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與水

據說, 地球的水資源愈來愈不夠用, 所以未來將會有水資源的問題. 個人對此不太理解, 就不亂說話了.

我可能不太懂世界性的水資源問題, 不過對於公司的水資源問題, 我想我的見解應該不差. 最近公司的內部網站對於 "應不應該帶水回家?" 有著熱烈的討論, 某些人認為, 如果不讓他裝一些逆滲透水回家, 他就要花時間燒開水, 那麼可以加班的時間就變短了, 水又那麼便宜, 對公司而言, 不如鼓勵大家每天裝 1  公升回家才對! 這個大致上就是 "水資源效用派" 的立論.

其實這個問題我老早就注意到了, 只是不知道為何公司近來才發現? 大概是金融海嘯惹的禍, 使得公司開始注意小地方了! 如果我是公司的經營者或是股東, 可能會直接考慮 "員工效用" 來對應 "水資源效用". 既然某些同仁需要帶 X 公升的水回家, 那麼以每個人每天需要補充 2.5 公司的水來看, 嗯, 誇張一點, 就算他每天需要喝 3 公升的清水好了. 表示他大概會在家裡待 (24 – 8)·X/3 小時. 需要帶 1 公升水回家的人, 大概會在家裡待 5.3 個小時吧! 估計就算是早上 8 點起床, 9 點鐘來公司, 可能也是 7 點鐘就下班啦! 這樣才有可能花晚上 5 個小時 +  早上 20 分鐘把 1 公升水喝光光. 

若喝不完而拿去澆花, 洗衣服, 或是要泡牛奶, 泡麵因而要煮水的話, 與最初 "省時間換加班" 的宗旨不符, 我就懶得計算了.  總之, 正常人都用不完那麼多水, 更遑論每天都待到 11, 12 點的員工? 因此這些帶很多水回家的同仁, 想必不符合 "高效用員工" 的標準. 如果加班到很晚, 已經累得不成人形了, 想要裝杯水回去喝, 我覺得公司並不會那麼在意才對. 工作到警衛來關燈時要答應 "D5 有人!" (只是舉例, 呵呵呵! 遇到的時候我都讓他關掉算了, 反正有時回喊警衛也沒聽到) 避免被 "抹黑"的員工, 就算總經理親自裝一瓶水給他帶回去都在情理之中啊!

員工效用當然不是用職等, 職稱, 或是工時來計算的. 以上的計算只是依據常理, 推論忙到沒時間睡覺的員工, 不需要喝很多水. 而一個晚上能喝完兩公升水的員工, 必然不可能加班很久. 那麼什麼才是好員工呢? 我認為擁有 "利他個性" 的人才是第一流的員工, 只能利己的員工火侯就還差一個檔次.  比方說在高雄鹽埕區賣 10 元自助餐的莊阿嬤, 或是熱愛工作, 死也不會洩漏美味蟹堡秘方的海綿寶寶, 這些人都具有強烈的利他性格, 所以他們會是好員工. 他們喜歡工作的意義, 就算不發薪水也沒有關係.

而當老闆的人就必須兼具利已與利他的個性, 不能光做善事, 也不能被員工嫌摳. 只要能利人又利己, 即使是一個人, 也可以變成品牌, 像是殘而不廢的 Nick Vujicic. 明明沒有半點賺錢的本事, 卻能夠以激勵人心當作事業來發展, 就是一個例子.

即便不做大老闆, 底層的主管一樣需要利他的個性. 畢竟公司要給多少薪水, 發多少 bonus 都不是中官, 小官可以決定, 他們頂多可以決定 "A or B 領頭, X or Y 墊底" 這種小決策, 不能越級決定 "就讓 Z 當副總吧!" , "快和 U 簽 20 年賣身契吧!" 因此, 他們更需要知道每位員工在錢與權之外的需求, 以便狂施小惠, 幫公司加分. 主管的薪水比員工高, 一部分就是要拿來彌補公司制度上不足的吧! 我這樣認為.

 

上善與水 有 “ 4 則迴響 ”

  1. 路過看到文中所述情況很熟悉,沒想到竟是同一家公司 😛
    那個討論串其實很神奇,討論一個無法禁止的行為,結果公司還是一樣在持續Cost Down(ex: 圖書, 雜誌, 活動 …),看起來完全沒有任何效果,也許時間會解決一切.
    我想可能只有有點錢生活+不會有太多人為因素影響的工作環境,才比較有可能產生完全利他的員工,至少我在這公司還很難遇到,單是應付客戶就可能已經問候他們全家無數次了.
    或許Cash可以暗示一下哪邊有這樣的樂土.. 😛

  2. 想不到在公司外面還可以討論一樣的問題, 哈!

    我覺得 cost down 還是可以做, 但是員工感受也需要被關注.

    公司一向不太強調公關, 不愛炒新聞, 因此高階主管也缺乏操弄人心的專長.

    這樣在共享樂的時候雖然沒問題, 但是到了要共患難的時候就有點難辦了.

    希望員工共體時艱, 除了口號還需要實利. 自信信人固然很好, 但是光依賴標語是沒辦法引導人心, 改變人的作為的.

    如果大家共住一棟公寓, 水電均攤, 那麼就很容易變成比浪費, 以免幫別人墊錢. 此時, 只有品行極好的人可以做到隨手關燈關水. 我固然希望身邊都是這種人, 不過瑞昱的人口都快達到全台灣人口的萬分之一的 order 了, 那有可能個個都是聖人.

    反之房客若是分小水表, 小電表, 大家各付各的, 省下來的錢又可以納入私囊, 就絕不會有人浪費. 就算浪費也是私事, 並非公事.

    我們公司現在就是一個水電均攤的大宿舍, 但房東其實可以改變房客的行為, 只是還沒有表現出來. 畢竟經濟制度暗中決定大家的選擇, 而人們還以為是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 這是我看了一些經濟學的理論後領悟到的.

  3. 大鍋飯心態在規模較大的公司很容易存在, 如果高層不在意, 其實只是會讓劣幣逐良幣現象更趨嚴重, 再加上在患難時期產生均貧的景象, 最後有門路的傢伙都跑光了, 不曉得其他公司的老人/軍人/植物人情況會不會在這邊重現.

    貪小便宜其實是人之常情, 但是如果變成習慣, 反過頭來要求權益, 那就是荒唐. 雖然極端的人不多, 但衍生的意義卻會讓人覺得有趣.

    雖然市場機制是一雙看不見的手, 但是亞當斯密還是要求道德情操, 無論再多政策或因應措施, 最後人還是得回歸自然準則, 最終達到平衡. 只是那時公司情況已每況愈下, 可能已經太遲了.

    ㄜ… 感覺又回到學生時期旁聽經濟學的快樂時光了 (其實是去"認識新朋友") 😛

  4. 取水回家這個根本禁止不了, 一直強調反而出現反感…
    我覺得有人取水回家的最大副作用, 是某些人用2L以上的容器裝水, 他裝完後飲水機就沒水了…, 而且寶特瓶裝溫水實在不健康…(用這兩點宣導比較有著力點?)

    要省的話, 可以考慮減少運作的電梯or讓電梯移動緩慢, 強迫大家走樓梯(多運動); 讓空調不可以隨意的設定很低溫(eg.低於攝氏24度); 把該區電燈開關放在該區(現在的開關很遠, 還有人不知道開關在哪), 不用時就能隨手關燈; …之類的.

    另外, 用夜晚喝水量估計上班時間可能不準. 像我是個水桶XD, 所以租房子特別找有飲水機的. 一般情形, 晚上泡麥片400cc, 冷水壺1200cc, 早上泡牛奶400cc, 隨便就可以超過2L…Orz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