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晚上和客戶 review bug 到很晚的時間, 才有時間裝我那兩台傻多 1800 的無線 AP. 還沒把第二台 wireless AP 設定好, 就赫然發現已經凌晨兩點多了, 只好趕快去睡覺. 結果翌日的星期六整個昏昏沉沉的. 星期六的 bug review meeting 則是從 8:30pm 開了四個小時, 到星期天凌晨才吃到星期六的晚餐, 呵!欸? 這個跟管理學有和關係呢?有的.
剛才我讀到 "世界經理人互動社區" 網站上的一篇文章 – "企業員工為什麼會懶?" 就問了自己這個問題, 為什麼我已經請長假了, 還會在週末加班? 而再過一會兒, 下午兩點還要再跟客戶 review bug? 為什麼不趁星期假日去遊山玩水呢?我倒底哪跟筋不對呢?這些還是要從管理學裡面去找答案.
"企業員工為什麼會懶?" 這篇文章裡面舉了兩個例子, 說明何以會導致懶惰.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曾经介绍过这样一个典型:在大西北农村,有些农民穷得只能主要靠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每年过冬都要救济棉衣,但每年过冬又都没有棉衣穿。冬天来了,给他们救济一套棉衣。到了春天,他们就把棉花抓去变成夹衣。进入夏天,天热了,他们又把夹衣剪开,变成两件衬衣。之所以他们会如此,是因为他们相信,冬天来了,政府还会再给他们棉衣。
鉴于这种情况,政府调整了救困扶贫的思路,给困难户输给“造血功能”。对于特困户,无偿提供二十只绵羊,让他们放牧后卖羊毛致富。可有人从县城领到羊后,还等不及回家,在路上就宰了一只吃了。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们坚信,这二十只吃完了,国家会再给二十只。
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够懒、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并可不承担任何后果,他就不会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智慧。
“人在勤劳无益时,不会不懒。”这是管理学第一原理的第二推论。
原本的管理學第一原理叫做主體人自我肯定原理, 白話地是說, “任何一個健康的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服務於他自己的目的的。” 這說明如果勤勞 "才" 有益, 人就只好勤勞. 如果不勤勞 "也" 有益, 就會變消極.
所以我可以用人性原理來解釋我的行為, 如果我懶惰, 其他同事就會辛苦, 客戶就會抱怨, 接著我的名譽就會不好. 為了避免我不想看到的結果, 所以我只好選擇勤勞. 原來這一切都是可以解釋的.
在網路上 Google 了較完整的第一原理的內容. 其中的 6 點內容, 和 3 個推論如下 [註]:
1. 自我意識, 指分辨人我.
2. 自我決策, 人有選擇的能力.
3. 自我肯定, 人依據自己的價值觀做有利的事情.
4. 自我中心, 任何考量最後都離不開 "我".
5. 慾望無限, 人類求好的心不像吃飯一樣, 吃飽就滿足了.
6. 自我異化, 好像是指輕度的自我麻痺, 明知喝酒會暈眩還是會去喝.
第一推論:人在可以懶的時候, 不會不懶.
第二推論: 人在勤勞無益的時候, 不會不懶.
第三推論: 可能發生卻不應該發生的事, 一定會發生.
個人認為, 其中第二推論和第三推論可以連結成新的推論. 勤勞無益也不一定要懶惰, 可以做改變.
像是電影 "賽德克巴萊" 所呈現的. 賽德克族在日本人的統治之下, 明知道勤勞無益, 所以喝酒來自我麻痺, 這完全符合第二推論. 但是有一天, 他們根據推論三, 在明知不可能成功的狀況下反抗日本人, 讓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的發生了. (管理原住民的日本人則符合第一推論…)
說起來管理學還真的整理出不少有用的東西, 下次有空的時候要看一下其他 7 個原理. 不過在此之前, 我得先去吃點東西, 不然萬一開會到晚上六、七點還沒吃午飯, 我就太不懂自我管理啦!
[註] 引用 http://bbs.tianji.com/zhuti/1220112/
[Ref] 企業員工會什麼會懶, 舒化魯先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