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BML 呢?它和體檢時令人尷尬的 BMI 沒有關係, BML 全名是 Broadcast Markup Language (廣播標記語言). 它在 1999 年由日本提出來, 記載在 ARIB STD B24 標準之中. 如同它的名字顯示的, 這是 XML 的一種, 又用在數位電視廣播.
網路上相關的訊息很少, 最好的一個 link 可能是這個:New Generation TV platform API and Privacy Protection
試想, 如果電視台送過來的訊息是一個 XML file, 那麼傳輸效率還挺高的, 只要接收端的 browser 夠強, 就可以達到節省頻寬的目的.
至於在歐洲推動了很多年的 MHP (Multimedia Home Platform) 架構, 則是在接收端建好 Java 的虛擬機, 等著 run 傳過來 Java 程式 (例如用 DSM-CC), 相形之下效率就低了些.
最近在歐洲比較紅的 HbbTV 基本上也是以 CE-HTML 做互動.未來更將改用 HTML5 取代 CE-HTML. 在那一天還沒有來臨之前, 我們先關心一下歷經市場十多年考驗的 BML 吧,它的 API 多達 229 個! 有些功能連 HTML5 都還沒有.
BML Broadcasting Extension API 包括:
• EPG API
• VOD/Broadcasting base on Home Server API
• Storage API
• Interactive/Presentation API
• Other TV set Control API
比方說, BML 還支援把節目的畫面用印表機印出來, 這樣夠炫了吧!更別說什麼連續劇預約錄影, 硬碟儲存權限保護等等了. 因此, 在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中, 作者認為 BML + HTML5 會是最佳互動電視的解決方案.
不過, 個人以為 BML 幾乎只有日本人在用, 而 HTML5 可以無限改版擴充, 總有一天 HTML X 樣樣都會比 BML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