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案子的好處是讓大家有飯吃, 但壞處是要把不懂的東西搞懂.
今天收到的 spec. 裡面有一個 double bass. Double bass 是啥呢?就是低音大提琴. 不過顯然客戶不是要我們把提琴的 MIDI 做給他, 而是要調出 double bass 的效果.
一般的 bass, 也就是 bass management 裡面的 bass; 會把聲音完整地送給大喇叭 (Large Speaker), 並不會刻意地把裡面的低音分離出來, 送到低音喇叭 (sub-woofer) 去.
如果是 double bass 的話, 就是大喇叭裡面有 bass, sub-woofer 裡面也有 bass. 此 double bass 之謂也!
就這樣簡單嗎?還有一點小技巧在.
按照上面的說法, 低音被送到兩個喇叭, 豈不是把低音給放大了?此處有兩個作法.
1. 用一個分頻點, 把分給 Sub-woofer 的最高頻率定下來.
2. 單獨調整 sub-woofer 的音量和分頻點, 專門去補大喇叭在低頻的頻率響應.
方法 2 似乎是比較高明的做法, 據說聽音樂時很適用.
當然方法 1 也可以用來強化低音. 假如大喇叭的 roll-off frequency 在 40 Hz, 也就是 40 Hz 以下的低音就不太完美了. 若把 sub-woofer 的分頻點設在 100 Hz, 則 0~40Hz 可以正確輸出, 40~100 Hz 的中低音 (mid-bass) 也得到了強化.
[ref]
http://www.avsforum.com/avs-vb/archive/index.php/t-780149.html
看了這個(還有想到以前看過的一些spec), 我都會想說: 會不會選定的分頻點要是根本不適合使用者的喇叭…
要嘛做個選單讓使用者調整, 但也不是每個使用者都懂得該怎麼調比較好.
要嘛IC會自己動態調整, 但依據是啥? 自行calibration? 跟喇叭交換info(又沒有類似HDMI的機制)
btw, 我的印象是dolby bass management的某些config, 主聲道是原本聲道經過HPF, 而 subwoofer是原本聲道混合後經過LPF, Cash有機會可以再去查查.
我也記得 Bass Management 是這樣. 雖然低音很難調, 我想這也是玩家的樂趣吧?除非從 mic 收音進來, 否則確實無法自動調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