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巡者" 是俄國小說家盧基揚年科沉寂多年後的新作, 前幾天去買了一本, 今天終於看完了. 同時間買進的 “通吃iOS及Android:用 HTML5 + Script 就能開發 APP" 當然先丟一邊了.
小說的第一頁是否能吸引人是關鍵, 新巡者的開頭還是可以吸引我. “一個小孩在機場大吵大鬧不願意上飛機…", 嗯, 這讓我想起了電影 “絕命終結站" 第一集, 值得往下看喔!
這一集的主題, 勉強地說, 就是 “超凡人的存在主義" 吧! 大叫飛機會墜毀而拒絕上飛機的小孩是先知, 先知當然就能預言 “一定會發生的事". 如果某件事一定會發生, 那麼我們可以做什麼嗎? 平凡人大概不能做什麼, 但超凡人呢? 不管是為了自己, 為了祖國, 還是為了全人類; 他們也會試著想要改變必然會發生的事.
只是他們改變得了嗎? 先知的預示一定會發生嗎? 怎麼知道是超凡人干預了未來, 還是預示本來就不準? 要是那些干預只是短暫有效, 但日後會有更大的反撲呢? 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和前幾部書都不相同, 甚至有自我懷疑和否定的意味, 所以我才會聯想到已經不紅很久的存在主義.
這一集裡面的試著探討上帝與超凡人的關係, 試著解釋吸血鬼的由來, 個人覺得這幾段有點畫蛇添足. 早期的讀者可能試著在某些見面會中, 要求作者回答過這些問題. 不過盧基揚年科大人實在不必像鬼太郎的作者水木茂一樣, 幫每一種鬼怪的來歷都找出理由. 正確的典範有個現成的例子: 我們以前看了 N 集的 X 檔案, 不但始終還是搞不懂外星人的真相是什麼? 還白癡地誤以為下一集就會有答案. 能夠做到這樣就可以了.
不僅是我看出作者受到讀者反饋的影響, 其實連作者在序中也這麼說. 2007 年作者到台灣 “打書" 的時候, 由於深感台灣讀者的熱情, 答應在下一本書中把台灣也列為場景. 果然在本書的 238 頁, 第一人稱的男主角就踏入了中正機場, 並且在故宮博物院和台籍的超凡人范文揚會面, 交換對付幽界的心得. 我在想, 如果我在 2007 年參加台北書展的話, 說不定也能拗他幫我在書中軋一角呢? 比方說: 一個七級的預言家?
根據本書的定義: 預言家通常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但是先知可以. 預言家預測的事件未必會發生, 先知的預言, 只要被 “凡人" 聽到就一定會發生.
言歸正傳, 撇開作者對超凡人的存在主義, 它的故事還是挺精彩的. 幽界這次化身為有智慧的有形物體 (老虎, 年輕人…等等), 它的能量來自人類的犧牲. 因此天下太平無事的時候, 幽界就會希望先知趕快預言. 因為預言通常不是好事, 而是大災難. 幽界唯一不希望先知說出來的, 就是先知對幽界的預言. 可想而知, 當先知的預言都和幽界有關, 幽界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存只好捕殺先知. 這就是本書大致的故事背景.
“新巡者" 的結局, 大家並不難猜到, 超凡人的能量來自幽界; 沒有幽界就沒有超凡人. 而作者不會斷了他寫下一集的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