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的現在進行式, 就是由動詞的 て形變化, 後面加上 います就行了. 相形之下, 中文真是簡潔有力, 不就是 "正在幹啥" 就解決了嗎?
います是指生物的存在, 生物以て形存在, 就是現在進行式. 例如:
A さんわ 今 日本語を べんきょうして います。
勉強 (學習) 的 べんきょうします 就變成了 べんきょうして.
至於 ます 形如何變成て形, 會用到五段動詞變化 . 基本上先變回原形動詞, 然後再根據它是 3 群動詞中的那一類, 轉換為て形.
Group 1 就是根據 て形動詞變化的記憶歌 這首歌來記憶.
Group 2 就是去ます 加 て.
Group 3 就是死記.
ます形直接轉て形的速成法, 詳見另文.
同學們討論到為何要有 group 1 和 group 2 的差異, 我覺得很有道理. 比方說:
おきます可以表示 起(お)きます 或是 置(お)きます, 但它們的 て形不一樣, 這樣比較不容易誤認. 因為我們還是希望常用的動詞可以短一點, 在字母數那麼有限的情況下, 只好做點小變化.
起(お)きます → 起(お)きて (group 2)
置(お)きます → 置(お)いて (group 1)
若是兩個詞本來長得不一樣 , 經過て 形變化後, 反而變得一樣了, 此時就用重音來區別.
打(う)ちます → 打(う)って (group 1, 重音都在前面)
売(う)ります → 売(う)って (group 1, 重音都在後面)
我想要發問..
會有上述困擾的,是不是因為只背假名?
因為就閱讀來說,有把漢字寫出來,應該就不會搞錯.
若是在會話中也會有前後文,情境等.. 應該也不容易搞錯才是?
(我被教導在寫句子時,是要寫漢字出來的,如果不熟唸法是可以把假名標註.)
不知道我是不是有誤解筆記的內容了…@@?
可能是, 因為我們是靠背公式來記憶的. 真正用熟的人, 既使不用漢字, 相信也不會有這種困擾.
像3 歲小孩子學說話, 如果用錯文法, 大家會覺得很可愛, 等到他 10 歲, 講錯文法就會被取笑. 於是他長大就不會犯錯了.
我們的日文使用量和 3 歲小孩差不多, 不過用錯的話, 老師會打叉~~~~
A さんわ 今 日本語を べんきょうして います
您好,上面这句话有点问题助词は不是わ。感谢您精彩的日语文法整理。
感謝指正! 我打錯了, 等下就改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