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夢想街 57 號的節目中, 看到有關 “台灣 50″ 的操作介紹, 直覺上就想到一定是 “借用" 雜誌上的成果. 果不其然, 就在 3 月號的銭雜誌上看到完整的報導. 現在做電視節目還真是有趣, 因為每天要做一集, 顯然不可能深入耕耘新題材, 只好去挖別人的智慧財產來用. 來賓們還得在一天之間就把雜誌 K 熟, 並且在節目中講得煞有介事~~~
雖然說這個 “只買一支股, 養活一家人" 的專題只講到台灣 50, 我聯想到或許上證、中型 100 也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操作才對. 以下就拿 0051 和 0050 PK 一下, 看看 0051 是否有操作的價值?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
0050 | 股價 | 45.38 | 53.6 | 67.7 | 32.34 | 53.25 | 57.1 | 53.6 | 52.9 |
配息 | 1.85 | 4 | 2.5 | 2 | 1 | 2.2 | 1.95 | 1.85 | |
殖利率 | 3.96% | 6.97% | 3.54% | 5.63% | 1.8% | 3.85% | 3.63% | 3.49% | |
0051 | 股價 | 35.18 | 13.95 | 28.45 | 30.88 | 24.52 | 24.2 | ||
配息 | 0.77 | 0 | 1.7 | 0.9 | 0.9 | 0.75 | |||
殖利率 | 2.19% | 0% | 5.98% | 2.91% | 3.67% | 3.1% |
簡單地說, 中 100 的配息率確實不如台灣 50. 如果同樣的錢拿去投 0050 可以養活一家人, 那麼投在 0051 可能就得少養一隻狗或是貓. 然而我也驚奇地發現, 在 2008 金融海嘯的時候, 大型股還是可以配得出較高的利息, 故 0050 以 5.63% 的殖利率大勝 0051. 但是等到 2009 年狀況變好, 中型股的殖利率反而以 5.98% 大勝大型股的 1.8%. 這告訴我們說, 金融海嘯 part 2 再次發生的話, 我們應該看重中小型股的反彈力道, 勝於長抱大型股.
不過中型 100 的流通率真的和 0050 不能相提並論, 這點是大家不喜歡它的主要原因. 接著, 閒話少說, 整理一下達人們的看法.
達人 | 報酬率 | 技術指標 | 買進 | 賣出 |
施昇輝 | 20% | KD 指標 | 每天買, 日 K 高, 張數少. 大概是 5 – (日K/20) |
日 K > 90, 賣 50 張 |
張立平 | 16% | 月季線 | 站上月線&季線 (大約投入 1500 萬) |
跌破月線全賣出 |
10% | 定期定額 | 每月買 10 萬 | N/A | |
馬龍 | 10% | 股價 | 低於 5 年均線, 殖利率 5% 才買 – 大約 50 元 |
65 元賣一半, 70 元再賣 1/4 |
紅兔兔 | 9% | 成交量 | 大盤月成交量 < 2 兆元 | 大於 3.5 兆賣一半, 大於4 兆賣光 |
黃昭棠 | 15% | 成交量 | 大盤到高點, 單日量 > 5 日均量 80% |
大盤到低點, 單日量 > 5 日均量 80% |
? | 台股指數 | 7500 點以下, 每低 25 點加碼 10% |
7500 點以上, 每高 25 點減碼 10% |
|
錢雜誌
2012/11 |
20% | 景氣燈號 | 黃藍燈 +領先指標向上小買
藍燈大買 |
紅燈全賣 |
最後這位黃昭棠先生是台灣 50 的代言人, 他的說法屬於理論派, 所謂的高低點要在事後才能驗證, 根本不能拿來做為操作的依據. 至於最後一種講法, 按照台股指數來買賣, 大致上還算可行, 不過沒有報酬率的數據. 按照黃先生的說法, 在 7250~7750 點中盤旋的話, 策略是按兵不動等低點 (錢雜誌 3 月號 p.148).
上面說到, 就算是只買不賣的定期定額投資法, 也會有 10% 的報酬率. 仔細去看, 它是說 2003/7~2013/1 年累計的報酬率是 100.39%, 也就是說, 平均每年的報酬率大約 7.2%. 這個數字很有趣, 因為台灣 50% 從來都沒有配息 5.63% 以上, 7.2% 怎麼來的呢? 其實它幾乎都來自股價上漲的利多. 有很長的時間, 台灣 50 的價格都在今天的價格 (大約 55 元) 以下. 與其說是台灣 50 有多麼神奇, 不如說是定期定額投資終有獲利的機會 – 特別是 2008 年那個大波谷貢獻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