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該恐懼? 還是該貪婪?» (下)

6. 彼得.林區

6.1 投資策略: 研究基本面, 挑出成長型股票. 記得要賣.

6.2 著作: 彼得林區選股策略, 征服股海

6.3 善行: 彼得林區基金會, 城市年活動.

6.4 投資故事: 從 1977/5/31~1990/5/31 管理麥哲倫基金 13 年, 創造 28 倍的投資報酬率. (投資人扣掉手續費後, 實得 31 倍).

6.5 投資建議:

1. 別把香花連根拔起, 卻為毒草澆水施肥.

2. 要像業餘投資人一樣思考, 只要看緊 5~10 檔股票就夠了.

3. 好股就在你身邊, 出產暢銷商品的公司就是投資標的.

4. 不買互相廝殺的對手, 要買供應子彈讓別人火拼的公司. 這可以解釋為何莫比爾斯買正新輪胎.

5. 政府公債殖利率高出標準普爾殖利率 6% 以上時, 賣股票, 買債券.

6. 一檔股票就是一個故事, 故事說完之後, 股票就該賣了.

7. 不要聽信股市專家的話去從事波段操作, 很難準兩次以上.

8. 兩個原則:

(1) 要受得住壓力. 黎明前是最黑暗的.

(2) 換股別太頻繁. 即使是麥哲倫基金, 持有一年大概會虧 17%. 但是, 但長期是大賺.

台灣富達集團的整理:

1. 了解資金的使用期限與風險忍受程度.

2. 投資前先透過模擬投資練習操作技巧.

3. 投資你了解的企業.

4. 清楚期待多少報酬, 不要怕市場變化.

 7. 約翰.伯格

7.1 投資策略: 指數型基金

7.2 著作: 學士論文: “投資公司在經濟上的角色", 說明共同基金不能宣稱績效勝過大盤指數.

7.3 投資故事: 先鋒指數型基金是世界上最大的基金, 資產 700 億美元 (20076/1/M). 15 年間, 平均成長每年複合成長 31%.

7.4 投資建議: 買 ETF, 不要讓公同基金賺走你的錢.

1. 風險無法逃避. 一旦投資就要面對風險.

2. 要買的對, 抱得緊.

在股債之間取得平衡, 符合下面條件者可以多配置股票:

(1) 還可以活很久.

(2) 投下去的資金很少.

(3) 日常開銷很低.

(4) 有勇氣能熬過大起大落.

3. 時間是朋友, 衝動是敵人.

4. 期望要務實, 要成長或是拿股利得先想清楚. 未來 10 年的投資報酬率會遠低於過去 20 年.

5. 別在草堆李找一根針, 要把整個草堆買下來.

在過去 50 年中, 值得長抱 29 年的 (美國) 成長股只有 4%, 值得抱 10 年的只有 15%, 只能抱 3 年的成長股也只有 50%. 股神巴菲特選中的股票也只有 60% 可以成長 5 年. 因此, 不能鬧自己挑股票, 要買下大盤, 也就是指數型基金.

6. 別讓莊家抽走太多錢.

7. 別打上一場戰爭. 這是指熱潮過了才投入科技股, 股市已經暴跌了才想買債券等等.

8. 牛頓的復仇: 牛頓會計算天體的運動, 卻不會計算人類的瘋狂. 他在股市中賠了大筆的積蓄, 因為忽視了股市的萬有引力.

9. 刺猬勝過狐狸: 簡單是長期投資成功的基礎, 就像是刺猬只要會一招就夠了.

10.  投資的秘密是沒有秘密. 只要擁有整個股市就對了.

 

8. 麥可.普萊斯

8.1 投資策略: 價值型選股, 掌握公司經營權, 逼退能力差的老闆, 清算公司.

8.2 投資故事: 管理共同基金, 在 20 年中成長為 2,600 倍!

8.3 投資建議:

1. 股價低於淨值的 6 成以下.

2. 公司經營階層與經理人持股愈高愈好.

3. 資產負債表乾乾淨靜, 負債比例愈低愈好.

<– 普萊斯喜歡媒人疼愛的小型破產, 清算, 重整, 合併, 分拆, 併購目標, 融資併購目標, 周轉不靈, 股價偏低的公司.

9. 羅伯森

9.1 投資策略: 避險基金, 偏值型投資, 2000 年也沒有買科技股. 買全世界最好的 200 家, 也放空全世界最差的 200 家.

9.2 投資故事: 1980~1997 年之間, 羅伯森的老虎避險基金, 成長為 139 倍.

9.3 投資建議:

1. 堅持基本面.

2. 收起水晶球, 不要嘗試波段操作.

3. 放眼全球, 要跨越國界.

4. 迅速停損.

5. 區隔青蛙與王子. 大家把青蛙當王子, 你要放空青蛙.

6. 徹底研究, 投下巨額資金.

 

9.4 敗筆: 羅伯森後來想要像索羅斯一樣玩總體經濟, 但是他本人不擅長這方面, 而且他喜歡獨占功勞, 所以高手紛紛離開. 最後, 老虎基金變成病貓. 但即使是在老虎基金收山的時候, 扣掉管理費, 平均年報酬率仍然達到 31%.

10. 馬克. 莫比爾斯

10.1 投資策略: 新興市場. 崩盤時買進. 平均持股 5 年. 後來轉向價值型投資.

10.2 著作: 投資護照.

10.3 投資故事: 坦柏頓新興市場基金.

10.4 投資建議

1. 耐心投資 5 年.

2. 如果股價跌 20% 或是重挫, 投資價值浮現時, 趕快建立部位.

3. 如果大盤劇跌, 但是基本面不變, 立刻由續抱改為買進.

4. 在市場最悲觀的時候進場, 在市場最樂觀的時候出場.

5. 下跌的市場終究會回升, 有耐心就不會恐慌.

6. 把新興市場貨幣波動的不利因素, 變成潛在的獲利機會. 預期貨幣即將貶值時, 莫比爾斯也不會買外幣, 而是買出口導向的企業, 賺進強勢貨幣. 他稱此為自然避險.

7. 新興市場金融風暴中, 最先遭受打擊的國家通常也最先復甦.

8. 低檔時要勇於買進, 創造最大的漲幅.

9. 選擇投資標的不能只靠技術分析, 必須以現場調查. 莫比爾斯這次來台灣看的企業, 應該就是他想投資的標的吧! 他有去看 MTK 喔! 不知買了沒?

10. 想從快速經濟成長中獲利, 必須投資新興市場國家. 利用政經不確定性, 打進新興市場. 不確定變成確定時, 考慮出場.

 

11. 吉姆. 羅傑斯 

11.1 投資策略: 總體經濟, 他和索羅斯曾經是量子基金的搭檔.

11.2 著作: 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女兒的十二封信, 全球投資漫談, 資本家的冒險.

11.3 投資故事: 號稱旅行投資家, 擁有單次環球旅行 24.44 萬公里的世界紀錄.

11.4 投資建議:

1. 運用常識, 投資商品 (原物料).

2. 投資中國.

3. 耐心等待最佳買賣時間, 不必時時操作.

4. 彈性全球投資.

5. 擴大視野, 尋找機會, 不要只會一種把戲 (股票, 原物料等等).

6. 研讀歷史, 運用基本面, 不用技術分析與技術圖表.

7. 看長不看短.

8. 街上血跡斑斑的時候入市. 電視主播興高采烈時退出.

12. 比爾.米勒

12.1 投資策略: 價值型投資偏成長性, 三低策略: 大眾持股低, 受歡迎程度低, 評價低的股票.

12.2 投資故事: 雷格梅森價值信託基金連續 15 年績效超過標準普爾指數 (1991~2005), 賺了 8 倍. 但是米勒的價值型投資和其他人不一樣, 他更看重未來性, 因此他亞馬遜和 Google 的大股東. 在科技股中尋找價值型投資的股票.

12.3 投資建議

1. 奉行價值型投資, 特別重視現金流量折現.

2. 投資組合兼容並蓄, 包括循環性定價錯誤的價值股, 與長期訂價錯誤的成長股.

3. 極力向下攤平

4. 平均持股 7 年.

5. 買進, 抱緊!

6. 讓創造優異績效的好股票繼續表現, 換言之, 就是不要賣.

7. 承受低風險, 集中投資, 大膽下注. 在他的基金當中, 總共也只有 40 持股.

 

本書的作者是陳柏宏, 所以本書並不是翻譯書, 而是國人原創的. 作者說自己台大外文系畢業, 服務於財經媒體達 20 年以上, 子女出國念書的費用都是由股市賺來的. 呵呵!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