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第一口

我買了一台蘋果的 notebook 取代我只用了 3 年 acer. Acer 主要的問題就是很熱, 而且愈來愈會當機. 聽說蘋果比較不會當, 而且連防毒軟體都不用裝, 所以我該脆把門派都換了, 改投蘋果的門下.

蘋果電腦大家都知道它長啥樣子, 所以就不要什麼開箱文了. 何況開箱的事情在交機的時候就做過了, 無謂回家再開一次. 我想值得記錄的應該是如何買?以及如何適應第一晚(就是昨晚)吧!茲爰筆為之記~~~

[比價」

1. 蘋果這麼貴, 大家一定都想買便宜點. 最便宜的就是買教育版, 但是真正的學生應該連教育版也買不起吧, 我們就別裝年輕了. 其次, 在全世界的蘋果界, 香港賣得最便宜. 以 15 吋的 mbp 來說, 價差大約 7,000~14,000 NTD. 我已經搞了好幾次一日遊了, 未相逢即是無緣啊! 香港之中, 據說機場還是最貴的. 入關之後, 在機場 5F 往蛇口的買票處附近就有蘋果店.

2. 台灣的蘋果店價錢都很硬, 有些地方有現金價, 多少可以拗一個滑鼠. 如果有百貨公司的禮券, 並且在週年慶的時候前往蘋果店血拼, 據說是最為超值的手段!再來就只好上網路找拍賣了.  在諸多拍賣網站中, 露天的評價最低, 但價格也是最低. 會不會被詐財就看個人運氣了. 最貴的就是在蘋果的網站上購買, 一切都是不二價. 而且隨便一個 RAM, HDD 都比別人貴一大截, 彷彿鑲金的一樣. 但它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點, 就是只有在這裡可以買到 1680 x 1050 這種解析度的螢幕, 或是霧面的螢幕.

稍微看了一下 wintel 的 NB, 其實他們的解析度都沒有 Mac Book Pro 的標準解析度 1440 x 900 高. 畢竟螢幕就是那麼大, 就算變成 1920 x 1080, 恐怕大家也沒有那麼好的水晶體去看它. 想到此點我就釋懷了.

3. 13 吋的 mbp 可以耐操 10 小時真的很有魅力. 但是想到我辦公室桌上的那台 windows 2000 已經如風中殘燭, 如果筆電不強大一點, 恐怕事倍功半. 因此規格和前一台 Acer 同樣是 13 吋的 core 2 duo mbp 就出局了. 至於 mac book air, 本公司的同仁 TW 就有一台, 它長得非常有時尚感, 不過它可不便宜, 而且只有 128GB 的 SSD 可以選擇. 雖然我也不會拿它來當動物機來用, 但是我的檔案要塞滿 128 MB  實在不難. 

17 吋太大了, 不適合出差, 因此最後就成了 15 吋那兩台的拉鋸戰. 呃…其實蘋果網站是寫三台啦!但是中間那台 i5 2.53GHz,  效能只比最 low end 的 2.4GHz 好 5%, 價錢卻貴了 7K NTD, 這實在太不划算了. 比較好的 i7 效能大約比 2.4GHz 的 i5 好 14%.  有網站說, 這可是快 1%  貴 1K NTD. 呃, 其他大家就自己想了.

4. SSD 可以讓大家開機飛快, 但是小朋友們也會很快地離開你. 我找到最佳的硬碟選擇是 Seagate Momentus 7200 轉. 因為它有可學習的 4GB SLC flash, 比大容量的 MLC SSD 長壽十倍. 這個 4GB SLC 可以想像成後面硬碟的快取記憶體, 所以感覺滿不錯的. 畢竟別的硬碟就算有 SRAM cache, 也沒有放到 4GB.

[購買] 如果以上都不是我的選擇, 那麼我怎麼可以在下一次出差以前, 把 mbp 買回來, 並且順利地移植上去呢?看來只好找新竹的店面了. 據說新竹的金牛頓店面很大, 所以我第一站就先去看金牛頓, 而不是可以 95 折的燦坤. 結果我說服力不好…嗯…應該說是被說服力超強, 所以我還沒走出第一家店就敗了~~~此處就匆匆帶過, 但金牛頓的服務真的還不錯!

[使用]

在金牛頓交機的時候, 他們稍微教了我一些基本的東西. 像是每個 icon 是什麼意思之類的. 不過真正的重點應該是這個:

1. 習慣微軟新注音的人一定要先安裝雅虎奇摩輸入法, 不然根本就沒辦法打字.

2. 接下來, 我和很多人一樣擔心 Mac 和 Windows 可不可以互通?怎麼互通? 生怕萬一上了賊船又不能回頭怎麼辦!  在雪豹版的 Mac OS, 它可以切割一塊磁區做 Windows 開機之用.  能夠開在熟悉的 Windows 下感覺會很有安全感. 不過, 我發現它真的沒有什麼必要, 只要有 Parallels Desktop 就可以在 MacOS 和 Windows 裡面切來切去, 沒有什麼可怕的!倒是一開始把 BootCamp 切得太大, 難免就會後悔. 因為那部分不能再收回給 Mac 用了. 雖然剛分割完還沒安裝前可以後悔,  重新做分割. 但是關機之後就不能改了, 這就是我關機之後回家發現的第一大噩耗!幸好我只給 BootCamp 50GB, 那些就算了!

3.  Mac  底下要瀏覽網路時, 經驗和 PC user 幾乎都是一樣的, 不會覺得有問題. 但是要開檔案就難了!Mac 的檔案總管相當地隱蔽, 想要快速找到需要的 file, 與其一層一層地開下去, 還不如 search 還比較實在.

4. Mac format 的 FAT HDD  可以讓 PC 認得. 所以可以把 PC 的檔案 copy 到這顆硬碟 , 然後再給 Mac 當外接硬碟 copy data. 這樣就可以完成資料移轉的任務. 不過在虛擬機的情況下 (parallels), 那些裝置是 Mac 用, 哪些是虛擬機用, 哪裡可以共用 (如桌面), 要搞懂也非易事. 花了我好多時間, 才把 PC 的 thunderbird 移植到 Mac 來, 並且可以順利地收信和發信. 勉強搞定都已經是半夜兩點了!

5. 不到 24 小時, 我已摸索出 touch pad 要如何用 1, 2, 3, 4 指了. 金牛頓的人叫我看示範影片 (Mac   內建的), 但我覺得自己發現也很有趣.   找了半天不知道哪一個 hot key 是 control D   回到桌面, 偶而地四指一撥, 所有的東西就散到四個角落去了, 這種感覺還真好玩!

6.  Mac book pro 也是很熱的一台機器,  但是它可以用好幾個小時不用充電, 更是比我前一台 Acer 鍵盤邊實測到 60 度 C 要清涼, 所以我覺得是還好啦!

[ref]

1. [Mac] 如何將虛擬機的硬碟變大(for VMware Fusion)

蘋果第一口 有 “ 9 則迴響 ”

  1. 印象中, DTS FAE正妹, 去Nova把店家殺了片甲不留, 而且好像付了訂金後還回馬槍再刺一劍…

    上次看到mobile01有人分享遊記, 最後有段總結影片, 很炫, 結果他說"把照片拉近MAC的某軟體中, 選選特效, 瞬間就完成了", 超威的…

  2. 我看到第一行就笑了….
    你怎麼會因為 acer 很熱就換 mbp 呢?蘋果書一向超熱的… XD
    而且麥克書噗囉的風扇很容易壞(不知現在改善了沒),我的左邊風扇壞了N次,最後實在煩了就…就換大麥克了 XD

  3. 小貓所言甚是, 只怪我 survey 錯 keyword.
    我這台 mbp 也算是燙. 實測鋁殼表面溫度大約 40 度吧, 最熱的點在下方.
    不過用量 Acer 的同一支溫度計量到 37 度左右就沒再上升了.
    還好我的風扇感覺也還沒啟動~~~

  4. 我最喜歡 Mac 是它的色彩管理, 幾乎每一台 Mac 的顏色都很準, 這對喜歡攝影的人很有用, 我買了一個 Spyder3express 校色器, 校正三台 Wintel 電腦 (NBx2, PCx1), 結果越校正越糟糕.

  5. 對啊對啊,Mac的色彩非常漂亮細緻,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剛從小軟窗換到Mac時,覺得自己的畫作設計等等,都好漂亮喔!現在用慣了Mac,有時候用別人的小軟窗一看,咦?怎麼變成這個色調?

  6. 真想有個自動調顏色的軟體, 把 windows 的電腦也修一修. 但是 windows 的網頁也把自己寫得很好, 所以不知道關鍵在哪裡?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