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實戶定義

昨天去吃午餐時, 看到商業周刊上的一篇文章說, 自從金融海嘯之後, 散戶都已經退場了, 現在股市只剩下大戶和中實戶. 大戶不用說是指有錢人, 中實戶這個名詞也算常聽到, 但是怎麼樣叫做中實戶呢?

聯合報根據券商公會的資料, 在 2012/5/9 有如下的報導. 

根據券商公會的數據顯示,台股年成交值5000萬元以上的中實戶及大戶人數為近11萬人,人數占整體市場比重雖僅3%,但對市場成交值占比高達41.8%。另,每年成交值1億元以上者, 人數占比1.5%,對市場成交值占比34.0%。中實戶對市場交易量的活絡扮演重要角色。

台股去年的成交量約為 27 兆新台幣 [註 1], 平均每個月比兩兆多一點, 它的 41.8% 大概落在 26,996,173,695 * 41.8% = 11,284,400,604.51 (千元), 分給 11 萬人, 這些人每年需要貢獻 102,585.5 千元的成交量, 也就是一年一億元. 看起來和上面的說法 (年成交 5000 萬) 有一倍的差距.

如果我們拿金融海嘯之前的數據來看 [註 2], 這年的成交量就有 33.5 兆之多.可見當時想成為中實戶, 難度還要更高一點. 所以我們可以假設聯合報的報導, 說的是證交所還沒統計出來的數字. 現在只要一年進出股市五千萬元, 您就是中實戶了. 而這個標準在逐漸下降之中, 難怪商業週刊可以說現在只剩中實戶在玩, 因為當年的大散戶, 都已經自動歸類到中實戶啦!

1.【年度證券交易總量值統計表】 100 年年報

2.【年度證券交易總量值統計表】 96 年年報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