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的 Gist 並不是指醫學名詞 (腸胃道間質瘤) 那個 GIST, 而是一種整合型的人脈管理工具. 說到管理人脈, 大家心中可能浮現出正經八百的印象, 但是如果把它想成不玩遊戲的 facebook, 這樣的描述還比較精準.
在 http://gist.com/, 這個網站註冊一個 email 位址之後, 它允許使用者加入常用的 IMAP 信箱帳號, 以及常用的社交網站帳號 (目前只有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接著我們就可以看到所有人的動態都集合到一個公佈欄. 這個公布欄可以幫常常聯絡的朋友排名在前面 (注意下圖有個 importance 指標), 這樣即使不上twitter, facebook, 也可以看到誰的眼睛被貓踩到之類的訊息. 這個網站有 Outlook 和 browser 的 plugin, 就算不開 browser, 仍然可以對朋友的狀態一目了然.
當然, 如果這上面的東西和 facebook 差不多, gist 就沒有什麼特別了. 它的主要訴求還是人脈管理. 所以每個朋友 (或者說聯絡人) 換了工作, 或是大頭照, 我們都可以在畫面中清楚看到. OOO 的公司換成 XXX 了之類的. 所以 XXX 公司對你的 importance 就上升了. 甚至它也內建 Google 欄位, 讓使用者可以快速查詢, 比方說:XXX 公司是做什麼的? 你的朋友最近有什麼新聞?
此外, 某人可能是你的 MSN 聯絡人, 但不是 facebook 朋友, 沒關係, gist 可以建議你 facebook 的 AAA, 就是 twitter 的 ZZZ. 然後附上一個信心指數. 很有趣吧!
原本我想用 msn 的帳號來註冊 gist. 但是註冊時需要到信箱收信 confirm, 註冊才能生效. 說也奇怪, 我送到 msn 帳號的確認信, 完全都收不到, 連垃圾信裡面也沒有?驚訝之餘, 我忽然想到 msn 和 gist 是競爭關係嘛!MSN 默默地把對手過濾掉也是正常的. 如果大家登入 wiindows live, 應該有看到下面的圖案吧?Microsoft 顯然不希望 gist 變成人脈管理的老大, 這樣以後要買下來就比較貴了, 哈!
當然, 我不排除是我自己的疏忽, 導致 hotmail 收不到 gist 的信. 總之, 這個世界, 因為科技而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