藍光播放機的大屏) 已經有執行 APP 的能力, 而不只是一台 "非智慧型電視". 如果電視原本沒有 "智慧", 至少得接上一個轉接盒, 電視端才能具備連網、又能執行 APP 程式的條件.
那麼, 為何只要在第二個屏 (小屏) 上執行 Youtube、Netflix,就可以跳過電視上的設定, 直接播出畫面呢? 這裡面共有 3 個不同的角色 [3]. 大屏的平台提供者 (1st screen CE device deveoper), 它要能夠用正確的參數把大屏的 APP 程式跑起來,並且確保小屏的 APP 的 payload 可以送給大屏的 APP.而小屏的 APP 負責提供 payload,大屏的 APP 負責收 payload. 另外, 無論是大屏或小屏的 APP 都要先註冊 Application Name, 這樣才能確保不會把 Youtube 的內容送給 Netflix 的 APP 程式播.
根據網站上的評論 [4], DIAL 的規格是為了對抗 Apple Airplay 跨平台的優勢. 若是我 Android 手機上有個 Youtube, Android 電視端也有一個 Youtube APP, 兩者卻不能夠連動, 使用情境就不如 Apple 方便了. 然而 DIAL 只解決了連線, Miracast 只解決了 mirror; 要讓使用者完全從 "瞪小屏" 轉到大小通吃 – 例如: 讓大屏可以顯示小屏應有的操作 (如增加手機聯絡人), 而小屏本身又變身為遙控器,不顯示聯絡人編輯畫面, 這個還有賴於 "非蘋陣營" 軟體開發人員的努力.
[ref]
1. WI-FI Alliance Member Symposium
2. DIAL
4. The story behind DIAL: How Netflix and YouTube want to take on Air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