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夢見自己朝著北極星的方向前進, 走著走著我突然覺得奇怪, 北極星會出現在這麼低的仰角嗎?那北斗七星呢?不是應該也在它旁邊嗎?可是如果北斗七星的仰角很低, 那麼古人應該就不會說什麼泰山北斗了吧!? 北斗應該是高高在上, 才會有北斗神拳吧!如果低低在下, 豈不是變成專攻下三路的拳法? 想著想著就醒過來了. 當然, 這個問題不急, 所以醒來之後就不管它了.
剛剛 Google 了一下, 發現幾個有趣的事. 首先, 北極星在北半球的仰角等於所在地的緯度 [1]. 第二, 北極星也可以換人做做看. 古埃及人看到的 “北極星" 是天龍座的 α 星, 古人稱為右樞. 它和現在人看到的北極星 – 小熊座的 α 星並不是同一顆. 總之, 因為地軸輕微搖擺的關係, 每隔 26,000 年, 這個圓周上的星星都有機會當北極星.
“泰山北斗" 語出 “新唐書韓愈傳", 新唐書在西元 1060 年成書, 估計當時看到的北斗和現在是同一顆. 只不過當時比較名不正言不順, 北斗星並不是在正北方. (後記: 剛剛洗澡的時候想到,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出自倫語, 當時的北極星應該更歪吧! 哈!)
又由於北極星大致在地球自轉軸的方向上, 以致所有的星辰都看似依據季節繞著它旋轉, 這才造就了它 – “北辰" 的特殊地位. 以北斗七星為例, 每年都繞著北極星轉一圈. 在秋天的時候, 它幾乎落在地平線以下. 所以中緯度地區的北斗神拳有時候確實也攻擊下三路~~~
最後, 雖然我們今天看到的北斗七星是長這樣. 不過, 因為這幾顆星星距離我們的遠近不同, 活動方向也各自無關. 若干年後, 它們將會如下圖般各奔東西 [2]. 因此我也得到了一個重要的啟示 – 我們從環境中擷取有用的知識就好, 只要它堪用, 並不需要是真理. 人類的壽命太短, 如果凡事都要服從真理, 恐怕是自找麻煩. 人類之於宇宙、之於神明、宗教都是如此.
當年王重陽從北斗七星創出 “天罡北斗七星劍陣", 它的威力強大, 世所罕見 – 雖然很快就被東邪黃藥師給破了. 不過王重陽如果仔細觀察北斗七星, 連續看個七八萬年, 想必就什麼陣法也創不出, 只會讓腦筋一片混亂, 比西毒還要先發瘋. 上有天文、下有地理. 如果張三豐看著長江漢水匯流處的龜山和蛇山, 連續看個六七百年就好. 他將會發現龜山上長出巨大的湖北廣播電視塔, 然後他就會忘記原先創出的穩重如龜又靈活如蛇的絕世武功啦! So…不要太執著對與錯, 開心就好.
[Ref]
3. 四季星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