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我如何在股市賺了 200 萬»

在 “股市大贏家 II" 這本書裡面, 不斷地提到 “股票箱" 這個概念. 所以我單獨把這個理論的出處做一點整理. 以下摘要 “我如何在股市赚了200萬" 這本書的內容.

發明股票箱理論的人是美國的一位舞蹈家尼古拉斯·達瓦斯. 他以業餘人士的身分, 在 18 個月裡面賺到了 200 萬美金, 並且把他經驗寫成了 “我如何在股市赚了200 萬" 這本書. 本書在 1950 年代狂銷 20 萬冊, 並且對後人影響深遠.

達瓦斯當初並非有意進入股市, 而是他答應了一場夜總會的演出, 對方打算付給他股票而不是現金. 後來演出沒有談成, 達瓦斯感覺過意不去, 主動花錢和對方買下那些股票, 這就是號稱 3,000 元入市的由來. 買進每股 50 美分的布裏倫德公司(Brilund)股票後, 達瓦倫也沒有在意, 直到他赫然發現股價漲到 1.9 美元. 他賣掉這些股票並且獲利 8,000 美元.

此時他只是靠著新手的好運賺錢. 當他認為股市好賺之後, 就開啟了一連串賠錢的歷程. 當時, 他連買賣股票要收手續費和交易稅都不知道, 卻自我感覺良好地玩了六個月, 到處打聽明牌但賠掉了 3,000 元. 當他發現自己虧損之後, 決定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 – 加入了投顧會員. 不過, 這只是換個方式輸錢而已, 會員只是主力的出貨部隊, 於是他又多賠掉 2,200 元.

附帶一提, 由於達瓦斯最初接受的是多倫多舞廳的邀請, 因此他一開始只知道多倫多有股市. 賠掉許多錢之後, 他發現他所住的紐約就有華爾街, 於是改為在自己的 “家鄉" 操作, 以免再被小道消息欺騙. 適逢美國進入大牛市, 果然他一開始就賺錢 – 特別是一開始就賺了 1333.38 元. 但接下來運氣又再度用盡. 他頻繁地進出, 花了很多力氣, 最後算下來只賺到 1.89 元. 他的股票經紀人倒是賺了 236.65 元的手續費.

面對如此的困境, 他決定多鑽研投資理財的學問. 只可惜精美的投資建議書讓他虧錢, 基本面良好的公司也讓他虧錢, 連股市名言都可以讓他虧錢. 人家說要 “低買高賣", 所以他買了股價最合理的未上股, 但是當他想賣的時候卻因為流動性問題而賣不掉. 接著他發現大股東買賣股票要申報, 所以他決定跟著大股東走準沒錯, 不過大股東也是人也會犯錯, 所以他依然賺不到錢.

經過這些風風雨雨, 達瓦斯歸納出一些屬於自己的格言. 第一條就是不要聽信小道消息, 第六條是要注重基本面. 就在這個時候, 他發現自己竟然有一支忘記賣的鐵路股, 默默地幫他分紅, 而且股價還大漲. 因此達瓦斯把這個發現列為第七條格言, 發現基本面良好的潛力股. 於是他開始努力做功課, 先找尋最有潛力的族群, 並且從中找出最值得投資的標的. 千算萬算之後, 把自己所有的家當 36, 856.61 元以融資的方式買了一支鋼鐵股 Jone&Laughlin.

如果這本書寫到這裡就接近尾聲, 我們可以預期達瓦斯靠它賺了 200 萬美元. 不過很抱歉, 本書到這裡只是 1/3 的篇幅, 所以這位老兄其實是狠狠損失了 9, 069.18 美元. 這件事也徹底地打垮了作者做為股市高手的信心, 他認為自己已經盡了一切努力慎選股票, 做好所有該做的功課, 怎麼會落得如此的下場?

在傷心之餘, 他忽然發現有支從來沒聽說過的股票 Texus Gulf Producing 正在默默上漲. 這次他沒有做任何功課、沒有聽任何消息、憑直覺就把手邊所有的錢再次梭哈. 投入的錢多達 37,586.26 元, 買在每股 37 塊多. 股票入手之後, 他緊張到每 15 分鐘至一小時就要打電話給股票經紀人問股價. 如此煎熬的生活過了五個星期, 等到股價漲到 42 塊多, 他就再也受不了了而全數出清.

事後作者反省: 為什麼做好功課會賠錢, 跟著趨勢走卻賺錢呢? 可見技術分析比較可靠. 於是達瓦斯按照他新發現的理論, 反覆地練習幾次. 有時大賺, 有時卻也虧錢. 為什麼買上漲的股票還會虧錢呢? 作者最後想通: 原來此股早已經漲多了. 正常的股票只會在一個區間中起伏, 如果突破這個箱形, 代表有事情發生, 未來不是往上就是往下. 這就是股票箱理論的原型.

慢慢地, 達瓦斯習慣了不帶感情的操作. 這要感謝他的職業舞者生涯並未中斷. 當他環遊世界演出的時候, 只能夠透過電報來關注他投資的七八支股票. 每次收到股票經紀人送來的電報, 他就要立刻判斷是否突破箱形 – 該買就買, 該賣就賣, 無論是在半個世紀以前的寮國或是尼泊爾. 在那些國家, 有時候幾天才能收到一次電報; 謹守紀律操作變得非重要.

這是達瓦斯最得心應手的時期之一, 他的操作上了軌道. 直到奇怪的事情發生 – 竟然他手上的每一支股票統統都突破箱形下限, 發出賣出訊號! 為了嚴守紀律, 他只好把股票全部賣光. 起先他百思不解, 過了一陣子他才找到理由, 原來牛市結束了! 他成為順利逃出熊市的大門的人.

在這個階段, 他領悟到大盤雖然不能影響每一支個股, 但是兩者有相對強弱的關係: 值得買進的股票應該要優於大盤. 另外就是真正的績優股, 在熊市中還是比較抗跌, 特別是公司獲利能力的變好時, 股價還是會有所反映.

作者想通這個道理後, 在 1957 年買進了幾支他從來沒聽過, 但是能夠在熊市有表現的股票. 他認為先前在大牛市裡面, 該有表現的都反映過了. 在熊市裡面能夠有表現, 一定更有未來性. 這五支股票裡面, 一支是 TI, 一支是 Zenith,  至少這兩支我有聽過.

接下來, 作者以同樣的方式發現了賣香菸和箭牌口香糖的 Lorillard, 與信用卡界的龍頭大萊卡. 並且依據股票箱的操作模式, 在美國運通宣布進軍信用卡之前, 順利地出清大萊卡. 接著又碰到軋空行情等特殊事件, 讓達瓦斯賺進 50 萬美元. 因為作者還沒賺到 200 萬, 表示劇情到這邊又有波折. 荷包滿滿後, 他再次覺得股市賺錢很容易, 所以忘記了原則, 直接搬進號子的辦公室做起當沖~~~

不消說, 達瓦斯又開始賠錢了. 他在國外巡迴表演時可以靠著電報消息賺錢, 貼近股市操作反而失敗. 特別的是, 作者並非像巴菲特一樣關注基本面, 他在牛市是看到技術面操作, 熊市才會關注基本面, 連這樣的人也需要遠離股市嗎?  達瓦斯真的這樣做了. 他在重新檢討之後, 只准股票經紀人用電報和他聯絡, 並且不得推薦任何股票給他.

最後他把資金集中在 3 支股票: TI, Zenith, Fairchild, 就這樣讓他們漲到 225 萬美金. 作者認為還在漲的股票不要賣, 而且他對每支股票都設了停損. 就算跌破股票箱的下緣, 他的損失也在控制範圍之內. 好了, 因為作者已經賺到了 200 萬, 所以本書就到此結束了.

有個小插曲是, 當時代雜誌來專訪達瓦斯的時候, 先懷疑他的操作成績, 反覆檢查沒有發現問題後, 最後懷疑他是否會跳舞? 很有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