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綠角的基金 8 堂課»

“綠角財經筆記" 是台灣最強的財經部落格. 看到綠角兄出書, 我也去買了一本. 拜今天開車時紅燈都等很久之賜, 我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

我就直接講重點吧!想要知道細節的人可以去翻書. 我總不能把每堂課的講義都列出來, 哈!

首先, 作者強烈反對基金的手續費, 將它視為洪水猛獸. 因此我們只剩逃出台灣, 到美國買 ETF 一途.

很多前輩都說過, 買低手續費或無佣金的基金是唯一可以戰勝大盤的投資工具. 先做對了這步, 才考慮股債平衡, 資產配置, 重新配置.

其次, 作者也討論了很多投資策略. 對於停利, 停損, 他都不以為然. 在作者的心目中, 定期定額是最好的策略, 只要隨著收入增加和通膨把定額的 “額" 適當地增加就可以了. 至於定股 (不論價錢都買一樣多股) 和定期定值 (事先決定每一期資產的目標, 買到那個總市值為止)的投資, 並不見得會比較好.

投資策略這件事本來就是見仁見智, 只有贏家沒有專家. 既然侯文詠先生叫我們要用自己的腦袋思考, 我就稍稍質疑一下. 既然停利和停損不好, 那麼何必要做資產重新配置呢?假設美國:歐洲 : 亞洲 :  新興 : 台股採用 20:20:20:20:20 的資產配置好了, 現在要做資產重新分配, 把漲多的新興市場賣掉, 去買低迷東歐市場. 不就等於是對新興市場停利嗎? 如果有信心到不用停利, 停損, 又何必做資產重新配置呢?這只不過是巨觀和微觀的差異罷了.

此外, 在這本書中雖然舉了很多例子. 但是用來說明停利沒好處的例子 (先緩漲後緩跌), 用來說明停損就很讚啊! 只要從最高點往下 10% ~ 20% 時停損, 獲利就會比定期定額不停損更大!作者認為, 停損之後, 如果很快就投入市場, 等於是沒有停損. 何況停損之後的資金要放到哪裡去呢?不過, 我覺得還好耶,  停損之後, 當然是去買完全不同的標的囉. 就算抱著現金也不是壞事.

我自己向來有一個疑惑, 現在似乎比較清楚了. “主動式的基金為何常常輸給大盤, 難道真的只是因為人算不如天算嗎?"

所謂主動型基金, 就是主動挑選好公司的基金. 被動式的 ETF, 則是買進整個指數成分股的基金. 而大盤指數呢?它根本是一個不實在的數字, 只是用來反應股價的相對高低. 任何一家公司上下市都不會影響指數. 不管大環境怎麼變, 只要代公式算一算, 新的指數就出來了! 道瓊工業指數的原始成分股, 只剩下一支通用電氣還在, 其他全部都新的股票被取代了!未來也許連通用都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這個指數又怎麼反映真正的基本面呢?

舉個誇張一點的例子, 就算台股只剩一家上市公司, 台指都有機會上萬點呢! 假設其他公司都倒了, 只剩台積電從上週低點漲破 100 元, 這樣台股加權指數就等於  100 / 71.4 x 8609.86 = 12058.63, 正式宣告突破一萬兩千點!反觀某支主動型基金若沒買到台積電, 淨值就會直接歸零. 就算是有買台積電的主動式基金, 因為買了其他下市的公司, 績效還是輸給大盤. 您看看, 要打敗大盤真的很難吧!

因此輸給大盤並不可恥, 沒買到會上漲會長期配息的股票才是真正的輸家. 被動式的 ETF 幫我們買了夠多的股票, 又依據指數的遊戲規則來分配持股比重, 這樣和無情無義的加權指數比賽起來, 至少顯得公平多了.

主動式的基金績效和風險都不會輸給 ETF. ETF 就是 ETF, 又不是真正的股價加權指數或大盤, 實在沒道理說, 主動式基金輸給大盤, 績效就一定要輸給 ETF!  只能說指數型基金風險一定比較低, 這個我是完全同意的.

畢竟主動與被動式基金都可以動態調整持股. 對投資人來說, 真正的差別只是抽成的多少. 投資人想賺錢, 就一定要選手續費低, 最好無佣金的基金. 本書的作者對此極有研究, 大家可以去他的網站看更生動的例子.


我讀 «綠角的基金 8 堂課» 有 “ 4 則迴響 ”

  1. 每個人都會受到自己經驗的影響, 作者的成功經驗是抱股度過金融海嘯, 因此他推薦不停利不停損也是良心建議.
    至於何者才對? 其實也不重要, 能賺錢就好. 基本上我推崇作者的才智, 不過我不相信的部分還是不相信.  ^^
     
     
     

  2. 您好,我也剛剛讀完本書,對於您的質疑我提出個人的一些拙見與您討論:您文內提到的
    "把漲多的新興市場賣掉,去買低迷的東歐市場"基本上就是對該二市場未來的假設,作者在全書中不斷提到的就是"沒有人能預測未來",誰知道南美洲會不會突然發生大地震或印度突然政變等等情況?雖然短期間內一個趨勢向上的市場就是向上,趨勢向下的市場就是向下(如同現在的歐洲),但時間一旦拉長,便會發覺你根本無法預測每一次翻轉的時間點,所以作者縱貫全書的立論即是否定"看盤"、"趨勢預測"的價值,用風險管理的方法進行投資,而標的的選擇(或是說分配)只與投資年限和成本高低有關。所以每當在我對書中觀點有些疑慮時,只要套用"沒有人能猜測未來"就可以了解作者的觀念了: )

    與您分享自己的小小心得。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